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七擒孟获”或系误传 应为“七请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或系误传 应为“七请孟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34 更新时间:2024/1/16 2:18:51

5月7日,来自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11个省份近百名三国研究专家和学者齐聚成都,参加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主办的全国三国文化遗产考察暨诸葛亮南征研讨会。

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文献记载: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叛乱。但由于史载不详,诸葛亮南征这段历史颇多谜题。为弄清相关历史谜题,自2011年始,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州博物馆合作,重走诸葛亮南征路。专家组耗时3年,按照当年诸葛亮3路大军的前进路线,通过“四川—云南线”、“凉山线”和“贵州—云南线”3条线路行进,行程4万里,考察沿途有关三国文化遗迹和传说。

网络配图

“我们此次南征遗迹考察共拍摄到数千幅图片,发现了不少三国遗迹,也收集到不少传说资料。”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在会上进行的学术报告中表示,在梳理传说中,考察团有不少有趣发现。

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但考察团发现,真正的历史有可能是“七请”孟获。在沿途考察中,考察团发现沿途不仅有很多孟获的传说,还有很多纪念孟获的庙宇和以孟获为名的村庄、县城。“当地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孟获乃是误传,‘请’与‘擒’音相近,根据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政策,应该是‘七请’才对。”

网络配图

罗开玉告诉记者,当地学者认为诸葛亮南征是为了确保后方的长期安定团结,以盟友的身份相邀孟获,平等共商兴国大计,也符合诸葛亮“攻心”和民族和睦的理念。

此外,诸葛亮在南中地区(今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一带)的影响也让考察团惊讶。在全世界的华人区,孔子关羽都是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但是在重走南征路的过程中,考察团发现在南中地区,诸葛亮的影响远远超过这两人,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华人区的亚文化现象。

网络配图

新发现的惊喜也伴随着老遗迹消逝的紧迫。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表示,由于年久失修、城市建设等多方面原因,沿途很多遗迹都面临着消失的境遇。为了更好地发现、保护三国文化遗迹,此次研讨会结束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将联合全国相关博物馆、文管所开展全国三国文化遗产调查,对全国三国文化遗址遗迹进行考察,并沿途收集传说资料。据了解,此次调查预计历时5年,将分成北线、东北线、东线、南线及其它区域五条线路进行。考察成果将以图册、数据库、展览、纪录片的形式呈现。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灵感到底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所指挥战役中,最为成功的当数率军南征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他征服的不仅是一个部族首领,更征服了百姓的心。这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民族政策的胜利。这一战中,诸葛亮只用了兵书上的一计——欲擒故纵。可见,兵书的魅力令人折服。网络配图如今,兵书在国外亦受到热捧,我国古典兵书《孙子兵法》被奉为

  • 揭秘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

  • 揭秘: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导读:三国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然而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大多都带有感情色彩去评价,对曹操北征乌桓,贬者居多;对诸葛亮南征孟获,反而赞誉一片。那么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在准备两年之后,本应由李严或其他将领担当的南征任务,诸葛亮以“虑王连并没有了

  •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智举背后竟也埋下了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这个故事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一个人心服口服。诸葛亮愿意陪一个人玩七次这样的游戏,可见这人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文中简述他自己的一生,向蜀国表明忠心,为幼主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在刘备去世之后,整个大汉基本就是在依仗着诸葛亮,但是无论怎么样,诸葛亮也只是一介文人,只能在帐中出谋划策,却是

  • 做事一向谨慎的诸葛亮,真的有过“七擒孟获”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政治史中少有的为不同政治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政治风格的人们所共同称道而享有美誉的政治家,在民间,他又成为智慧的象征。诸葛亮自陈心志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一种献身精神的典范。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结南方各郡的大姓起兵造反,他们攻城略地,蜀汉边境地区扰

  • 孟获在蜀国存亡之际去了哪里?他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孟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63年,也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38年后,司马昭下令三路大军伐蜀,由钟会为主帅,魏军攻入汉中,蜀汉大将军姜维从沓中虚晃一枪,退守剑阁。将魏军全部挡在剑阁,进退不得,由于补给困难,而又无法攻克,钟会已有退兵打算,但邓艾出奇兵,从

  • 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后,为何南中依旧叛乱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七擒七放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出自常璩《华阳国志》与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不算孤证,但还是有很多人怀疑这件事是假的,因为诸葛亮三月从成都出征,五月才打败三路叛军渡过泸水,秋天就平定了孟获开始还朝,十二月份回到成都,与孟获

  • 诸葛亮曾经收服孟获 蜀汉灭亡之际孟获为何不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和孟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之所以没有去救援,个人认为有三点原因:届时孟获可能已死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25年,而蜀汉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这中间相隔了38年。公元225年时,孟获就是一方族领,年纪肯

  • 诸葛亮曾经收服过孟获 蜀汉灭亡时孟获为何不前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孟获

    对蜀汉和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灭亡之际,感念诸葛亮恩情,曾被其收服过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前来救援?刘备刚刚崩殂,蜀地南中彝族就发动叛乱,彝族当时的首领名叫孟获。孟获想要利用彝族大军将蜀军打服,以图自治,对此诸葛亮深感忧心。只要将孟获收服,并让他感恩

  •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吗 其实这背后是有目的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七擒孟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民间,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七擒孟获则是他为后人津津乐道、充分体现他高深智谋的一个经典案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陈寿的正史三国志却对此只字未提,只简单写到“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最早提到七擒孟获故事的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