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由臧霸看三国的门阀立政:臧霸食邑位列魏国第三

由臧霸看三国的门阀立政:臧霸食邑位列魏国第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5 更新时间:2024/4/14 12:57:40

臧霸在《三国演义》之中,露脸的机会不多,只是作为吕布的一员战将,后随曹操略有所及,应该是三国中的一个次要人物,可在《三国志》的相关记载中,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臧霸一次要人物,在曹魏众多知名武将中,封赐很高,位列第三,仅次于曹仁、张颌(曹仁3500户,张颌3300户,臧霸3000户)。曹仁自不必说,初期即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独挡一方,屡立战功。而张颌由于寿命较长,在对付诸葛亮几出岐山的战役中,立功着实不小,逼死马谡,令诸葛亮都颇为忌惮,后设计伏杀之。而和他们比起来,臧霸的功绩则相对逊色多了。论武力,不及许诸、典韦庞德等。论事功,不及张辽徐晃等。论亲疏,不及夏侯和曹氏。

臧霸有何功德,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赏赐。

仔细阅读《三国志·臧霸传》,可以发现,其实,臧霸不同于以上诸将。三国初期,各诸侯林立,而臧霸是以一诸侯的身份出现的。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十八岁起就亡命做强盗,后投靠陶谦,击败徐州黄巾军,并收编其余部。此人孝顺忠勇,很讲义气。曾帮助吕布和曹操作战,吕布败亡后,他又归降了曹操。在曹、袁官渡决战前,曹操统治区人心惶惶,到处发生叛乱,臧霸多次袭击袁绍控制的青州,为曹操消除了侧翼袁军的威胁。曹操一度将青、徐两州至海间的广大区域,在名义上交由臧霸管辖。臧霸以及情况相同的孙观、孙康、吴敦等人,尽管支持曹操,也没有政治野心,但割据色彩很重,在群雄混战的时代,曹操对此无暇顾及,只能要求形式上的统一,尽力拉拢他们为己所用。因此,从面上来看,臧霸不象其他上述武将,他不是曹家军的将领,而是依附于曹魏的一个诸侯将领。

听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曾讲孙权兄弟在统治江东时期,对当时江东的几个大姓家族极力拉拢,并依此作为主要的政治手腕。其实,时代相同,在蜀汉和曹魏集团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表现没有那么突出罢了。

利用地方门阀立政是三国时期主要的政治形式。

除曹氏宗亲之外,在曹魏的诸多名将之中,家族地方势力象臧霸这般雄厚的确实没有,因此为了政治的需要,相对忽视战功,而给与较高的赏赐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三国初期,虽然魏蜀吴三国集团都是谋臣如雨,战将似云,但自己统辖区的政治却一直没有那么稳定,时有叛乱发生,因此也就限制了他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力求统一的战斗之中。而随着时间的延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磨合,各国政治相对稳定,而尤以曹魏做的最好。东吴孙氏过于暴烈,而蜀汉又后继乏人,曹魏自明帝后,皇室衰微,司马家族异军突起,因此代魏立晋,重新统一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标签: 臧霸曹魏

更多文章

  • 臧霸怎么死的?历史上的臧霸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臧霸,三国名将,

    臧霸怎么死的书上没说他怎么死的,不过历史上三国后期的臧霸很颓废,在窝囊废曹休手下,贪图富贵,武功退步很大,在夷陵之战后魏伐吴时,追击失利受罚。应该是在魏明帝曹睿当政,诸葛亮未北伐时中间一段时间病死的。明帝曹睿即位后,太和年间增臧霸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不久逝世,追谥曰威侯。其子臧艾嗣任。臧霸简介

  • 多次阻挡诸葛亮北伐的大将:三国著名将领郝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北伐,将领郝昭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司马懿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郝昭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初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司马懿举荐郝昭镇守陈仓,以挡蜀军。曹叡加封为其为镇西将军,镇守陈仓

  • 曹魏大将郝昭:用一千人击溃诸葛亮三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郝昭

    诸葛亮在国人心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但老马终有失蹄的时候,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可谓是用上了几乎全部的北伐人马,三万大军(《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大军北伐,实在是错误的)还没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关隘。这就是陈仓攻防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打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而当时的陈仓守将,就是曹魏

  • 曹仁:战力堪比张辽郝昭,难怪后来关羽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仁,三国

    你真的了解曹仁此战一举成名,战力堪比张辽郝昭,难怪后来关羽无可奈何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且说曹仁在南郡,分付曹洪守彝陵,以为掎角之势。人报:“吴兵已渡汉江。”仁曰:“坚守勿战为上。”骁将牛金奋然进曰:“兵临城下而不出战,是怯也。况吾兵新败,正当重振锐气。某愿借精兵五百,决一

  • 让诸葛亮北伐寸步难移的郝昭,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郝昭,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郝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字孔明,他从出山起就一直追随刘备,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备去世之后,他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凭一己之力,支撑起了这个小国。然而诸葛亮是胸怀大志的,他并不甘心让蜀汉偏安一隅。所以在刘备去世之后,他五度挥师

  • 陈仓之战中,郝昭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能抵挡住诸葛亮的数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郝昭,曹魏

    郝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曹魏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

  • 解密:杨仪在除掉魏延后为什么未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魏延,三国,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根据这种判断,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还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赶赴汉中,去阻截魏

  • 揭秘:杨仪杀魏延有功为什么得不到奖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杨仪,魏延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根据这种判断,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还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赶赴汉中,去阻截魏

  • 杨仪死因:诸葛亮身边的红人杨仪为何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诸葛亮,红人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杰出的人物灿如星河,数不胜数。不过到了三国后期,人才逐渐凋落。其中在蜀汉集团中有个人物叫杨仪,在三国时代此人不算是一流人物,却适时脱颖而出,成了蜀汉集团的柱石诸葛亮手下的红人,甚至在诸葛亮死后他也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但这位蜀汉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却被闲置冷落,最终落得自杀身

  • 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杨仪

    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三国志·魏延传》中有记载,魏延据南谷口,攻击杨仪的部队时,派大将王平抵挡,王平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就是说丞相病故了,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呢?王平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啊,诸葛亮刚刚死,你们就要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