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最长寿的诗人!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

唐朝最长寿的诗人!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1/22 13:53: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因病恍惚,求还乡里。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以御制诗赠之,太子率百官为贺知章饯行。回归故里后的贺知章住在道观中,建“一曲亭”自娱,其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二首》。再不久,贺知章病逝,年八十六。

本文作者#挥墨历史#,欢迎阅读文章后点赞、关注和留言。

贺知章辞世后,李白闻此噩耗,悲恸中写下了《对酒忆贺监》。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诗中,尽是回忆之谈。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初入长安,贺知章闻名相见,对李白大为叹赏,在读完李白的《蜀道难》后,贺知章惊讶道:“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自此之后,“谪仙人”之名便相伴李白左右。

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饮酒,结果酒酣耳热之时却发现钱没带够,贺知章二话不说,将唐玄宗赏赐的金龟拿来换了酒喝,

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举荐李白,因李白有才名,便做了翰林待诏。

挚友辞世,李白独自饮酒,怅然有怀,就在贺知章去年的这年,李白离开长安,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而贺知章的故事,却留在这偌大的长安城里,留在千年传诵的诗篇中。

贺知章早年迁居浙江绍兴,且年少就以诗文成名。那时的唐朝一片欣欣向荣之态,文人学士渴求功名,贺知章也不例外。一年春天,贺知章走出书斋,见到满园垂柳,心中喜悦,《咏柳》诗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年轻的贺知章对未来充满期待,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在三十六岁考中进士,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高中状元后,贺知章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来在远房亲戚陆象先的推荐下,成为太常博士。

身为唐朝宰相的陆象先不屑与庸人为伍,但偏偏独爱贺知章,对于贺知章,他甚至达到了“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的境界。但贺知章清谈风韵,虽有陆象先的助力,但在官场并没有得以大展拳脚。

尽管如此,入仕后的贺知章仍然对国家充满希冀,于是他写下了《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栧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雾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转眼间,已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封禅,考虑到封禅大典须礼数周备方显隆重,他想起了年六十七的贺知章。于是贺知章任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因封禅大典很顺利,君臣皆大欢喜。

按照常理,贺知章理应仕途无阻,结果在次年,惠文太子李范辞世,时任礼部侍郎的贺知章负责甄选人手、筹备葬礼。结果在甄选过程中,贺知章处理不当,引起勋贵不满,最终舆论兴起,贺知章因此被贬。

但不久后,时任宰相的张说又助力了贺知章一把,让贺知章重新做回礼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时保留集贤院学士。此时的贺知章十分清楚,他已经无缘宰相了。

既然自己已经无缘,但贺知章却希望自己的好友能够出将入相。于是在好友从军时,他相送好友,并写下了《送人之军》。

长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接着贺知章回到长安,开始了他的风流生活,“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秘书监虽为三品官,但却是闲职,因此贺知章终日饮宴,痛饮狂歌。

痛饮酒醉后,诗兴大起,贺知章难免提诗一首,而他这种醉态作诗的习惯,也影响到了好友李白,李白也喜欢上了醉酒赋诗,“主人何须言少钱,劲须沽取对君酌”。

就这样,贺知章风流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天宝三年,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忽然大病不起,就在大家以为贺知章命不久矣时,他又奇迹地痊愈了。

此时的贺知章历经大半生,却忽觉人生如梦,幻灭不真。于是他请求辞官,隐入道门。唐玄宗见其垂垂老暮,恩准了他的请求,并在贺知章离开长安的那天,为他赠诗一首,同时太子率群臣相送,直到贺知章离开长安城。

已经老暮的贺知章回归故里,见到几个垂髫少年,当有少年问他从哪来时,贺知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传诵千年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贺知章舍宅为观,养老修真。不久后,病逝道观中。

贺知章一生虽无缘宰相,壮志报国,但他在诗上的造诣却也算登峰造极。他是吴中四士之一,饮中八仙之一,又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被称为仙宗十友。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写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其中《咏柳》和《回乡偶书》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标签: 唐朝贺知章

更多文章

  • 贺知章的诗词都有哪些?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四明狂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知章,四明狂客

    贺知章四明狂客的由来?贺知章的名作都有哪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贺知章的诗词。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

  • 李白和贺知章是什么关系?金龟换酒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贺知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贺知章金龟换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天宝元年(742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

  • 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是怎样的?李白与贺知章相差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贺知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代的李白与贺知章,是一对令人称羡的“忘年交”。贺知章他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当他身居太子宾客时,李白还是一个平民,诗才也只初露头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年龄相差

  • 回乡偶书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贺知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

  • 贺知章笔下的春天,短短四句却都是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知章,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贺知章的诗词吧!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轻垂下的柳条宛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也不知道是谁将细细的柳叶裁剪的如此美丽,就好像是二月的春风如同一把剪子一样。这就是贺知章笔下最为真实的春天景象。《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 封德彝怎么读 封德彝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

    封德彝简介封德彝简介上提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是唐代的一任宰相。封德彝字德彝,观州人。封德彝的祖父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其父亲是隋朝通州的刺史封子绣,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封德彝剧照封德彝是出生在渤海,早年曾是杨素的幕僚,公元590年,杨素当时担任的官职是内史令,杨素带兵征讨江南地区的叛乱,封德

  • 宰相封德彝:有揣摩之才和附托之巧却险佞内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宰相封德彝

    封德彝简介上提到封德彝生于公元568年,是唐代的一任宰相。封德彝字德彝,观州人。封德彝的祖父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其父亲是隋朝通州的刺史封子绣,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封德彝是出生在渤海,早年曾是杨素的幕僚,公元590年,杨素当时担任的官职是内史令,杨素带兵征讨江南地区的叛乱,封德彝当时担任的是行军的

  • 他是唐朝宰相,揭秘“四姓家奴”封德彝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封德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封德彝是谁?准确点说,他是个人品很差的官三代,爷爷封隆之曾任职北齐国的太保,老爹封子绣担任过隋朝的通州刺史。其本名叫封伦,字德彝,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属河北景县)。封伦踏入仕途,不是借父祖的光,全靠自己打拼。隋朝初年,封伦

  • 封德彝是什么人?潜伏在李世民身边的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时期的李世民是一位千古明君,同时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十分聪明的人,却被一个人给忽悠了,他一直潜伏在李世民的身边,心却不是属于李世民的。而这个人最终被李世民发现是敌人,还是在他去世十七年后,可见这个人的能力非凡,所以

  • 同样是三姓家奴,揭秘封德彝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德彝,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封德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01大好前途的年轻人隋开皇十年(590),大隋水师停泊在东海上,准备出发讨伐江南的叛军。元帅杨素召见秘书封德彝,小封从容回答问题,粮草储备,部队分布等等,井井有条。杨素很满意。小封走后,警卫员从外面回来,给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