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封德彝怎么读 封德彝的人物

封德彝怎么读 封德彝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00 更新时间:2023/12/9 16:31:32

封德彝简介

封德彝简介上提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是唐代的一任宰相。封德彝字德彝,观州人。封德彝的祖父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其父亲是隋朝通州的刺史封子绣,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

封德彝剧照

封德彝是出生在渤海,早年曾是杨素的幕僚,公元590年,杨素当时担任的官职是内史令,杨素带兵征讨江南地区的叛乱,封德彝当时担任的是行军的记室。有一次杨素召见封德彝,封德彝在去见杨素的途中掉进水里了,但是封德彝见到杨素后对落水之事只字未提,因为封德彝觉得这是私事,不应该打扰杨素,这件事让杨素对封德彝刮目相看,于是便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了封德彝。

后来主要负责监督建造仁寿宫,仁寿宫建立后被升为内史舍人。隋炀帝期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本的倚重,朝廷的朝纲变得越来越坏。江都之变后,封德彝投靠了宇文化及,担任内史令。宇文化及失败后,封德彝又投降唐朝,慢慢受到唐高祖的重用,官至中书令,还被封为密国公。在唐太宗时期,封德彝收拾天策府的属官,唐太宗立李建成为太子后,封德彝一直在暗中维护李建成,像一颗墙头草一样在唐太宗和李建成之间摇摆,但是唐太宗对封德彝的行为是毫不知情。

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封德彝病逝,被追赠为司空,谥号明。贞观643年,唐太宗知道封德彝阴持两端的事之后,将之前对封德彝的追赠收回,并将封德彝的谥号改为缪,以示惩戒。

封德彝怎么读

封德彝,名伦,字德彝,观州蓧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那么,封德彝怎么读呢?

封德彝画像

封德彝的拼音是fengdeyi,封读一声,德读二声,彝也读二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卒于公元627年,他出身世家,祖父封隆之是北齐太子太保,父亲封子绣是隋朝通州刺史。“封”姓源于姜姓,是以地名为姓的姓氏。根据《姓苑》上记载,夏朝时封父被列为诸侯,封地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封父亭,他的后代以地为氏,称为封氏。故封氏后人尊封父为封姓的得姓始祖。

“德”为左右结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从“德”字的构型来分析,这里已包含有禁忌: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德”大多用人名之中,代表了一个人有美好的品行。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荀子.非十二子》中提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

“彝”为上中下结构,有多重含义,其中包括:古代祭祀用礼器的名称、酒器、常规的意思、不变的,固定的、中国少数民族、剧中之一。彝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种词性,名词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古人造字十分形象,他们善于观察与人们生活作息相关的事物,然后衍生成汉字。

封德彝的评价

封德彝,名伦,字德彝,观州蓧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他生于公元568年,卒于公元627年,他的妻子是楚国公杨素的堂妹。那么人们对封德彝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封德彝剧照

封德彝早年曾为杨素幕僚, 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

封德彝受到器重,他经常为虞世基出谋划策,让他谄媚奉承皇帝、扣押违背圣意的奏章,并抑制贤能,使得隋朝的基业得到破坏。后来隋炀帝被弑,封德彝曾经追随过的宇文化及也兵败被杀,于是封德彝和宇文士及投降唐朝。但是唐高祖认为他曾是隋朝的大臣,且对隋炀帝不忠,因此当时并未重用封德彝。不过,随后封德彝凭借自己的学识与智慧,向高祖出谋划策,使得高祖大悦,被任命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任内史侍郎。武德三年,封德彝开始追随李世民,之后他的仕途如鱼得水,一直坐到唐朝宰相的位置。卢思道曾经评价他“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宋祁评价他为“伦资险佞内狭,数刺人主意,阴导而阳合之”。

封德彝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轶事典故:杨素的仁寿宫装饰奢华,惹得隋文帝大怒,杨素非常恐惧,害怕受到处罚。封德彝安慰道:“您不要害怕,皇后来后,自会免罪。次日,独孤皇后果然过来慰劳杨素。使得杨素不禁感叹“揣摩之才,我不如你”。后来,刘昫评价他为“封伦多揣摩之才,有附托之巧。党化及而数炀帝,或有赧颜;托士及以归唐朝,殊无愧色”。总结来看,封德彝是隋唐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的一个独特有思想的人物。

封德彝是小人吗

封德彝,名伦,字德彝,观州蓧县(今河北景县)人。他出身世家,祖父封隆之是北齐太子太保,父亲封子绣是隋朝通州刺史,他自己后来也成为了唐朝宰相。那么,在仕途显赫的背后,封德彝的

如何?封德彝是小人吗?

