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三姓家奴,揭秘封德彝传奇的一生

同样是三姓家奴,揭秘封德彝传奇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00 更新时间:2023/12/9 19:45:50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封德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01

大好前途的年轻人

隋开皇十年(590),大隋水师停泊在东海上,准备出发讨伐江南的叛军。

元帅杨素召见秘书封德彝,小封从容回答问题,粮草储备,部队分布等等,井井有条。

杨素很满意。

小封走后,警卫员从外面回来,给杨素收拾,顺口说:“刚才封秘书不小心掉水里了,差点淹死。幸好发现及时,救了上来,换了衣服就来见您了。”

杨素吓了一跳,小封怎么都没提这事?

再叫来一问,封德彝说:“我那个是私事,和工作没关系,所以没向大人汇报。”

杨素刮目相看,这小伙子公私分明,并且肚量不小,藏得住事啊!普通人捡了一条命,早就嚷嚷得大家都知道,他倒好,一句不提。

这是大隋国平定南陈国的第二年,因为政策不好,加上南陈豪强不服,再次造反,朝廷派杨素率军南下平叛。

杨素早年在四川操练水师,造的船又高又大,平陈国立下大功,是隋文帝手下炙手可热的重臣。

这一回全权处理江南事务,生杀予夺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封德彝被他赏识,前程万里。

仗打的很顺利,杨素经常召见封德彝,听他对时事的意见,对他的见识胆量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胜利班师,就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了封德彝。

封德彝搭上了杨氏快速升迁特快车。

02

一流的揣摩功夫

封德彝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大官。

舅舅卢思道是大文学家,自视很高,没几个人看在眼里。偏偏和小封一聊天,就很看重他,对别人说:“此子见识才智不得了,将来绝对是国家宰相一级的人物。”

还真让他说准了。

封德彝进入杨素幕府,才二十二岁,已是越国公的大秘书了。

杨素也算一代枭雄,和小封非常投缘,一聊天就是一整天,越聊越有味。

长江后浪推前浪哟,杨素拍拍自己的座椅笑说:“我这个位子,将来一定是你封郎的。”

开皇十三年(593),杨素负责监造新的皇宫仁寿宫。

封德彝是土木监,现场总负责。

杨素不计成本,要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还要工程进度快,质量好。

人死了不算事,填沟里继续干。宏伟大气的宫殿很快完成。

隋文帝杨坚来视察,发火了:“杨素用尽财力民力,搞这么华丽,这不是让我和天下人结仇吗?”

杨素害怕了,这是不是马屁拍在马蹄上了嘛,怎么办?

封德彝却安慰他:“大人您别担心,等皇后看过了,就会有好消息。”

第二天召见,孤独皇后表扬杨素:“你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把宫殿装修得这么漂亮,让我们晚年愉快,真是大忠臣。”

赏赐财物百万。

杨素回来问封德彝,你怎么知道风向变得这么快?

封德彝说:“皇上是个俭朴的人,刚看到宫殿奢华,一定会发火。可他很听皇后的话。皇后终归是女人,女人喜欢的就是奢华美丽,只要她高兴了,皇上一定也改了主意。”

把人心看得这么透,杨素都吓住了,叹息道:“揣摩人心的能力,我不如你。”

推荐封德彝出任内史舍人,从五品。

这年,他才二十五岁。

03

及时转向

时光荏苒,隋朝进入第二任皇帝隋炀帝杨广统治时期。

大业年间,炀帝信任虞世基,世基大权在手,却举措失当,封德彝依附世基,出谋献策。

隋文帝留下个大家业给杨广,败家子都是聪明人。

杨广绝顶聪明,也超级败家。

继位后无止尽地折腾,征高丽、开运河,巡视四方。视察到突厥,一时高兴,赏赐锦帛一千万段给可汗。

四海民力用尽,大家吃不上饭,操家伙和朝廷干,天下大乱。

而炀帝不闻不问,忠言逆耳,国家危机的话一听就炸毛。

这时,封德彝的揣摩功夫太到位了,什么事炀帝爱听就上报,什么事不爱听就不讲。

虞世基独霸大权,政事越来越糟糕,大隋危在旦夕。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隋炀帝巡视到江州,被瓦岗军断了回路,想就在江东立足,不回北方去了。

跟着的将士都是北方人,人心思乱,护军头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叛军冲进皇宫,活捉了炀帝,杀了虞世基。

宇文化及让封德彝去当面数落炀帝的罪过,炀帝冷静地对他说:“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到这样做?”

潜台词就是说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把封德彝羞个大红脸,慌忙退下。

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

封德彝料定宇文化及必败,找个机会说去运粮,逃离了这伙人。

果然第二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

这时候,李渊已经占领长安,建立大唐王朝(618,大唐武德元年),如朝日东升,蓬勃向上。

封德彝这种聪明人,立即判断形势,投奔大唐。

李渊初时看不起这个人,封德彝献了几条计策。

看来本事是有的,马上又得到李唐的重用,任内史侍郎。

这种人太厉害了,大风大浪,他总过得比大家好。

别人汤都喝不上,他总能吃到肉。

04

大唐岁月

大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王世充,双方胶着,李渊有意撤军。

李世民急忙派封德彝回来向李渊说明情况:王世充已经计穷力竭,虽然地盘大,只有洛阳一处听令于他。现在是消灭他的大好机会。一退军,敌人回过劲来,将来就不好对付了。

李渊同意继续打。

次年,李世民不但消灭了王世充,还顺手把支援王世充的窦建德也灭了,大胜而归。

李渊非常高兴,表扬封德彝是支持晋武帝灭吴的张华,封爵位平原县公,兼任天策府司马(李世民手下大人物)。

步步高升,招招有效。

623年,吏部尚书;

624年,道国公、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就在这些年,屡立大功威震天下的秦王李世民,越来越威胁到太子李建成的位置,双方明争暗斗,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大臣们都在偷偷站队,是依附太子这边,还是投靠秦王李世民?

