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贺知章一生仕途顺遂身居高位还能善终回乡!“开挂”人生背后的秘密!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遂身居高位还能善终回乡!“开挂”人生背后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2/12 22:15: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贺知章“开挂”人生背后的秘密!欢迎阅读哦~

唐天宝二年,京都,长安城。

在四海的文人墨客都千辛万苦,想要挤进京都长安的时候。

有一个老人却与众不同。

他满头的银发,佝偻的身姿,写了辞职信上书给皇帝,想要辞官回乡。

皇帝犹豫了再三,看着他大病初愈后憔悴的面庞,终于点头答应了他的辞呈,并在皇宫命太子为首,百官设宴,送别这位已经86岁的老人家。

这个在长安呆了50多年,本该可以继续身居高位,享荣华富贵,却嚷嚷着要告老还乡的老人家,就是贺知章。

01 低调,官场仕途顺利

低调是贺知章在官场上的标配。

贺知章36岁成为状元,彼时的大唐方兴未艾,朝廷内部正是风起云涌的时刻。

武则天登基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的漫长时间里,慢慢演化出的“拥武派”、“拥李派” “后宫派”,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

而贺知章,却低调的甘愿做一个朝廷小透明,每天默默无闻的上班打卡、下班签到、回家吃饭。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很难混出头。

事实也是如此,直到64岁,贺知章依然是一名负责祭祀的正七品小官。和状元及第,万众瞩目的前半生相比,其仕途实在是很让人担忧。

后来,唐玄宗继位后,其他大臣都在政治斗争中倒下了,但贺知章不争不抢的“低调”,让他从开元十三年起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眼相加,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官居三品的太子帝师,工部侍郎。

他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态度,才可以在翻云覆雨的官场上安然无恙,拥有一份别人艳羡不来的幸运。

这在当时朝廷中的所有文臣里,都是非常罕见的。

02 诗狂,文化圈旷达不羁

在官场及其低调的他,在“文化圈”却是另一种状态,

李白曾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想必贺知章在听到这句诗的时候,一定会哈哈大笑。

混迹唐朝的文化圈,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崇尚“疯狂”的时代里,而贺知章就是这些狂人中的一个。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史书记载他“性旷达,善谈说”,年轻时就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

关于他狂的事迹很多,但大多都离不开“酒”。

贺知章嗜酒如命,在他的醉眼里,落花似乎都带上了醉意:“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杜甫《饮中八仙歌》把他排于首位,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大意就是调侃贺知章,说他醉酒落井,还在井底酣睡。

说完了酒,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他因狂而产生的才。

关于他的才气,就不得不提一下柳树。

在中国古代,柳树曾作为可咏之物,出现在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诗作里。

比如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杨柳依依”这样的句子了。

还有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写柳树的诗人很多,但最红的,要数贺知章的《咏柳》,直到今天,小学课本上还会出现这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儿童必背唐诗,也被大家戏称为“对小朋友最有影响力的咏柳唐诗”。

03 回家,才是心安之处

俗话说:“树高千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

尽管贺知章功成名就,却始终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一直将思乡之情深埋于心底。

86岁那年的一场大病,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已无多少时日了,“游子归故乡”,贺知章想回家了,所以他将还乡提上了日程。

得到皇帝的允许后,他一刻也没有迟疑,立即程归乡。

回到故乡之后,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草一木,贺知章感情万千,又写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篇,道出了久别故乡的心酸,这首诗就是《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从诗中可以看出,刚踏上故土时的他,遇到一位正在村头玩耍的儿童,孩子看着满头白发的贺知章,天真的问道:“老人家,您是哪里人啊,到我们村干嘛?”

贺知章虽然客居他乡50多年,青丝已变白发,但家乡话还是说的很溜。

八十六岁老人,看着故乡的风景和旧人,内心和垂髫孩童的心一样澄澈,一样纯真,一样美丽。

回家了,终于心有所安了。

标签: 唐朝贺知章

更多文章

  • 唐朝最长寿的诗人!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贺知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因病恍惚,求还乡里。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以御制诗赠之,太子率百官为贺知章饯行。回归故里后的贺知章住在道观中,建“一曲亭”自娱,其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二首》。再不久,贺知章病逝,年八十六

  • 贺知章的诗词都有哪些?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四明狂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知章,四明狂客

    贺知章四明狂客的由来?贺知章的名作都有哪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贺知章的诗词。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

  • 李白和贺知章是什么关系?金龟换酒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贺知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贺知章金龟换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天宝元年(742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

  • 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是怎样的?李白与贺知章相差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贺知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代的李白与贺知章,是一对令人称羡的“忘年交”。贺知章他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当他身居太子宾客时,李白还是一个平民,诗才也只初露头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年龄相差

  • 回乡偶书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贺知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

  • 贺知章笔下的春天,短短四句却都是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知章,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贺知章的诗词吧!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轻垂下的柳条宛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也不知道是谁将细细的柳叶裁剪的如此美丽,就好像是二月的春风如同一把剪子一样。这就是贺知章笔下最为真实的春天景象。《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 封德彝怎么读 封德彝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

    封德彝简介封德彝简介上提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是唐代的一任宰相。封德彝字德彝,观州人。封德彝的祖父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其父亲是隋朝通州的刺史封子绣,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封德彝剧照封德彝是出生在渤海,早年曾是杨素的幕僚,公元590年,杨素当时担任的官职是内史令,杨素带兵征讨江南地区的叛乱,封德

  • 宰相封德彝:有揣摩之才和附托之巧却险佞内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宰相封德彝

    封德彝简介上提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是唐代的一任宰相。封德彝字德彝,观州人。封德彝的祖父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其父亲是隋朝通州的刺史封子绣,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封德彝是出生在渤海,早年曾是杨素的幕僚,公元590年,杨素当时担任的官职是内史令,杨素带兵征讨江南地区的叛乱,封德彝当时担任的是行军的

  • 他是唐朝宰相,揭秘“四姓家奴”封德彝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封德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封德彝是谁?准确点说,他是个人品很差的官三代,爷爷封隆之曾任职北齐国的太保,老爹封子绣担任过隋朝的通州刺史。其本名叫封伦,字德彝,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属河北景县)。封伦踏入仕途,不是借父祖的光,全靠自己打拼。隋朝初年,封伦

  • 封德彝是什么人?潜伏在李世民身边的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时期的李世民是一位千古明君,同时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十分聪明的人,却被一个人给忽悠了,他一直潜伏在李世民的身边,心却不是属于李世民的。而这个人最终被李世民发现是敌人,还是在他去世十七年后,可见这个人的能力非凡,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