封德彝剧照

封德彝早年曾为杨素幕僚,一次,杨素召见封德彝。封德彝失足落水,被救起后,换了件衣服便去见杨素,丝毫不提落水之事。杨素知道后问他原因,封德彝道:“这是私事,所以没说。”杨素对此非常诧异,后来把自己的堂妹嫁给封德彝。杨素生性自负,唯独赞赏封德彝,常与他一起讨论政事,终日不觉疲倦,并手抚自己的坐床道:“封郎一定能坐上我这个位子。”

隋炀帝年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的倚重。大业年间,内史侍郎虞世基总揽政务,但因能力有限,常有失当之举。封德彝暗中依附虞世基,为他出谋划策,让他谄媚奉承皇帝、扣押违背圣意的奏章,并抑制贤能。从此,虞世基受到的恩宠逐日加深,而隋朝的国政则日渐败坏。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让封德彝历数隋炀帝的罪过。隋炀帝对他道:“你是士人,何至到此地步?”封德彝羞惭而退。

武德二年,封德彝想要投奔唐朝,但是唐高祖确认为封德彝是谄媚不忠之人,遂将其遣返。封德彝又向高祖献策,这才被高祖所接受。因此,后人对封德彝褒贬不一,既欣赏他揣摩之才、附托之巧,又厌恶他险佞内狭。总体来说,封德彝的一生的经历是极其丰富的。

标签: 封德彝

更多文章

  • 宰相封德彝:有揣摩之才和附托之巧却险佞内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宰相封德彝

    封德彝简介上提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是唐代的一任宰相。封德彝字德彝,观州人。封德彝的祖父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其父亲是隋朝通州的刺史封子绣,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封德彝是出生在渤海,早年曾是杨素的幕僚,公元590年,杨素当时担任的官职是内史令,杨素带兵征讨江南地区的叛乱,封德彝当时担任的是行军的

  • 他是唐朝宰相,揭秘“四姓家奴”封德彝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封德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封德彝是谁?准确点说,他是个人品很差的官三代,爷爷封隆之曾任职北齐国的太保,老爹封子绣担任过隋朝的通州刺史。其本名叫封伦,字德彝,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属河北景县)。封伦踏入仕途,不是借父祖的光,全靠自己打拼。隋朝初年,封伦

  • 封德彝是什么人?潜伏在李世民身边的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时期的李世民是一位千古明君,同时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十分聪明的人,却被一个人给忽悠了,他一直潜伏在李世民的身边,心却不是属于李世民的。而这个人最终被李世民发现是敌人,还是在他去世十七年后,可见这个人的能力非凡,所以

  • 同样是三姓家奴,揭秘封德彝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封德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01大好前途的年轻人隋开皇十年(590),大隋水师停泊在东海上,准备出发讨伐江南的叛军。元帅杨素召见秘书封德彝,小封从容回答问题,粮草储备,部队分布等等,井井有条。杨素很满意。小封走后,警卫员从外面回来,给杨

  • 历史上的封德彝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被称为唐朝最强的无间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伦,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看过电视剧《琅琊榜》的朋友,应该记得这样一个情节。主角梅长苏到了京城之后,先是到好友家借宿了一段时间。好友的父亲,名叫谢玉,是朝堂上地位最高的大臣之一。当时太子和誉王正在争储,这个谢玉明面上让自己的孩子,去结交誉王。但是实际上呢

  • 唐朝开国功臣封德彝是什么人?玩转两朝还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朝开国功臣封德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是大唐的尚书右仆射,尚书省的二把手,是唐朝的开国元勋,武德二年李世民请兵讨伐洛阳,只有他力力排众议赞成李渊出兵;突厥寇太原,以武力逼迫和亲,只有他主张先打再和,恩威并施令突厥胆寒,此人便得唐朝开国功臣封德彝。许多人把封德彝看成首鼠两端的投机

  • 杨恭仁战功介绍:竟能让叛军绑着首领来投降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恭仁

    杨恭仁简介上提到杨恭仁,出生于568年,卒于639年字恭仁,弘农华阴人,即今陕西华阴。杨恭仁画像他担任过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仁原先是隋朝的打车你,担任过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经平定了杨玄感叛变,之后被裴蕴排挤出朝廷,担任过河南道的大使,兵败之后,逃到了江都。江都之变之后,他又升到了吏部

  • 杨恭仁的简介,该如何评价杨恭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恭仁

    杨恭仁简介杨恭仁简介上提到杨恭仁,出生于568年,卒于639年字恭仁,弘农华阴人,即今陕西华阴。杨恭仁画像他担任过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仁原先是隋朝的打车你,担任过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经平定了杨玄感叛变,之后被裴蕴排挤出朝廷,担任过河南道的大使,兵败之后,逃到了江都。江都之变之后,他又

  • 窦威生平简介,入仕隋朝当上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窦威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

  • 文言文《旧唐书·窦威传》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窦威传

    旧唐书 窦威传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