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安禄山没被儿子干掉,他能推翻唐朝吗?

如果安禄山没被儿子干掉,他能推翻唐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02 更新时间:2024/2/8 12:46:52

安禄山已经攻破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获得了唐朝最主要的领土,并且在洛阳称帝,兵强马壮,原来唐朝的很多人都叛投了他。可惜最后却被他儿子杀死,最终“壮志难酬”,没能让他“大燕帝国”延续下去。

这件事不能不让后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安禄山没有被他儿子杀死,他继续清除唐朝残余势力,让他大燕帝国稳定下来并延续下去,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我的观点是,就算安禄山不被他儿子杀死,他反唐成功的几率也是不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安禄山就算不被他儿子杀死,他也是废物一个,不能发挥作用了。

安禄山本来就有眼病,他在洛阳称帝以后,史料记载他已经双目失明。除此外,他因为肥胖,还患有严重的疔疮,连走路都很难受,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说,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垮掉。

同时,由于身体垮掉,让他精神也垮掉。史书上说他那时候久居于深宫之中,而且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鞭打身边的侍卫,诛杀大臣。甚至对他自己的太子安庆绪,也没有好脸色,多次说要废他杀他。

皇帝的脾气暴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他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怨气,身边的人会对他越来越不满。再加上安禄山是从一个大臣通过造反获得帝位的,本身没有什么威信。就算有威信,也是通过暴力维持的威信。也就是说,就算他儿子安庆绪不杀他,大臣也可能杀他,后宫宦官也可能杀他。他被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退一步说,就算安禄山不被杀,他这个皇帝的存在,只会造成朝廷更大的混乱,而不是说他要存在,才能坐稳江山。(当然了,安庆绪也并非一个有能力的人,也有性格问题,更没威信,他当皇帝也不见得比安禄山好)。

第二、安禄山得不到当时社会的认可,无论豪强地主、士人,还是老百姓,都反对他。

安禄山起兵反唐当皇帝,在古代是非常特殊的,完全可以称作是个案。在古代,农民起义造反,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活不下去了,二是官逼民反。诸侯造反,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朝廷腐败,二是拯救百姓。总之都有很正义的(或者名义上是正义)的理由。而且都是群起造反,天下大乱。

安禄山当时正处在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正如杜甫说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一副小康生活的图景。这样的安逸日子,谁愿意轻易破坏呢?

再说,他当时造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是为了诛杀杨国忠。就算他这个旗号是对的,然而,杨国忠已经被逃跑的军队砍死了,你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造反呢?再说。如果真正是“清君侧”,你怎么会匆匆忙忙称帝呢?唐朝的天子还在那里呢,你匆匆忙忙称帝,不是过早就暴露了你的野心吗?

所以说,安禄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不得人心的。

第三,唐朝还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安禄山,仅凭军事安禄山都不是唐朝的对手。

前期唐朝之所以一路势如破竹杀到长安,都会因为唐玄宗犯了“轻敌”和“猜将”的错误。若不是轻敌,对安禄山稍微提防,安禄山也不至于打得那么顺。此后又犯了猜忌将领的毛病。否则,只需要让高仙芝封常清守住潼关不出战,各地勤王部队陆续杀到,安禄山迟早是个死。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一点,安禄山军队的整体实力,是比不过唐朝军队的。

而安禄山内部又不团结,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杀史思明,这些倾轧,都是安禄山军队内部极为不团结的表现。就算安禄山不死,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他只会让矛盾更深,根本不能够维护团结。

因此,安禄山就算不被儿子杀,反唐成功率也是很低的。

标签: 安禄山

更多文章

  •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是怎么死的 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安庆绪

    安庆绪(?—759年),安史叛军首领,唐朝叛臣。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与兄安庆宗同为安禄山与原配康夫人之子。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虽然性格内向,但骑马射箭都一流,于是成为其父麾下大将。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用一个月的时间由河北范阳打到东都洛阳,至德

  • 安禄山拿下长安后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搞定唐玄宗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唐玄宗,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被贡献,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不过,在唐军即将掌握主动权的时候,唐玄宗听信谗言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斩首,并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最终导致安禄山的

  •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安禄山起兵造反。笳鼓动,渔阳弄,唐玄宗惊惶之下,不得不避祸西蜀。然而,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呢?一,兵役制度说起安禄山造反,首先要从唐代的兵役制度说起。唐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这是从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兵役制度,简单

  • 唐代名将颜杲卿是怎么诠释忠臣的一生 他是怎么设计堵死安禄山退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本是安禄山部将的颜杲卿毅然带兵抗击叛军,尽管他势单力薄,没能抵抗多久,但却为唐朝赢得了调兵遣将的宝贵时间。可以说,李唐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初期没有迅速瓦解,与这位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关系甚密,而他忠心为国、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也永远值得后人尊敬。颜杲卿是长安人,字盺。他是唐代著名书

  •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在唐朝这一历史阶段,安史之乱成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长平之战之于赵国。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

  • 李林甫为何能实行十九年专政 他为何能让安禄山如此忌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林甫

    古代重视门第,皇族后人一般都被封王封侯,可李林甫却是个特例。他虽贵为长平王之后,却未得到祖宗庇荫,只在地方得了个一官半职。可后来他又凭借雷霆手段,打破层层桎梏,成了百官之首。你可知李林甫为何能实行十九年专政,又为何让安禄山如此忌惮?李林甫刚开始只做了个地方的小官,所谓小官,就是为权贵收拾摊子毫无功绩

  • 安禄山与史思明罪过这么大 他们的下场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中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优点:秦朝统一六国,严刑厉法,给人重兵器时代虎狼之师的震慑;汉代绵延久远,国力强盛,著名将相人才辈出,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到了宋明之时,虽然国家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可是单看其文化、气节、可以使人心向往之。而唐代,与他们都不同,以上优点,仿佛都有一点。这得益于唐朝统一又

  • 安史之乱的真相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会是哪一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杨国忠,本名杨钊,盛唐时期蒲州永乐人,是唐玄宗爱妃杨玉环的同族哥哥,在杨玉环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后,杨钊也青云直上,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被委任为宰相一职。朝里有人,不如皇帝的枕边人杨国忠生于官宦之家,其祖上都是为官之人,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衣食无忧,这让杨国忠自小就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长大后的杨

  • 天不怕地不怕的安禄山为什么惧怕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禄山,李林甫

    在很多人眼中安禄山这个挑起安史之乱,差点颠覆大唐王朝的节度使应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但其实安禄山对于一个人怕得要命,尽管这个人曾经力捧过他。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安禄山究竟怕李林甫什么?是他害怕李林甫会在唐玄宗面前说他会造反呢?安禄山最早见到李林甫,可不是一种老鼠见到猫的感觉,而是趾

  •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什么“安史之乱”还是打了八年这么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等人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于安史之乱来说,持续了8年左右的时间。正是因为时间久、规模大,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衰落中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