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逝世

唐朝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1/18 21:04:29

在1261年前的今天,0756年1月24日 (农历腊月十八),中国唐朝名将高仙芝封常清逝世。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于汉西域都护府故境先后创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作为主管西域的边政机构,存在约一个半世纪之久。而其中曾主持西域事务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为唐朝统一西域安定边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网络配图

高仙芝,祖籍高丽,即当时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 按时俗以国名为姓。 先世归唐,父高舍鸡为安西四镇十将、诸卫将军。

高仙芝为美男子,擅长骑射,少年随父至安西(今库车),以父功补官,年二十余即拜将军,父子并班为伍。 天宝初年,升任安西副大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其年尚不到三十岁。

这时,封常清前来投奔他。

封常清,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自幼失去双亲,与外祖父相依为命。

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安西效力,守胡城南门,闲暇时常在城门楼上教他读书。外祖父去世后,年过三十又孤贫无依的封常清内心苦闷,

见高仙芝出行时前呼后拥,官服华贵,威风凛凛,非常羡慕,于是慨然投书,求为随从。封常青首次随军出征,大获全胜,他就在幕帐中暗自写出一份详实全面的捷报,高仙芝读罢感到不谋而合,不由得大为惊奇,从此对封常清另眼相看。

此前十余年,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征服了帕米尔以西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国,于是其西北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控制。作为唐朝的西大门,大小勃律的失守不仅阻隔了唐朝与帕米尔以西中亚各国的交往,而且对安西四镇构成直接威胁。

唐朝数次发兵想恢复失地,因大小勃律地处深山,易守难攻,每次均无功而返。

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再伐勃律,并派宦官边令诚监军督战。高仙芝正好大显身手,率万余骑兵从安西出拨换城(在今阿克苏),经握瑟德城(在今图木舒克)、疏勒(今喀什噶尔),入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跋山涉水,分兵三路,攻破吐蕃重镇连云堡,杀敌五千,生擒千人,缴获马千余匹及大批军资器械。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深为高仙芝的壮举所叹服,在《西域考古记》中写道:“我觉得可惜的是这位勇敢的中国将军竟不在隘口建立纪念碑之类的东西以志此事。”监军边令诚不愿前行,高仙芝自统精兵继续疾进,直抵小勃律国,俘虏国王及公主,留下镇军后班师。高仙芝升任安西节度使后,保举封常清为录事参军、节度判官,又加朝散大夫,主管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等物资装备与后勤保障事宜。封常清处事果断,勤俭敬业,赏罚分明,深得高仙芝的信任。

公元750年(天宝九年),高仙芝再次发兵葱岭,俘虏了亲吐蕃的劫师国王勃特没,另立其兄素迦为劫师国王,解除了镇守小勃律唐军的危困局面。

次年秋,高仙芝率三万多骑,深入七百余里,与大食(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军队会于怛逻斯城(汉代称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两军相持五天后,唐军中的葛逻禄部临阵背叛,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只率数千人仓惶奔回安西。

这场战役既没有影响到唐朝与大食之间的关系,对当时西域的政局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怛逻斯之战后,被大食俘虏的唐军士兵中有一些造纸工匠,

将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开始传向西方,在世界文化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网络配图

由于怛逻斯之败,高仙芝被征召入朝,改任河西节度使。 封常清为四镇支度营田副使,升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

据已发现的考古资料,天宝时期,唐在安西即库车一带屯田规模宏大,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府库充盈,主持其事的封常清功不可没。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封常清率师讨伐小勃律东南的大勃律国,大获全胜。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封常清入朝获得嘉奖,又兼任北庭节度使。 身兼两镇,集权力与荣耀于一身, 达到了人生与事业的巅峰。

他勤于国事,兢兢业业,不断奔波于安西、北庭(今吉木萨尔)之间。著名诗人岑参颇得封常清的赏识,被任命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他气势磅礴的诗歌中,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有关封常清的诗篇。

作为安史之乱前主政西域的最后一任唐朝名将, 封常清秉承朝廷方针,守葱岭以为西界,与大食化解积仇,保持互不侵犯关系。

安史之乱中,大食还曾派兵助唐平叛。此外,封常清还平定了金山(今阿尔泰山)葛逻禄叛乱与播仙(今且末)吐蕃之乱。他南征北讨,马不解鞍,功业赫赫。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高仙芝被封为封密云郡公。天宝年间,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南下反唐,唐玄宗惊恐,急派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等兵,又出禁中钱召募了关辅新兵,计5万人。封常清兵败,十八日(即公元756年1月24日(距今已1261多年)),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将其斩首,暴尸于芦苇之上。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的战略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另外高仙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唐朝之所以失去在西域的统治,高仙芝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著名的父子名将:高舍鸡和他的儿子高仙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舍鸡,高仙芝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高句丽是大唐的属国,在征服高句丽后,有一批奴隶跟随唐军来到大唐。众多奴隶当中有一位叫做高舍鸡的人,他是个了不起的高句丽人,后来成为了唐朝将军,他的儿子叫高仙芝,后来成为了唐朝著名名将。网络配图《旧唐书》中记载高舍鸡是高句丽人,668年高句丽灭亡后,高舍鸡内迁至中原,在河西军从军,

