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赏析李峤的《风》,全诗没有一个风字却都在写风

赏析李峤的《风》,全诗没有一个风字却都在写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2/1 12:18:44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峤的诗词吧!

李峤的这首《风》,全诗没有一个风字,却句句都在写风,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风,作者通过对风的描写让人体会到了风的狂疾,大自然也因为有风的存在才显得多姿多彩。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代诗人李峤早年便进士及第,初出茅庐就与众不同,李峤以辞著称,与大文人苏轼并称为"李苏",可见他的文化功底有多么的雄厚。虽然他没有像李白那样超高的名气,也许只有那些钻研诗歌的人才会对他有所了解,但是李峤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整个唐诗的发展史上都起到了无以伦比的作用。

风是大自然特有的景象,看不见也摸不到,唐代诗人李峤,独出心裁的对风进行了描写,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诗的前两句我们就可以看出,落叶花开本就是大自然最基本的现象,很少会有诗人关注到这一点,但是在李峤笔下的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是它赋予了春风新的生命,从平的自然现象更能体会到春风的强大,这也是整首诗中最为精髓的一部分,诗人抓住了春风的样子,描写的非常传神,让人们感受到了无风盛有风的壮观景象。

诗人后两句描写的内容和前两句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前两句是赞美春风的强大,那么后两句就是为前两句所做的铺垫,是诗人对春风更加细腻的描写。江面上掀起千层巨浪,竹林里倾斜了上千根竹竿,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春风才会出现的景象,这也充分的表明了春风在自然界中是多么的强大。

这首诗虽然字数并没有很多,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虽然全诗都是描写春风,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仅仅只限于春风上面。虽然从诗的表面上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但是诗人真心想表达的还是对未来的往。我们都知道李峤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但是朝廷上的他却不尽人意,多次被贬的他,也是对未来充满了失望,他也想以此机会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可以像春风一样体现自己的价值。

风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存在,但是只有春风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存在,春天的风赋予了大自然很多新鲜的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少历经了苦难的生命在春风之下苏醒过来,温暖的春风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春的气息。

李峤整首诗中都没有出现一个风字,全诗写的深入浅出,虽然没有风字,但是却把风描写的活灵活现,让读者身临其境,感觉一千多年前的那场春风依然萦绕在身边。诗人把风这一大自然中最为普通的事物,描绘的像一个母亲一样,她的到来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生命,大自然在她的身后正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

标签: 李峤唐朝

更多文章

  • 孟浩然《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古诗《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悬。②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②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③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④十里届宾馆,徵声匝妓筵。⑥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⑦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⑧作品赏析【注解】:① 纪南城:在今

  • 王维《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王维

    古诗《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年代:唐作者:王维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 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王维

    古诗《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年代:唐作者:王维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古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年代:唐作者: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作品赏析【注解】:1、墟里:村落;2、孤烟:炊烟。2、接舆:这里北裴迪。【韵译】: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

  • 王维《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王维

    古诗《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年代:唐作者王维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 封常清为什么遭人陷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封常清,唐朝

    封常清的一生战功赫赫,却因一次轻敌失手,被奸人诬陷谋害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封常清,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生年不详,卒于天宝十四年(755年),他是唐玄宗时著名边将,先后任伊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封常清少孤贫,与外祖父相依为命,后来外祖父犯罪流放安西(治所在今新疆库

  • 封常清是什么样的人?不仅有才,还以铁腕治军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封常清,唐朝

    本色丑星封常清,他不仅有才,还以铁腕治军著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当本色丑星封常清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的那种惊诧更是具有无以复加的喜感,果然是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如此奇丑之人也是奇才,最重要的是高仙芝不仅不嫌弃还重用了他,眼光独到

  •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安史之乱前,哥舒翰、安禄山、高仙芝、封常清堪称大唐四大名将。然而安史乱起,封常清、高仙芝因败于安禄山而先后被斩,哥舒翰潼关一战战败被俘,之后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为何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人均不是安禄山的对手,真的只是因为

  • 高仙芝封常清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为何唐玄宗要临阵杀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高仙芝,封常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唐玄宗要临阵杀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临阵杀将自古就是兵家大忌,即便不通兵法的人,稍加思索,也能明白其中的肯綮。大战在即,将士们最需要鼓舞士气,而临阵杀将,则动摇了军心。历史上因此而惨败的,比比皆是。然而,安史之乱甫一开始,唐玄宗便犯了此忌,杀得还不是普通的将军

  •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为何没在潼关挡住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玄宗,唐朝

    你们知道唐玄宗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假如唐玄宗不“骚操作”,那么安史之乱很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中就被平定,唐朝可以不会就此走向衰落,甚至中国历史都可能被改写。公元755年,唐朝北疆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率领近二十万精锐南下。河北中原各地因为长期没有战争,军备废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