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元忠斩首前皇帝下旨把他赦免,他为什么要说圣旨是假的?

魏元忠斩首前皇帝下旨把他赦免,他为什么要说圣旨是假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90 更新时间:2023/12/31 22:26:45

宰相即将被斩首,皇帝下旨把他赦免,宰相:我怀疑圣旨是假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影视剧中经出现这样的一幕,大臣因遭到别人的诬陷,被定为死罪,将要被看到的那一刻,突然有使者骑马飞奔而来,口中还高喊着刀下留人,随后大臣得以幸免。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唐代宰相魏元忠就经历过。

魏元忠,早年在太学读书,为人比较豪爽,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许是年少轻狂,从太学毕业之后,魏元忠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官,但与昔日的同窗相比,算是混的挺好的。此后,曾有多次升迁的机会,却因魏元忠未放在心上,很长时间内都未得到升迁。

时光荏苒,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此时的魏元忠过了意气风发的年纪,性格也改变了很多,尤其是听说好友郑惟忠已经成为朝廷大臣,而自己却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心情相当的郁闷。魏元忠觉得,不论是才华还是相貌,哪里都不比郑惟忠差,肯定是运气不够好,才落到如今地步。

有一天,魏元忠独自一人到街上溜达,在街角遇到了摆摊算命的相士,反正闲着也是无聊,就找相士聊天,让他给自己算一下前程。相士捋了捋胡须,对魏元忠说:“从面相来看,你是个大富大贵之人,只是缺少一点机会,否则前途不可限量啊。”

本来魏元忠是不信的,但听了相士的一番话,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就问如才能抓住机会。相士告诉他,机会并不是等来的,守株待兔的方法不可取,应该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只要你今年皇帝呈上奏折,官运自然就会来了。

虽然相士的建议听起了很悬,甚至有点不靠谱,但魏元忠还是决定试一试。当时唐朝边关战事不断,他就根据自己所读的兵法,结合所了解的情况,从战略角度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给皇帝写了一封上万字的奏折。唐高宗看后赞不绝口,认为如此有才之人必须重用,立马召魏元忠进京,并赐予不错的官职。

魏元忠为报皇恩,办事非常用心,经常主动加班,很快就升为殿中侍御史,敬业在扬州起兵作乱时,魏元忠功劳不了,仕途一片光明。武则天称帝后,魏元忠迎来了事业上的巅峰,被任命为宰相。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尽管魏元忠处处小心,还是被奸臣诬陷,结果被处以死刑。

押送刑场后,魏元忠面不改色,刽子手对他都佩服的不行。就在快要行刑时,武则天改变了主意,派使者手持圣旨赦免魏元忠,使者飞速来到刑场,宣读了圣旨。然而,魏元忠却淡定地说:“我怀疑圣旨是假的。”使者哭笑不得,拿着圣旨让魏元忠看了好几遍,才打消他的疑虑。

标签: 魏元忠唐朝

更多文章

  • 魏元忠是什么人?硬汉宰相,死后却被封为齐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元忠,唐朝

    硬汉宰相魏元忠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武则天执政时,魏元忠是个不容小觑的人。他是宋城人,出身于平民,后来成了太学生。在高宗凤仪时期,吐蕃屡次进犯边塞,他赶赴洛阳奉上抵御之策,因而受到了高宗的赞赏,于是,便让他在秘书省任职。从此,魏元忠便走上了仕途。在平定李敬业的叛

  • 唐朝名相王及善被抹黑,成了不学无术的“驱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及善

    有唐一朝名相、贤相辈出,其中曾在则天朝担任过三年内史、文昌右相职务的王及善,便是很有名望的一位。不过王及善在任期间却得了个“驱驴宰相”的称号,很多野史、笔记小说也把他描述成不学无术的官僚,整天跟府衙中的驴过不去,真相的确是这样吗?王及善是功臣王君愕的儿子,以父荫袭爵邢国公,并被授予朝散大夫,有爵位、

  • 《新唐书·王及善》原文及翻译,王及善,洺州邯郸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原文: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

  • 王及善真的是一个“驱驴宰相”吗 他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宰相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驱驴宰相故事,欢迎关注哦。有唐一朝名相、贤相辈出,其中曾在则天朝担任过三年内史、文昌右相职务的王及善,便是很有名望的一位。不过王及善在任期间却得了个“驱驴宰相”的称号,很多野史、笔记小说也把他描述成不学无术的官僚,整天跟府衙中的驴过不去,真相的确是这样

  • 王及善是什么人?能带刀面见皇帝,太子被拒绝还得向他道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及善,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及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及善是武则天时文昌左相(宰相)。他担任内史时,人称为“鸠集凤池”。唐高宗时,累官至礼部尚书。他规定官员不准骑驴上班,又派人终日驱逐,人称“驱驴宰相”。王及善的父亲父王君愕于隋末率义军投唐,拜大将军,贞观十九年,王君愕随唐太宗征讨

  • 崔珏是谁?他有哪些奇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崔珏,钟馗,判官

    唐朝诗人崔珏,民间俗称崔府君,他也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年间人。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

  • 崔珏和西游记有什么关系?他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崔珏,钟馗,判官

    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张纪中版《新西游记》中的崔珏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

  • 崔珏是什么人?他跟唐太宗有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崔珏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冥府有四大判官,分别为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查察司陆之道、阴律司崔珏。四位判官都是心地善良之人,秉持的都是世间公道,但是只有最后这位崔判官最为有名,因为他常常因为重感情而做出徇私的事,人们

  • 唐朝杜景俭人物生平简介,家庭成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景俭,唐朝

    杜景俭(?-700年),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武则天时期宰相。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

  • 【旧唐书杜景俭传】原文及翻译,杜景俭,少举明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杜景俭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