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对安禄山如此的信任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唐玄宗对安禄山如此的信任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3/12/8 6:18: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和唐玄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室多腥风血雨,公元685年,李隆基诞生在洛阳,他的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立为了皇帝,但没有实权,李隆基3岁被立为楚王,4岁被过继给了唐高宗长子李弘,5岁时,父亲李旦被废除帝位,祖母武则天登基称帝。

693年,李隆基的母亲窦妃遭人诬陷被秘密处死,不知埋骨何处,同年,李旦也差点性命不保,而李隆基在宫中被幽禁有7年之久。

危机四伏,李隆基早已懂得了隐藏自己,神龙政变后,太子李显称帝,而李隆基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可李显性情软弱,又如何在这复杂的皇宫中自处?

710年,李显被自己的皇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此时不止韦皇后、安乐公主想效仿武则天,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同样想称帝,李隆基先是与太平公主合作,解决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后又抢先一步至太平公主于死地。

先天二年(713年),29岁的李隆基登基称帝,为唐玄宗。虽然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历来有名,但唐玄宗的政治手腕是不能忽视的,要说他真的信任谁,大概也就只有自己,但他也是需要人才、需要有人当他的刀。

安禄山出生于巫师家庭,唐玄宗坐上皇位时,他还只有10岁,这一年他和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了突厥人,后来因为偷羊被时任幽州节度的张守珪抓住,本来是要乱棍打死的,但安禄山勇猛胆大,倒是让张守珪刮目相看,遂收其为义子。

而安禄山从一名偷养贼到皇帝身边的红人,自然也有一段距离,不过安禄山这人特别懂得人情世故,没有什么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当了官、有了钱财后,安禄山就用厚礼贿赂往来的官员,在官员这一言那一言的称赞下,安禄山便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宰相李林甫也是个人精,并且一味迎合唐玄宗,就与其他官员一同将安禄山的好话,而安禄山也非常佩服李林甫,觉得他像神仙一样无所不知。按理说,安禄山混得是风生水起,有权有势,怎么老了就想不开要造反呢?难道也想过把做皇帝的瘾,其实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此,历史学者研究后表示: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而这就要讲到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之间的明争暗斗,李亨并不是出生于一个好时机,因此还不是皇帝的李隆基就想过打过这个孩子,不过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反倒对李亨添了一份内疚。

原是太子的李瑛,也就是李亨的兄长李瑛遭人诬陷谋反后被废杀,27岁的李亨被册立为太子,但此时的李隆基已年至50多岁,大半身子已经入土,但他舍得离开这皇位、舍得放下手中的权势吗?

李隆基肯定是不想,而李亨将来是要继承他的位子,羽翼逐渐丰满,与时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交情甚好,李隆基难免猜疑。

李林甫作为李隆基身边的“贴心小棉袄”,看主子行事,因此对太子李亨进行种种打击,安禄山则是属于李林甫的阵营,被唐玄宗委以重任,受封东平郡王。

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从这事可以看出,安禄山非常会拍马屁,唐玄宗虽然面上可能斥责,但心里面还是非常喜欢听这样的话,并且间接反映了安禄山认为李亨将来不太可能当上皇帝,不然这时将太子得罪,日后太子为帝,吃苦头的还是安禄山。

然而在753年,李林甫病逝了,此时唐玄宗也已经68岁,差不多也快死了,李亨还是太子,安禄山一想到唐玄宗驾崩,李亨登基,自己将会是如何处境?便感到头皮发麻,所以他决定谋反,如果谋反成功了,那他就是皇帝,享受至高的权力;如果败了,反正也就是死路一路。

755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标签: 安禄山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史思明和安禄山相比 谁才是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史思明

    很多人都不了解史思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般认为,大唐是毁在安禄山手里的。本来唐朝正处于盛世之中,天下太平,国力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甚至排第一,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则是中国之幸,人民之幸也。然而,一场安史之乱,把偌大的一个唐朝弄得乌烟瘴气,尽管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定了,但从此

  • 胡人安禄山为什么会对唐玄宗那么重要?他是什么身份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胡人安禄山为什么会对唐玄宗那么重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历史的人已经知道,安史之乱之前,威胁皇权的主要是两个势力,一个是外戚、汉王朝最明显,东汉末年、窦家、梁家等外戚依次登场,皇帝打算对抗唐王朝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灭亡,一直是封疆大吏们(节度使 )心腹

  • 历史上真实的田承嗣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为安禄山父子建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承嗣,唐朝

    历史上真实的田承嗣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代宗对挑起“蜀中之乱”的罪魁祸首崔旰,最后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了安抚——任命其为西川节度使,并赐名为“宁”。事情平息后,它看似一切如旧,其实它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那就是让其他割据势力意识到,叛乱也没有多大的危险性,

  • 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都做过什么?有什么样的舆论攻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你们知道安禄山在发动兵变之前,营造过怎样的舆论攻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我们现在提起唐朝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和汉朝并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两个高峰。不过相对于汉朝的稳定而言,唐代的兴盛年代则稍显短暂。自唐玄宗在位前期,其发展到了极盛,而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代国力便迅速衰落,再也没有重现之前的

  • 大唐盛世军队充足,为何安禄山却敢叛乱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安禄山

    大唐天宝年间,精锐部队的部署是,在西域的安西节度使有24000人,北庭节度使,2万人,甘肃的河西节度使7.3万人。陇佑节度使有6.6万人,朔方节度使有,7.2万人。河东节度使有,6.7万人,范阳节度使有9万人,平卢节度使有,3.8万人,剑南节度使有2.2万人,岭南节度使有1.4万人。安禄山就是这样,

  • 史思明的名声为什么不如安禄山的响?史思明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思明,唐朝

    安史之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李唐帝国,又有着盛唐的美誉,无论是经济还是武力,唐帝国都曾触及到了中原王朝的顶端,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唐玄宗晚年逐渐不理政事,任用小人,再加上对形势的判断失误,却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从此唐朝一蹶不振,不由得让人感到叹

  • 李林甫:他是安禄山唯一忌惮的宰相,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林甫,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的故事。说起安禄山,大家一定觉得他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大唐盛世就是被他一手颠覆的,连唐玄宗都不放在眼里,浩浩荡荡的举兵谋反,还建立了大燕帝国,自封为王,完全不把大唐放在眼里,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见到唐朝宰相李林甫却服服帖帖,不敢声张,

  • 安禄山被冠以吹牛祖师爷,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安禄山叛唐之前任朔方节度使,手握重兵。这样一个武人,却在历史上留下一则绝妙的吹牛“轶事”。事情发生在安禄山叛唐,自称大燕皇帝之后。那时,他身边已聚集一大批文人墨客,经常给他吟咏一些歌功颂德的诗赋。老安自以为高人一等,诗

  • 安禄山造反一年多就死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有人以为安禄山造反了很长时间,其实不是的,安禄山起兵造反一年多后就死了,但是唐朝却在平叛多年后无法恢复到盛唐的水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件事,到底唐朝因为

  • 当时的帝国统治者非常的强大,安禄山为什么还能坚持八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禄山,唐朝

    说到安禄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当时雄居地球,四方来贺,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无论是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产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在此之前通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百姓生活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