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崇如此受赏识唐玄宗为何还罢免其宰相之位?

姚崇如此受赏识唐玄宗为何还罢免其宰相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3/12/10 13:38:55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也是建立过卓越功绩的一位皇帝。他在在位期间,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乐,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后来被人们称为“开元盛世”。这一盛世的建立当然不是玄宗一人的功劳,先后辅佐他的几位宰相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宰相中,姚崇便是其中深受玄宗赏识的一位。

姚公祠

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是唐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先后担任过三次宰相,可见皇帝对他的青睐。其中第三次担任宰相是因为玄宗十分欣赏他的才干,可以帮助他建立伟业。不过姚崇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要玄宗采纳才肯做宰相,玄宗看过他的十条举措之后,认为都是治国的良策,便欣然接受。自此之后,姚崇尽心辅佐玄宗,施行新政,唐朝很快就从之前的战乱中恢复过来。虽然玄宗十分信任姚崇,但是之后姚崇的宰相之位却被罢免了,关于这一点要从唐玄宗的用人原则说起。

玄宗认为担当宰相之位的人,如果想长久地干下去,就不能专任,就是大权独揽的意思。姚崇在担任宰相时,虽然有过突出的功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起到制衡姚崇的作用。玄宗深刻吸取了武则天时期频繁动乱的教训,实行“专任而不久任”的原则,这样一来就不会造成权力过度集中而失控的情况了。

虽然玄宗罢免了姚崇的宰相之位,但是仍然对他十分器重,遇到重要的政事仍然会派人来询问他的意见,在他死后还要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谥号为文献。应该说是对他做出的功绩的肯定。

姚崇施政

姚崇是我国唐朝时期一位功绩卓著的政治家,他与另外三位能臣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他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辅佐唐玄宗李隆基时,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从稳定政局、整顿官吏和改革财政制度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策,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个“姚崇施政”的典故可以显示他的雄才大略。

姚崇墓园

当时姚崇因为拒绝了深受女皇武则天宠爱的太平公主的提拔而惹恼了她,姚崇因此被贬为申州刺史。之后,唐玄宗肃清了太平公主的党羽之后登基继位。姚崇此时担任的是同州刺史的官职。这时一向与姚崇不和的张说想委婉说服当时的另一官员赵昭彦弹劾姚崇,只不过唐玄宗并没有理会他的奏折。

不久之后,唐玄宗带渭水去打猎,他在打猎的间隙在行宫秘密召见了姚崇,问他是不是对打猎非常了解,姚崇回答说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打猎,现在已经三十岁了,住在泽中这个地方以观赏猎鹰追逐野兔为乐,并不喜欢读书。之后是张璟对他说他马上要做大官了,应该多读一点书。于是他便随便读了一点书,一直到现在。虽然他年纪不小了,但是仍然可以打猎。玄宗听了之后便邀请他一起打猎,有时和他一起宰杀猎物来吃,有时和他一起探讨国事。自此之后,唐玄宗重用姚崇,天下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

姚崇灭蝗

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为了避唐玄宗的年号“开元”的讳才改名为姚崇。陕州硖石也即现今的河南陕县人,是我国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在一个官僚之家,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父亲姚懿曾担任嶲州都督一职。在年轻的时候并不喜欢读书,而爱好打猎和习武。一直到他二十岁的时候,他才开始发奋读书,随后便考取功名,开始了他辉煌的官场生涯。

姚崇画像

在姚崇的官场生涯中,他曾经先后两次担任过宰相的职位,都做出了卓越的功绩。尤其是第二次担任宰相,他提出了著名“十事要说”,勤勉有为,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有一个“姚崇灭蝗”的典故可以体现他的行事果断和坚决的一面。