  • 高仙芝镇守安西:中国两万精兵如何被灭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精兵

    在甘英和张骞正式经管西域之后,又过了七个漫长的世纪,终于有一个人再次去到了中国西边的区域,这是历史上第一回留下了最真实又绝对可靠的记录。这个身份比较特殊的人叫做杜环,他是阿拉伯的一个战争俘虏。此人写了一本叫做《经行记》的书,讲述了阿拉伯人神秘特色的生活还有那个辽阔的东罗马帝国。要说这还是第一次有一个

  • 唐朝将军高仙芝为何最后变成韩国的将军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仙芝

    高仙芝,我国古代著名的将军,是我国古代唐朝唐玄宗时期才华卓绝的军事人才。他是少数民族的人,出生在唐朝中原北方的高句丽,所以并没有表字。他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不输给熟读《孙子兵法》的中原将领。唐朝初期,兵强马壮,很长一段时间南北征战平定了许多在边境扰乱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也是其中之一。

  • 揭秘唐朝中期名将的高仙芝妻子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仙芝妻子是什么人

    高仙芝,我国古代唐朝时期的人物,他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将领。他是少数民族,唐朝大败高句丽之后,高句丽的人大多迁往广大中原居住,高仙芝就是在那时入唐的。他在高句丽出生,因此我国史书对他的出生日期中并没有详细记载。近些年,随着有关唐朝影视作品的播出,身为将军的高仙芝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更是有影视作品演出了

  • 揭秘杰出的舞蹈家谢阿蛮与高仙芝如何相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谢阿蛮

    谢阿蛮与高仙芝是《杨贵妃秘史》中的人物,历史上也是真的有这么两个人的,但是历史上两个人没有什么关系,而在《杨贵妃秘史》中两个人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一对情侣,那么谢阿蛮与高仙芝如何相识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两个人相识的过程。网络配图在《杨贵妃秘史》中的第一集就讲述了谢阿蛮与高仙芝如何相识的,在第

  • 大唐与大食的命运之战 :高仙芝错误判断局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命运之战

    大食是唐朝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在穆罕默德的伊斯兰帝国兴起前,中原就与同代的阿拉伯人发生了联系。在唐朝高宗朝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帝国消灭了萨珊王朝(今伊朗)同年大食就派使者来到长安。此后,随着大食势力继续东进,整个帕米儿高原基本成为大食的势力范围。唐与大食的接触日益频繁。因为当时世界的大国只有唐与

  • 如果高仙芝没有死的话 唐朝至少还能再活50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唐玄宗

    想必在现在大家一说起唐朝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都觉得唐朝是繁荣并且强大的。其实在历史王朝的时候,不但为中国开拓了很多的疆土,还有着很好的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作为后人,也就会经常将两个朝代进行比较了。其实,唐朝是一个多民族的一个国家,中原的皇帝是汉天子也是少数民族的天可汗,当时在他手下为他卖力

  • 边令诚对高仙芝的不满与日俱增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仙芝,唐朝

    监军,尤其是太监监军,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恐怕不会太好,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这两类身份的往往不是什么好人。边令诚是玄宗派来随高仙芝一起东征的监军太监。这不是高仙芝与边令诚的第一次合作,他两也是老熟人,而且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并且是边令诚给高仙芝帮过大忙。影视作品中的监军形象天宝六年,时任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

  • 边令诚为什么要陷害高仙芝 陷害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高仙芝

    高仙芝,高句丽人,唐著名的军事将领。公元747年,高仙芝以副节度使的身份率军征讨和吐蕃争夺的重点区域:葱岭以南,现在的帕米尔高原。葱岭的小勃律国,原是唐的附属国,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后来吐蕃和小勃律结为姻亲,继而控制了小勃律和西北各国,中断了对唐的朝贡。大唐曾派出数次大军讨伐,由于该地地势

  • 关于边令诚和高仙芝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高仙芝

    话说唐军进驻潼关之后,向来与高仙芝关系不睦的边令诚终于找着了打小报告的机会。他向玄宗告状,说封常清扰乱军心,故意夸大叛军实力,使士兵产生恐慌情绪,应予严惩;关于高仙芝就讲得更多了,说他不战自退,弃地数百里,还诬陷他克扣粮饷,贪污钱财。高仙芝边令诚的汇报让唐玄宗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二人就地处决。封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