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崔湜,为何敢勾搭太平公主上官婉儿?

唐朝宰相崔湜,为何敢勾搭太平公主上官婉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74 更新时间:2024/1/17 17:22:55

崔湜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崔湜出自世家大族,年少就以文辞而为人称道。不过进入官场以后,他所接手的第一桩重大政治任务不是让他写封锦绣文章,而是去代表文官集团盯著名外戚武三思的梢。

此时唐中宗已经经过宰相集团的帮助,通过政变成功复辟。但是出于对外朝文官的忌惮,这位无能皇帝并不打算对给李唐皇族造成巨大苦难的武家赶尽杀绝,反而很有些想要动文官的意思。崔湜把握住了皇帝的心思,于是一被派到武三思身边,就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反水。

武三思大喜过望,立刻让这小子当了双面间谍。崔湜便源源不断地把宰相们的密谋抖给武三思,在宰相们被一一清洗掉以后,他的官爵也步步高升。为了防止这些宰相们复起,他又向武三思建议把他们赶尽杀绝,并且力推自己表哥去干这个活。而这位表哥也相当没辜负他的期望,落魄的宰相们全都成了他的刀下冤魂。

死于崔湜之手的桓彦范

干完这一票后,崔湜便成为了帝国政治中心的一员。他也很懂得不能一棵树吊死的道理,不仅跟着武三思混,还成功地勾搭上了中宗的昭容、著名女官上官婉儿。靠着这两棵参天大树,崔湜不仅自己混到了兵部侍郎,还给自己老爹捞了个礼部侍郎。父子两侍郎,这从唐代开国以来还是头一遭。

很快崔湜就又升了,一路升到了宰相,专门负责人事调动。这下子他可就精神了:崔湜老爹来收钱登记,他本人则负责安排官位。据说崔氏父子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办不成还退款,因此这卖官鬻爵的生意做得还不错。

尽管后来被御史们抓了现行并被贬谪,但靠着上官婉儿的关系,崔湜没在京城外面混几天就又回京了。韦后当政后更是很快又把他重新扶到了宰相的位子上,继续开张做生意。

如果只是在高层卖卖官,恨崔湜的估计也不会太多。但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居然还想玩水利的时候,就要了老百姓的命了:他建议并主持修建的引丹水到蓝田的运河,完全不考虑地形和民力。征调数万人来修,结果死了至少一半。最令人气愤的是,为了这条运河的开挖还把官道堵官道百姓的出行遭受了极大的不便。

韦后被杀后,上官婉儿也难逃一死,崔湜自然也就被赶到了外地。但是他一点都不慌,因为他早就和已经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搭上了关系,成为了她的情夫。果然不久,崔湜就回朝继续干宰相,他老爹则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崔家父子的卖官生意又可以继续做了。

当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争斗的时候,崔湜非常坚决地站在了太平公主这边。也许是他觉得李隆基这样一个小毛孩斗不过他的姑妈,因此李隆基几次主动向他示好拉拢他都不为所动。直到李隆基登基以后,他对李隆基的态度还是不大重视,这也就为他自己埋下了祸根。

终于,太平公主被李隆基一举铲除,崔湜自己也被流放到岭南。然而本没被判死刑的他最却被赐死,这真的都是他自找的。

原来崔湜被外放的时候曾经得罪过王爷,靠着李隆基的死党刘幽求张说才得以保了一命。结果当崔湜重回相位的时候,刘幽求却被他扔到岭南了。不仅如此,他还要自己那个杀了不少宰相的广州都督表哥把刘幽求解决掉。刘幽求多亏同僚帮忙才侥幸捡了条命,这一下子崔湜落了难,他要是不落井下石就真见了鬼了。

像崔湜这样为官几十年,毫无执政能力只会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很难想象是如何做到数次拜相的。这种从当官开始就没做过好事,除了坑害同僚就是给百姓添乱的官僚,却又何止崔湜一人呢?

标签: 崔湜唐朝

更多文章

  • 崔湜:唐朝最无耻的宰相,为了上位把妻子送给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崔湜,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崔湜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崔湜(shí)生于671年,卒于713年,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他是官三代,父祖都是唐朝的名人。祖父是崔仁师,官拜唐朝宰相,中书侍郎,父亲崔挹是唐朝户部尚书。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

  • 崔湜:历史上最无耻的宰相,自己甘愿做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崔湜,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崔湜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啥样的宰相都有。要说最无耻的,还得是唐朝的崔湜。他甘心做男宠,还让妻儿做别人的性奴。崔湜(shí)生于671年,卒于713年,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他是官三代,父祖都是唐朝的名人。祖父是崔仁师,

  • 肆意卖官却平安无事的唐朝宰相,崔湜最后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崔湜,唐朝

    说到崔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朝的崔湜是软饭达人,他是进士出身,且“美姿仪、有才名”,高分高能,加上模样正点,很招人待见。为了仕途,崔湜专走名媛和贵妇路线,最后被上官婉儿包养。虽然名声不好,但他得到的政治回报超乎想象的丰厚,不仅官职一再超常规跳跃

  • 崔湜如何三十六岁就当上宰相的?他有哪些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崔湜

    唐朝的崔湜是软饭达人,他是进士出身,且“美姿仪、有才名”,高分高能,加上模样正点,很招人待见。为了仕途,崔湜专走名媛和贵妇路线,最后被上官婉儿包养。虽然名声不好,但他得到的政治回报超乎想象的丰厚,不仅官职一再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而且个个是肥缺。他当吏部侍郎时,卖官卖得不亦乐乎,忙不过来就让他老爸帮着收

  • 【新唐书•苏瑰传】原文及翻译,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瑰

    新唐书原文: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

  • 苏瑰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瑰

    苏瑰二十岁时便考中进士,补任恒州参军,后在太子左庶子张大安的举荐下,升任豫王府录事参军,受到长史王德真、司马刘祎之的器重,历任朗、歙二州刺史。累任要职702年(长安二年),苏瑰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处要冲,多有珠翠珍怪之物,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趁机敛财数万。而苏瑰到任后,两袖清风,分毫不取。7

  • 勇冠三军何昌期,敲响安禄山叛军灭亡的丧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何昌期

    何昌期,字伯唐(一作伯泰),号阳严(一作阳山),阳山铜台人(一说连州人)。何昌期的祖父何言,字于宣,为唐朝广东云浮镇将;父亲何徽,字子弘,继承父业镇守云浮。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6年)应征入郭子仪朔方军。在平定安禄山叛乱中战功卓著,被朝廷升为千牛卫上将军,封宁国伯。唐贞元年初(785年)告老还乡,贞

  • 少年可伏虎,壮年可挡十万军,岭南第一猛将——千牛卫上将军何昌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何昌期

    自古至近代,南海之滨的岭南地区,天气湿热,土地贫瘠,经济文化落后,人长得身矮体瘦,世称“南蛮人”。冷兵器时代,南蛮人鲜见骁勇善战的武将。楚霸王项 羽在少年时,立志要学“万人敌”。而被认为以一敌十万人者,岭南唯有千牛卫上将军何昌期。粤湘交界、广东屋脊的阳山县,秦设阳山关,汉破关而设县,故名。 山峻峡险

  • 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贺知章,天,光,空

    古诗《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年代:唐作者:贺知章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 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贺知章,爱国,弓,战

    古诗《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年代:唐作者:贺知章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