公元716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四年,河南地区爆发了一次严重的蝗虫之灾,数量庞大的蝗虫飞过之地,把庄稼啃得干干净净。那时候人们认为这是天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百姓纷纷烧香祷告,祈求上天保佑。姚崇知悉之后,立即向玄宗上奏消灭蝗虫,玄宗也同意了。但是当时的汴州刺史认为蝗灾是无法抵抗的,拒绝执行命令,姚崇知道之后警告他如果不采取措施消灭蝗虫,一旦发生饥荒后果不堪设想。刺史只得按照姚崇的命令尽力消灭蝗虫。但是朝中仍然有大臣不能理解他的这一做法,认为从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现在这样的举措不知道会不会出乱子,姚崇晓之以礼,澄清利害关系,并以曾经的官职作担保,终于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在他的坚持推动下,蝗灾的危害逐渐减小,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饥荒。

标签: 姚崇

更多文章

  • 大唐名相姚崇擅用权谋!也是一个优秀的封建士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姚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大唐名相姚崇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姚崇是大唐名相,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期间三任宰相,是开元盛世的奠基者,是一位优秀的封建士大夫。姚崇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封建士大夫,大都是仁义与道德的楷模,可以智慧超群,可以大义凛然,但与权谋却不怎么沾边。因为权谋

  • 姚崇怎么在朝堂上排除异己?姚崇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姚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姚崇耍权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开元元年,万象更新,大唐一扫多年来政局不稳,政变频发的阴霾。帝国的掌舵者,年轻的玄宗李隆基,决心开启大唐的新纪元。姚崇一日,朝会结束,百官散朝,姚崇一瘸一拐地落在了百官的最后面。此时,他出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 “唐朝四大贤相”是哪些人?姚崇有何能耐能位列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姚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房玄龄、杜如晦、宋璟这三位的大名相信很多了解过大唐历史的读者都听过吧,他们三人皆名列“唐朝四大贤相”。嗯?不是“唐朝四大贤相”吗,还有一个是谁?“唐朝四大贤相”中的最后一位,名声远不及为唐太宗立下定策之功,分别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第

  • 唐朝四大贤相分别是谁?姚崇有什么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崇,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姚崇的故事。房玄龄、杜如晦、宋璟这三位的大名相信很多了解过大唐历史的读者都听过吧,他们三人皆名列“唐朝四大贤相”。嗯?不是“唐朝四大贤相”吗,还有一个是谁?“唐朝四大贤相”中的最后一位,名声远不

  • 武则天被推翻后,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只有姚崇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崇,唐朝

    对姚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开元九年八月壬午(721年9月29日),大唐一代名相姚崇去世。姚崇本名姚元崇,年轻时深受武则天重用,有一天武则天问,以前周兴来俊臣屡兴大狱,这帮人都认罪伏法,虽然我有时候也怀疑会有冤狱,可是让近臣前去复核,都有亲笔认罪书,我

  •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唐玄宗,姚崇

    姚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假如某个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应该怎么办?今天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消灭蝗虫。但是,如果时间上推到唐朝玄宗年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蝗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灾害之一。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而蝗灾破坏的就是农作物。大规模的蝗灾,让

  • 姚崇为官如此成功,他到底有什么心法呢?他坚守的四个心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姚崇是唐代著名宰相,从武则天朝到唐玄宗朝,姚崇一直官居高位,长期担任兵部尚书、宰相等重要职位。虽然武周末期、睿宗时期朝廷都爆发过政变,但是不管谁来当皇帝,姚崇始终隆恩日盛,有“救时宰相”之称,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 在大家都相信天人感应不敢杀虫的时代,姚崇是如何灭蝗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是如何治理蝗灾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时至今日,蝗灾仍是人类社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蝗虫繁殖迅速,能大量吞食农作物,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某些地区甚至会因为粮食短缺引发饥荒。在唐代,蝗灾也时有发生,但其中却有一位灭蝗高手,此人就是被誉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姚

  • 宰相姚崇是如何不顾反对,坚决灭蝗平息蝗灾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中宗复位以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睿宗复位。过了两年,睿宗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二十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的时候,一心想恢复唐太宗

  • 武后退位后,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只有姚崇痛哭一个人在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后,唐朝

    武后退位后,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只有姚崇痛哭一个人在哭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仅是男性皇帝“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女皇帝武则天也有沉溺男色的一天。晚年时期的武则天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不理朝政就算了,还纵容他们指点江山,在他们的挑拨下逼儿子李显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