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边令诚对高仙芝的不满与日俱增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边令诚对高仙芝的不满与日俱增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3/12/11 12:25:47

监军,尤其是太监监军,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恐怕不会太好,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这两类身份的往往不是什么好人。

边令诚是玄宗派来随高仙芝一起东征的监军太监。

这不是高仙芝与边令诚的第一次合作,他两也是老熟人,而且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并且是边令诚给高仙芝帮过大忙。

影视作品中的监军形象

天宝六年,时任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的高仙芝取得小勃律大捷。

打了胜仗的高仙芝有点飘飘然,越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直接派人向玄宗告捷。

夫蒙灵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不单单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

更重要的是,高仙芝这一越级报告,夫蒙灵察就没办法给自己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了。

于是,当高仙芝得胜班师回朝之时,迎接他的不是热烈欢迎的人群,而是夫蒙灵察的破口大骂。

小勃律之战示意图

夫蒙灵察骂高仙芝的理由是高忘恩负义。

“你的于阗使是谁帮你争取来的?”

“是你”

“焉耆镇守使呢?”

“是你”

“安西副都护使呢”

“是你”

“安西都知兵马使呢?”

“是你,是你,还是你”

“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什么当我不存在,直接上报朝廷?!我应该杀了你,看在你刚刚立过功的份上饶你一命。”

夫蒙灵察生气的后果开始显现,开始对高仙芝百般刁难,高仙芝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关键时刻,随高仙芝出征小勃律的监军边令诚出手了。

爱打小报告的边令诚

边令诚向玄宗密报了小勃律之战中高仙芝立下的大功以及他目前尴尬的处境。

同时,边令诚明确指出,如果给朝廷立有大功的人都落得像高仙芝这样的下场,将来恐怕就没人肯替朝廷卖命了。

边令诚的小报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高仙芝得到了迟来的奖赏:擢升鸿胪卿、假御史中丞,代夫蒙灵察为四镇节度使。

由此可见,边令诚是有恩于高仙芝的。

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过边令诚帮助高仙芝的动机何在。

联想到他以后的所作所为,我只能认为,他为了自己。

他想分享高仙芝胜利的成果。

小勃律大捷高为主帅,如果高的功劳得不到封赏;作为监军的边令诚也就风光不起来,所以他会为高鸣不平。

利己不损人,边令诚此时的表现无可厚非。

彼时的高仙芝应该是对边令诚心怀感激的;两人的关系也应该是融洽的。

一线将领和皇帝派来的监军能处成这样,还真不多见。

大敌当前,玄宗又一次把他两放到一起来了:你两继续好好干,像打小勃律那样把安禄山给我干掉。

可惜的是,事情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边令诚和高仙芝两个人的心态也慢慢开始变化。

我是你的恩人,还是皇上派来的监军,所以你要听我的。边令诚这么想。

你是帮过我,也是皇上派来的监军,可有些不该你管的事,你不能管。高仙芝这么想。

不同心态的两个人又一次在一起共事,这一次却不像上次那样气氛那么融洽。

关于边令诚与高仙芝交恶的具体原因,史书上的表述各不相同。

友谊的小船

有的说是边令诚不断向高仙芝索贿,高仙芝实在满足不了他老人家胃口,掰了

有的说是边令诚以监军兼外行的身份不断干涉高仙芝的军务,高仙芝最后忍无可忍,掰了。

不管究竟是为了啥事,

总之,边令诚对高仙芝的不满与日俱增,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标签: 高仙芝唐朝

更多文章

  • 边令诚为什么要陷害高仙芝 陷害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高仙芝

    高仙芝,高句丽人,唐著名的军事将领。公元747年,高仙芝以副节度使的身份率军征讨和吐蕃争夺的重点区域:葱岭以南,现在的帕米尔高原。葱岭的小勃律国,原是唐的附属国,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后来吐蕃和小勃律结为姻亲,继而控制了小勃律和西北各国,中断了对唐的朝贡。大唐曾派出数次大军讨伐,由于该地地势

  • 关于边令诚和高仙芝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高仙芝

    话说唐军进驻潼关之后,向来与高仙芝关系不睦的边令诚终于找着了打小报告的机会。他向玄宗告状,说封常清扰乱军心,故意夸大叛军实力,使士兵产生恐慌情绪,应予严惩;关于高仙芝就讲得更多了,说他不战自退,弃地数百里,还诬陷他克扣粮饷,贪污钱财。高仙芝边令诚的汇报让唐玄宗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二人就地处决。封常清

  • 大唐双子座!高仙芝和封常青被斩杀基定国家灭亡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高仙芝,封常青

    大唐双子座!高仙芝和封常青被斩杀基定国家灭亡的命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兴盛的王朝,可是在国难的时候,两位大将却被被莫须有罪名斩杀,堪称是大唐帝国的悲情双子。唐朝建立初始,皇帝贤明仁善,臣子敢于直谏,是他们的共同发展使得唐朝的国力越来越强盛,说是万国朝见并

  • 高仙芝外战无敌 高仙芝为什么打不过安史之乱的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仙芝,安史之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高仙芝和安史叛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是我国最辉煌的一个朝代之一,至今外国还都把中国人的街道称为唐人街。而唐朝初期,兵强马壮的帝国铁骑平定了很多边境的少数民族,高句丽就是其中之一。而今天的主人公高仙芝正是出生在高句丽,观其一生,立下战功无数,多次平定外乱

  • 唐朝将领高仙芝的知名度高不高?为什么他的存在感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仙芝,唐朝

    高仙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高仙芝的不是知名度不高,而是算比较高的,相信很多对唐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这里说的唐史,指的通史,偏向政治史方面,如果是搞专门史的可能不太了解。当然,专门史还要看哪个方向,搞唐代军事史的更应该知道,要是搞文学史的,也应该知

  • 率2万人翻高原,高仙芝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仙芝,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高仙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741年,唐玄宗李隆基将年号改为了“天宝”,这时候的唐帝国繁荣达到了顶峰,帝国边境的防御体系完善,勇悍的将领率领着精锐的士兵镇守着四方,除了吐蕃仍然有能力对帝国的边境造成威胁,其余地方的战斗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时候的西域已经

  • 五福老人郭子仪的墓地究竟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替其原名。天宝年间参加武举进入官场,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郭子仪为唐守卫近三十年,是中兴名将。郭氏家族兴旺,子孙众多,郭子仪被称为“五福老人”。郭子仪简介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替其原名。天宝年间参加武举进入官场,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

  • 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一生未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

  • 看到郭子仪后 回纥叛军竟扔下兵器跪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回纥叛军,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

  • 霍光与郭子仪同为几朝元老权倾天下 为何结局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光,郭子仪

    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的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PK,只怕郭子仪会更胜一筹。无论古今,对于做人做事都有一个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这几个层次,霍光的失败之处恐怕就在于——齐家。网络配图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