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什么没有传位给孙绍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他是什么用意

孙权为什么没有传位给孙绍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他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21 更新时间:2024/1/9 1:33:01

大家好,说起孙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争霸中,吴可谓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让人不禁用不思进取来形容领导者。而孙策的另一决定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他去世后没有选择让儿子孙绍继位,而是传给了弟弟孙权

素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也是一位豪杰,接过父亲孙坚的衣钵。他也是年少成名,功名显著,在离开袁术后成立了自己的江东的基业,随后周瑜的加入让孙策如虎添翼。他的一生虽然精彩,但挡不住小人的算计,他被许贡的门徒在狩猎时所杀,选择了让孙权继位,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年龄来看,孙策去世时孙权十八九岁,更受大臣们的支持,孙绍则才四五岁,小小孩子能懂得什么呢。如果选孙绍的话肯定会让心存野心的人找到机会借此谋反。此时江东基业模型已经出现,就看如何管理和更上一层楼了,同时要守护住基业。

孙绍年龄尚小肯定守不住,也没有能力,孙策也是知晓弟弟孙权的能力的。他很看好孙权,论年龄和能力的话都能担此大任,而且孙权上位可以镇压的住手下的人,孙绍的话是远远不能的,一旦出现暴乱自己打下的基业就毁于一旦了,交给自己的弟弟更稳妥一些。

江东的基业是经过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辛苦打下的,为了让他更好的发展下去,孙权是唯一的选择,刚打下江东时孙权就当了个县令,也展现出他治理方面的才华,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不让辛苦打下的基业消失,也理所应当选择孙权。

孙权之前一直跟着孙策南征北战,经常出谋划策,经历了这么多战事的洗礼与考验,孙策对孙权也是相当信任的。孙权也喜欢招贤纳士,以后的发展肯定需要源源不断地人才出谋划策。孙权在这方面还有智谋上面十分突出。

孙权也充满了野心,能力突出又充满野心,在当时条件下绝对是不二选择。江东已经在孙策手下建立起来,剩下的就是不断壮大以及稳稳的发展,只有做好这些根本才有能力去争夺天下。

孙权在拉拢人心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以周瑜等老将为底基,拜张昭为师父,很快将局面稳定住了,虽在继位之初有小规模叛乱。但他还是能够统筹江东的发展。

孙绍的儿子虽然最后也没能走到最中心,但已经能够确保一辈子可以衣食无忧。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孙绍并没有继承父亲孙策的王位,那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孙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不少豪杰趁此打下一份基业。东吴正是凭借孙坚孙策两代人的四处征战逐渐壮大,然而正当孙策踌躇满志想要一展抱负时,却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将打下的基业尽数交于孙权。虽有打仗亲兄弟之说,但毕竟亲疏有别,比起兄弟,还是儿子更近一步。那么,孙策为何舍弃儿子孙绍,反而传位于孙权呢?其子孙绍最终

  • 仲长统: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之一,为何不被曹操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仲长统,东汉

    对仲长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仲长统(字公理)出生于公元180年,是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的哲学家、政论家,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之一。一、名声在外,不被曹操赏识,随之潜心著述。仲长统自幼聪慧、善思、好学。博览群书、勤学苦读,

  • 蔡瑁已经位高权重了,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外甥投降曹操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瑁,东汉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蔡瑁的故事。赤壁之战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是非常精彩的,而也是赤壁之战决定了三国的格局,曹操的失败,成就了孙权和刘备,尤其是刘备,快速的收割胜利果实,占据了荆州大部分,随后攻下了益州,成就了自

  • 叛主之徒的蔡瑁是什么实力?周瑜是怎么评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瑁,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蔡瑁。蔡瑁在大家的眼中就是一个背主求荣的叛徒,但是他的个人能力还是不容否认,周瑜偷看曹操的水寨时,看到正在训练的水军和阵型,周瑜竟然大惊: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正是蔡瑁和张允。周瑜此时心中已有些害怕,毕竟蔡瑁、张允久居江东,非常熟悉水战,若此二人

  • 荆州有25万兵力的蔡瑁,为什么会选择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瑁,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蔡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基本平定了北方地区后,打着东汉朝廷的正统旗帜,挟得胜之威,亲率十几万精锐大军南下,进攻荆州,荆州实力派蔡瑁没有选择抵抗,劝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那么当时荆州还有25万兵力,况且城

  • 织女潘夫人如何迷住孙权继而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潘夫人,孙权

    政治权力争夺是残酷无情的,兄弟反目,君臣失和。三国时的吴国为什么在孙权死后,很快就出现衰败迹象?就是因为皇室问题太多,权臣弄权,为君不君,致政治权力起伏不定。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孙和被废后,继任者孙亮为什么也会被毒杀。太子孙和被废时,其弟孙亮的母亲潘夫人正得孙权宠爱。潘夫人是什么样的女人?《三国志·吴书

  •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会被邓艾轻松打败?这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邓艾,诸葛亮,刘备,诸葛瞻,廖化,刘禅,

    众所周知,诸葛亮乃蜀汉第一任丞相,刘备的托孤重臣,后主刘禅相父,同时诸葛亮也是刘备最重要的军师。公元208年,诸葛亮在刘备有盛情拜服之下,答应刘备出山帮助刘备一起完成匡复汉室之路。早在诸葛亮隐居卧龙岗之时,他的名声在荆襄之地已经是家喻户晓,到后来水镜先生总结出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可

  •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诸葛瞻临死自责,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

    诸葛瞻虽然没做什么大事,但是作为诸葛亮之子,又娶了公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是举足轻重的大臣。对于蜀汉亡国,自然要承担一定责任的。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带兵迎战,前锋被邓艾打败,情况紧急。邓艾劝降诸葛瞻说:“若投降,必上表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悲痛地说:“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

  • 诸葛瞻长子——诸葛尚,诸葛尚的人物事迹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尚,三国

    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对于诸葛亮这位中华民族偶像级别的人物,《三国演义》当中却很少提及他的家人后代,似乎他真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

  • 诸葛瞻死前一句话,揭露了刘禅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

    刘禅,是三国中蜀汉后主,刘备之子。刘备我们知道,韬光养晦,知人善用,终于转变一路挨打的命运,占领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这样让人敬佩的人物,却也时常受到嘲讽,就是因为他的儿子是刘禅。刘禅被认为是昏庸无能愚蠢,他似乎不像曹操的儿子那样有魄力,而是胆小怕事。在曹魏大军到达成都时,他不思抵抗,而是投降,成为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