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的轶事典故:喜爱葡萄,允文允武,永始临台,哭吊王粲

曹丕的轶事典故:喜爱葡萄,允文允武,永始临台,哭吊王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58 更新时间:2024/2/10 0:45: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的轶事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喜爱葡萄

曹丕在世时甚喜爱葡萄一物,并对古作蒲桃。此于《与吴监书》、《诏群医》中有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

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曹丕在其诏书中也曾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由此可见,曹丕的确对葡萄钟爱有佳。

允文允武

曹丕善击剑骑射,好博弈弹棋,在《典论》的自叙中更自诩其非凡箭艺,能“左右射”,可谓文武兼备。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说:“我过去对剑术曾经有过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传授,我觉得你刚才所说的某处是不对的。”邓展听了曹丕的话,很不服气,要求和曹丕在实战中较量一下。

此时,正是酒酣耳热之后,大家正在吃甘蔗,于是就以甘蔗为剑,下殿后对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连续三次都击中邓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起来。邓展不觉脸红,更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曹丕就故意说:“我的剑快而集中,很难击中对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邓展说:“别说了,我们再来一次吧。”曹丕知道这次邓展一定会突然间向中路猛攻,就装假不经意地向邓展进击,邓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冲杀过来,曹丕却迅速退步闪过。出手如风,从上方截击,一下打中邓展的额角,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惊叫起来。

这一幕比剑结束后,曹丕和邓展二人还座继续畅饮,曹丕笑着对邓展说:“从前有一个名医叫杨庆的,他曾叫淳于意将自己的旧秘方全部抛弃,另外教授他的秘术,我看邓将军还是把旧技抛弃,接受新的重要的击剑方法吧。”话音刚落,满座都不禁欢笑起来。

永始临台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于许昌修建陵云台,永始台等院落,其中永始台后为文德郭皇后居所,具体位置今已不可考。根据《许昌县志》记载:“永始台,魏文德皇后尝居之,今失其处。”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率大军东征吴国,郭皇后留居许昌永始台。时值夏秋季节,天降大雨百余日,永始台的城楼多有坏损,大臣们奏请皇后另居安全地方。郭皇后说:“昔日楚昭王出游,姜氏留居渐台,江水突然暴涨,使者来迎姜氏而没有楚昭王的符信,姜氏坚决不去,最后被江水吞没。如今,皇帝在远方,我还没有遇到危险便移居别处,怎么可以呢?”于是,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及此事。

哭吊王粲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当时还是魏王世子的曹丕与其交情非常深厚,亲临哭吊。在灵堂上,曹丕建议道:“仲宣(王粲字)生前喜欢驴叫,我们就各学一声驴叫来送走他吧!”于是吊客纷纷学驴叫,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标签: 曹丕轶事典故

更多文章

  • 王粲:“建安七子”之首,凭超强记忆力闻名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粲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曹操除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家、军事家外,还是一位文学家,曹操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有名的文学家,合称“三曹”。在曹操身边,除了有战将千员外,还有一帮文人,他们的文章写的也很好,由于当时的汉献帝

  • 魏晋诗文赏析之七哀诗三首·其一,王粲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晋,七哀诗三首·其一

    七哀诗三首·其一,两汉王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

  • 性格耿直的崔琰举贤不顾亲为何反让曹操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崔琰,曹丕,曹操,

    崔琰脾气耿直,说话不顾及情面。在担任曹丕老师的时候,曹丕去打猎,结果又被崔琰长篇大论教训一顿。曹丕有父亲的风范,面对崔琰的斥责,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谦卑的写了一封信,告诉崔琰,自己以后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啦。可是,曹丕心里也不知道多讨厌崔琰,于是当崔琰死的时候,曹丕对自己昔日的老师,一句好话没说,

  • 曹操立崔琰为太子 为何不力挺儿子曹植为太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曹操,曹植,崔琰

    在曹操晚年,一直在为立太子的问题苦恼。在曹操的诸多儿子当中,曹丕和曹植是两大热门人选。在曹操称魏公的时候,已经立自己的次子曹丕为世子(长子曹昂早已死去),但是立世子不同于立太子,曹操还有更多的考虑。曹操喜欢曹植,不喜欢曹丕。曹植和年轻的曹操非常相像。曹操是政治家,但是身上却有着浓浓的诗人气质,他的《

  •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何要杀死替身加亲家翁崔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崔琰,三国,

    现代人八卦新闻看多了,替身,这两个字乍听起来,好像是现代娱乐圈和世界政坛的专用词,不过实际上这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很早以前就有了。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就有过一个替身。不过他这个替身并不是为他挡刀枪而死,而是被曹操亲自下令杀死的。这是为什么呢?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灭掉袁绍平定北方后,声威大振,献

  • 崔琰是如何归顺到曹操麾下的?关于崔琰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崔琰.曹操.袁绍.三国

    崔琰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字季珪,是当时曹操手下的著名谋士。在后人的记载描述中,崔琰是个相貌俊美的美男子,据说其须长四尺,眉目疏朗,声姿高畅,就算是曹操也是对其相当敬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崔琰简介,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崔琰吧。崔琰的出生年月不详,然而少年时期的崔琰和大家印象中的崔琰完全不一样,那时的

  • 三国第一冤案崔琰:曹操不仅敬畏还将其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崔琰,曹操

    在东汉末年,曹操以“唯才是举”人才政策,吸收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从而在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但是到了曹操晚年,他出于猜忌,杀了一不少人才,其中有一人的死,更是堪称三国第一冤案。但有意思的是,他虽然被杀,但他的子孙却昌盛700年,而曹操的曹魏王朝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还不到50年。他是谁呢?他的家族又有着

  • 揭秘举贤不顾亲的崔琰为何反让曹操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

    崔琰脾气耿直,说话不顾及情面。在担任曹丕老师的时候,曹丕去打猎,结果又被崔琰长篇大论教训一顿。曹丕有父亲的风范,面对崔琰的斥责,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谦卑的写了一封信,告诉崔琰,自己以后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啦。可是,曹丕心里也不知道多讨厌崔琰,于是当崔琰死的时候,曹丕对自己昔日的老师,一句好话没说,

  • 曹操为什么要杀这些名士呢?杨修与崔琰死的冤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

    216年、219年曹操先后杀掉崔琰和杨修。从204年到去世前的15年里,曹操至少杀死或逼死了手下八个名士。而在此前11年,即使算上被杀年份不详的桓邵,也只有两位。这十位名士中,纯粹因政治问题而死的只有荀彧,孔融、崔琰、杨修之死是政治因素和曹操性格因素都有,而边让、桓邵、许攸、周不疑、娄圭都没有犯什么

  • 崔琰的人物生平,崔琰的人物简介,崔琰的一些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崔琰

    文武双全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论语》、《韩诗》。到了二十九岁时,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了没有一年,徐州的黄巾军攻破了北海,郑玄与其弟子到不其山躲避兵难。那时买进的粮谷十分缺乏,郑玄只好停止授学,辞谢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