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平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平和徐晃之间有什么恩怨?

王平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平和徐晃之间有什么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0 更新时间:2024/1/22 23:02:47

你真的了解徐晃王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徐晃也是一代名将,结果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王平原本是徐晃的部下,在汉中之战前跟随徐晃对抗刘备。

作为常胜将军的徐晃瞧不起农民出身的部下王平,非但不采纳他的计策,还把打了败仗的责任推给王平。王平在一怒之下,这才点火烧营,投靠刘备去了。

徐晃在白天才吃了一场败仗,晚上又担心王平会带刘备的军队来攻打自己,所以狼狈地逃走了,这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徐晃兵败汉水的情节。

徐晃原本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与张辽张郃乐进于禁齐名。而这个王平是什么人呢?

王平,字子均,是东汉、三国时代的益州巴西郡宕渠县人。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王平曾多次出场,并建议马谡不要在山上屯兵,结果马谡不听,反而被名将张郃打得大败,丢了街亭,被诸葛亮斩首。

其实,这个王平原本是徐晃的部将,在汉中之战时才投靠的刘备集团的。

实话实说,要论资历、论能力,王平都远远比不过名将徐晃。可是性格狭隘的徐晃偏偏得罪了自己的部下王平,结果被王平一把火烧了营帐。

当年汉中之战时,曹操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熟知汉中地形的巴西郡人王平,作为副将跟随徐晃进兵。也不知道名将徐晃是因为自己一生打仗胜利太多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真的看不起王平这个人。

面对赵云黄忠,徐晃想要效仿韩信背水一战,便下令士兵背水列阵。可是王平却认为这是自寻死路,多次劝谏徐晃改变战术。结果,孤注一掷的徐晃让王平镇守大营,自己带兵去攻杀赵云和黄忠的军队,结果被打得大败。曹军的士兵退入汉水,被淹死无数,徐晃狼狈逃回大营。

回到曹营之后,徐晃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却指责部将王平在大营里见死不救,多次要拔刀斩杀王平,被部下给劝住了。王平心里也气不过,担心哪天一不注意就被徐晃找借口杀了,就偷偷在半夜里朝曹军的营寨中放了一把火,把粮草烧了,然后带着士兵投奔刘备去了。这下好了,徐晃所在的曹营军心大乱,担心刘备率军来攻,只好狼狈逃走。

事实证明,徐晃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在对待王平的问题上犯了致命的错误,不能宽以待人。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而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徐晃将军偏偏就在这个问题上翻了一次船。

标签: 王平蜀汉

更多文章

  • 徐干是哪个时期的文学家?徐干的代表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干,建安七子,东汉

    徐干,字伟长。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徐干也是当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诗、辞赋和政论闻名于当时。其中他的代表作《中论》对历代来的统治者和文学者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徐干还年幼的时候,那时候真是汉灵帝刘宏执政的末年,那时正是十常侍专权,朝政十分的腐败。所以徐干就专心学习,没有去当官理会朝廷的事情。

  • 建安七子——徐干的生平简介,徐干所留下的一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建安七子

    徐干(170--217):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

  • 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徐干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徐干

    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哲学家 。清元道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草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游居邺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世族子弟结党

  • 阮瑀为何拒绝出仕?三国被曹操“烧”出山的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阮瑀,曹操

    阮瑀,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邕为师,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曹操几次欲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后躲进山中,曹操放火烧山,他才为官。为谢曹操之恩,他勤奋为政。文学创作成就颇大,其文被赞为“书记翩翩”“自由通脱”。其子阮籍、孙阮咸均为“竹林七贤”中人物。阮氏一族,是

  • 建安七子——阮瑀的生平简介,阮瑀的一些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建安七子

    阮瑀,字元瑜,东汉末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邺中七子之一。年轻时曾拜蔡邕为师。因得名师指点,文章写得十分精炼,闻名于当时。相传曹操闻听阮瑀有才,为搜罗人才,召他做官,阮瑀不应,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匆忙中阮瑀逃进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瑀,勉强应召。由于阮瑀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

  • 东汉末年文学家:阮瑀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阮瑀

    阮瑀,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邕为师,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几次欲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后躲进山中,曹操放火烧山,他才为官。为谢曹操之恩,他勤奋为政。文学创作成就颇大,其文被赞为“书记翩翩”“自由

  • 东汉时期名臣蔡邕: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授业之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邕,阮瑀

    阮瑀比较幸运,在学业上没有走多少弯路,一开始便当了蔡邕的学生,跟着大师,如影随形,如沐春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邕是东汉末年的通才。“因经藉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频误后学”,为此,他向皇帝报告,请求将《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鲁诗》《仪礼》

  • 建安七子阮瑀与竹林七贤阮籍和阮咸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阮瑀,阮籍,阮咸

    公元三世纪前后,在华夏文坛,活跃着两个文学偶像天团,分别是“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前者以建安风骨著称于世,后者凭借名士风度流传千古。其中阮家占据了三个名额,分别是建安七子中的阮瑀以及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阮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阮籍是阮瑀的儿子,阮咸是阮瑀的

  • “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桢,东汉

    在历史长河中,刘桢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刘桢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创作风格被曹丕形容为“壮而不密”。也被现代人做出如下评价:”刘桢的诗纯以气势取胜,无论是抒情还是咏物,无论是写山水还是状禽鸟,都显示出其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分享一首

  • 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汉,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