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干为什么会有恋尸癖 他究竟是大智若愚还是有病

司马干为什么会有恋尸癖 他究竟是大智若愚还是有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27 更新时间:2024/1/18 5:14:1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干恋尸癖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按照正史记载对司马懿的记载:一生有9个儿子,发妻张春华生育嫡子3个,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幼子司马干。怎么样!前面两个人是不是一听就有印象,对于后面一个显得就格外的陌生了?

老大司马师,继承自家老爹的聪明,虽然名声没有父亲和弟弟响亮。但是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是足智多谋!

老二司马昭,就不用多说足智多谋,手段狠辣,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万千大众熟知!

司马干在前面两个哥哥的陪衬下反倒显得有些资质愚钝了。

司马干生于公元232年,史书上对于他少年时期的记载并没有其他的过人之处,在官场上也是靠着自己老爹的面子混工资,职位一路上升到侯爵。但是等到司老二大刀阔斧的改行五等封爵,一下子从侯爵降到伯爵。

这样一直持续到自己的亲侄子司马炎变成皇帝,自己的身份也是一路水涨船高,摇身一变成了平原王,得到了诸侯王中最高的待遇!住在京城里,享受着人上人的待遇,不要太美好!

公元277年,司马炎下令各地的诸侯王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只有司马干破例留在了京城。司马炎让诸侯王回到各自的封地上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想要诸侯管理好自己的封地,多给国家做贡献!避免一大群人一天天不干活在一块拉帮结派!

那么,问题来了,司马炎这么小心机的男人不怕留下自己亲叔叔给自己招祸端吗?

当然不是,你能想到的,人家早就想到了!

司马干能够被留在京城一部份原因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不爱官职!

司马干这人不喜欢拉帮结派,不爱结交士大夫,平时要有官员拜见也是爱答不理的样子。而且司马干视金钱如粪土,自己的工资还有国家发放的福利,像:布帛钱财这种都是直接露天堆放着,直接放任其腐烂!

其次,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司马干患有间接性精神病,喜怒无常,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且,他还有一个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的恶心的怪癖!

根据《晋书》上的记载司马干应该是有恋尸癖,每当他的爱妾去世时,都会让人把准备好的棺材放在空屋里,有事没事来看两眼。要是尸体还没有腐烂,便会奸尸,一直到尸体彻底腐烂,才会下葬!

到了司马衷上位的时候,因为对这位长辈敬重,特许司马干上朝的时候可以佩戴佩剑上朝,后来魏晋爆发"八王之乱"司马家族内部争端不断,司马伦篡位没过多久被司马冏联合其他人给拉下来,重新把司马衷扶上皇位!

事后,司马干拿着一百吊钱跑到司马冏面前乐呵呵的说:这钱是祝贺你让司马家的江山稳定下来,司马家有你在我就不愁了,前往别学司马伦干缺德事,这钱给你别嫌少!

这时候的司马干看上去哪里还有一个病人的模样,和一个正常的长辈一样叮嘱着晚辈!可惜,最后司马冏并没有听从司马干的劝诫还被政敌给搞死了!

司马干知道后,很难过说:这下子司马家怕是完全玩完了!

从这些小细节中可以看出司马干对于上面家族的混乱心里有数,对于局势比谁都要清醒!比起前面喜怒无常的恋尸癖,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高深的智者,完全继承了司马懿的演技,前面像是在装病!

公元311年,已到晚年的司马干在乱世中彻底沉睡,享年80岁!这个身患"精神病"对比司马家其他人反倒是寿命最长的!

标签: 司马干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司马干的身上有哪些特点?他是真的一无是处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干,西晋

    司马干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能够在历史上真正的做到了独善其身的人,还真的不多。尤其是出现在历史当中的人物。在封建历史的岁月当中,很少有人可以在那种环境下,真正做到出淤泥而染,濯清涟而不妖。三国时期,在曹魏有个演戏高手,那就是司

  • 三国奇才预言家管辂:比诸葛亮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管辂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的第一“妖人”是孔明。未出草庐知天下三分,于赤壁力挽狂澜借东风,“宅男”卧龙先生不出房门半步,却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其上天入地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这也难怪鲁迅感叹其“智多近于妖”。不过,在能人辈出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预言家,比诸葛先生更“妖”,他居然能预知生死,此人的名

  • 揭秘三国奇才预言家管辂:比诸葛亮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管辂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的第一“妖人”是孔明。未出草庐知天下三分,于赤壁力挽狂澜借东风,“宅男”卧龙先生不出房门半步,却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其上天入地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这也难怪鲁迅感叹其“智多近于妖”。不过,在能人辈出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预言家,比诸葛先生更“妖”,他居然能预知生死,此人的名

  • 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曾大骂曹操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琳,东汉

    陈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琳,江苏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他擅长写檄文,笔锋犀利,战斗力极强。官渡之战前,为了打击曹操,挫败曹军的锐气,陈琳为袁绍写了一篇著名的战斗檄文《为袁绍檄冀州文》。陈琳擅长写檄文这篇檄文火药味极浓,极尽讽刺挖苦、尖锐恶毒之能事,就连曹

  • 陈琳一生“三易其主”,为什么要有人尊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琳,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混战,这是一个属于战争的时代。无战功之文人则被认为毫无价值,若还大言不惭,更会惹来杀身之祸,比如孔融。陈琳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半点战功都无法与其扯上关系。甚至他还是一个职业为“用笔杆子讨伐他人”的书生,写

  • 曹操为什么能容忍陈琳对他出言不逊?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为什么能容忍陈琳对他出言不逊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奸雄。但事实上,身为上位者,生性多疑是必然的,至于曹操本身的性格,则可以说是极其复杂的,在不同的时候,对于同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当年陈

  • 千古第一骂文,陈琳在檄文中到底是如何骂曹操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陈琳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所谓乱世出英豪,不但有吕布,关羽,张飞,张辽等武功盖世的马上英雄,还有许多文学大家,比如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等,都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才子,而陈琳就是建安七子中佼佼者。陈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文章是同类作品中文采最佳,深受现代古文研究者的推崇。据说,曹阿瞒在攻打

  • 陈琳归附曹操后为什么没被杀?陈琳到底有什么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琳,曹操

    说到曹操不杀降,最为典型的例子要属收用陈琳之事,陈琳是广陵人,汉末的时候担任何进主簿,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当时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徐州刘备,田丰劝袁绍增援刘备,袁绍以儿子重病为由,延迟出兵,以致刘备被曹操击溃。刘备只身逃往青州,由袁谭引荐,投靠袁绍,刘备向袁绍介绍了曹军的现状和部署,更强化了袁绍即可

  • 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陈琳

    陈琳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灵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以恐吓太后。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

  • 《过陈琳墓》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陈琳墓⑴ 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⑵。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⑶。词句注释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