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文宗李昂:活得不如汉献帝,一生都受制于宦官

唐文宗李昂:活得不如汉献帝,一生都受制于宦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3/7 14:20: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并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是为唐文宗。被宦官拥立而即位的文宗李昂,似乎从登上帝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生要在宦官的阴影之下生活。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长庆元年(821年)李昂被封为江王,原本他的命运可能会是安安分分做一个藩王,平平静静的富贵一生。但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了他的哥哥敬宗李湛,然后另一个宦官王守澄又杀了刘克明和他拥立的绛王李悟,并撇开了敬宗的四个儿子,而立敬宗的弟弟李昂为帝。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即位之初,李昂励精求治,他出宫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鹰犬,五坊是唐机构名。即雕、鹘、鹞、鹰、狗,供君主狩猎游戏玩乐之用。五坊的宦官们到处张挂罗网,捕捉鸟雀。并借此为名,个个横行霸道,用各种卑鄙手段来夺取钱物。李昂解散由宦官负责管理的五坊,令免受勒索之苦的老百姓们拍手称快,朝廷也节省了大笔的开支。同时他又减省冗员,恭俭儒雅,不好声色犬马,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无法消除祸患。

这位意图励精图治的皇帝,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大难题,其一宦官专权,其二牛李党争,其三藩镇割据。唐文宗决心先解决最困难,也最直接的问题,宦官专权。李昂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又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为了彻底诛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在李训的建议下,文宗先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看,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带领宦官去察看。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的计划就此失败。

仇士良、鱼志弘等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李昂乘软舆入内宫,并调左右神策军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一千多余人。李训、王涯、韩约等先后被捕杀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朝堂为之一空,史称甘露之变。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更加气势凌人,并时常威胁天子,出言不逊,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一次问当值学士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舜之主也。”文宗叹道,“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汉献耳!”周墀:“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文宗说:“赧、献尚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

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嘱咐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李昂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这位皇帝连自己死前确认继承人的愿望都未能实现。正月初四日,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二岁。

标签: 李昂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晚唐时期少见的明君,可惜一生被宦官束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李昂,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文宗。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这首诗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名中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指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

  • 唐文宗李昂为什么会放弃朝政?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宗,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文宗李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宦官专政祸害朝纲一直是历代皇帝所忌惮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都经历了宦官之乱,其中唐朝要属程度比较严重的一个时代。到了晚唐,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气数将近,虽然皇帝致力于削减宦官势力、重新独揽大权,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唐文宗就

  • 唐武宗灭佛在当时有什么影响?唐武宗灭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

  • 唐武宗李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唐武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李炎

    早年经历唐武宗李炎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是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文宗李昂之弟。继文宗为唐代第十六任皇帝。公元814年(元和九年),宣懿皇后韦氏生李炎于东宫,初名李瀍(chan)。公元821年(长庆元年)穆宗封为颍王。公元836年-公元840年(开成年间),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文宗即

  • 唐武宗与唐宣宗的死有何相同之处?都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唐宣宗

    唐武宗(814—846,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会昌五年(845),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史称“会昌灭佛”。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却笃信道教。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他在诏令灭佛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让他

  • 唐武宗为什么会下令大肆灭佛?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一、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笔者认为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其深层次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存在着矛盾,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被佛门收留。武宗之所以毁灭佛教,一方面是为了追杀宣宗,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宣宗的佛门泄恨。唐宣宗在朝野内外颇有声誉,武宗一直将其视为劲敌,对其百般迫害。

  • 唐武宗李炎的重大政治措施是什么?为何要灭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李炎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命知枢密刘弘逸、薛季□引杨嗣复与李珏至禁中,欲奉太子监国。另一派宦官神策中尉仇士良及鱼弘志认为太子

  • 唐武宗李炎原名叫什么?唐武宗李炎有何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李炎,唐朝

    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重,宦官、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其实李炎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27岁

  • 唐武宗李炎简介:唐武宗李炎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他是唐穆宗第五子,他在位时,开创了历史上的“会昌中兴”,使得唐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唐武宗有着怎样的人生,最后是怎么死的?唐武宗李炎简介网络配图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840年,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因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陈王成美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

  • 皇帝背后的女人:唐武宗被绝色妓女推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最初的名字叫李瀍。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王爷,尽情地四处观光旅游。在一次去邯郸自助游的过程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李瀍喜欢得不得了。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网络配图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