这可是生死攸关的选择。

封德彝怎么办?

他再一次展献了卓越的骑墙技术,处处留后手。

05

一流的骑墙功夫

武德八年(625),李世民、李建成两方已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刻。

长孙无忌、尉迟恭等都劝李世民抢先动手,封德彝也一起劝。

毕竟这是骨肉相残之事,李世民没同意。

封德彝又单独见高祖李渊时说:“秦王自恃对国家有大功劳,肯定不甘心居人之下。如果不立他为太子,就该早做打算。”

这是劝李渊除掉李世民哟。

还偷偷地对太子李建成说:“为了天下的人,根本不顾什么亲情。汉高祖刘邦老爸就要让项羽煮了,他还说分我一杯肉汤喝。就是这种态度。”

首鼠两端,但李世民派系的人不知道。

李世民,长孙无忌、房谋杜断这些人足智,只有他们玩别人,哪有别人摸虎须的时间?但都被封德彝骗过了,真是人精中的人精。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李渊退位。

李世民当皇帝,就是千古一帝唐太宗。

第二年是贞观元年(627年),上班的封德彝突然发病,看来是脑溢血,不会动了。

唐太宗亲自看望,派车子送回家,没多久去世。

太宗缀朝三天以示哀悼,追赠司空,谥号是“明”。

06

死后风波

到了贞观十七年,也就是都过了17年这么久,封德彝的事情才败露。

这个两面三刀的家伙!

李世民诏令夺了他的司空荣誉称号,把谥号改为“缪”。

老王:打铁还需自身硬,怎么和领导拉关系倒是可以学学。

标签: 封德彝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封德彝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被称为唐朝最强的无间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伦,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看过电视剧《琅琊榜》的朋友,应该记得这样一个情节。主角梅长苏到了京城之后,先是到好友家借宿了一段时间。好友的父亲,名叫谢玉,是朝堂上地位最高的大臣之一。当时太子和誉王正在争储,这个谢玉明面上让自己的孩子,去结交誉王。但是实际上呢

  • 唐朝开国功臣封德彝是什么人?玩转两朝还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朝开国功臣封德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是大唐的尚书右仆射,尚书省的二把手,是唐朝的开国元勋,武德二年李世民请兵讨伐洛阳,只有他力力排众议赞成李渊出兵;突厥寇太原,以武力逼迫和亲,只有他主张先打再和,恩威并施令突厥胆寒,此人便得唐朝开国功臣封德彝。许多人把封德彝看成首鼠两端的投机

  • 杨恭仁战功介绍:竟能让叛军绑着首领来投降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恭仁

    杨恭仁简介上提到杨恭仁,出生于568年,卒于639年字恭仁,弘农华阴人,即今陕西华阴。杨恭仁画像他担任过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仁原先是隋朝的打车你,担任过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经平定了杨玄感叛变,之后被裴蕴排挤出朝廷,担任过河南道的大使,兵败之后,逃到了江都。江都之变之后,他又升到了吏部

  • 杨恭仁的简介,该如何评价杨恭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恭仁

    杨恭仁简介杨恭仁简介上提到杨恭仁,出生于568年,卒于639年字恭仁,弘农华阴人,即今陕西华阴。杨恭仁画像他担任过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仁原先是隋朝的打车你,担任过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经平定了杨玄感叛变,之后被裴蕴排挤出朝廷,担任过河南道的大使,兵败之后,逃到了江都。江都之变之后,他又

  • 窦威生平简介,入仕隋朝当上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窦威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

  • 文言文《旧唐书·窦威传》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窦威传

    旧唐书 窦威传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

  • 解析唐朝宰相温彦博为什么会羞愧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温彦博

    温彦博,字大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出生于574年,卒于637年。可以说,温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隋唐时期,他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也看到了唐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他都经历过,因此也没有办法为他到底是隋朝人还是唐朝人进行精准的定义,只能说他是隋末唐初的人吧。温彦博剧照温彦博的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温君悠学识

  • 温彦博是哪个朝代的人 温彦博惭而与官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温彦博

    温彦博,字大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出生于574年,卒于637年。可以说,温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隋唐时期,他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也看到了唐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他都经历过,因此也没有办法为他到底是隋朝人还是唐朝人进行精准的定义,只能说他是隋末唐初的人吧。温彦博剧照温彦博的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温君悠学识

  • 唐朝时期的宰相温彦博为何会羞愧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宰相温彦博

    温彦博,字大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出生于574年,卒于637年。可以说,温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隋唐时期,他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也看到了唐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他都经历过,因此也没有办法为他到底是隋朝人还是唐朝人进行精准的定义,只能说他是隋末唐初的人吧。温彦博的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温君悠学识渊博,哥哥

  • 解析唐朝宰相温彦博到底为什么会羞愧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宰相

    温彦博,字大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出生于574年,卒于637年。可以说,温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隋唐时期,他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也看到了唐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他都经历过,因此也没有办法为他到底是隋朝人还是唐朝人进行精准的定义,只能说他是隋末唐初的人吧。网络配图温彦博的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温君悠学识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