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仕途坎坷的刘禹锡写下一首诗,为何却遭贬?

仕途坎坷的刘禹锡写下一首诗,为何却遭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4/1/23 5:43:44

在历史长河中,锡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他刘禹锡,熬了十年,终于熬出头了!皇上让他回京了!本想着回京后能一展宏图的刘禹锡,看到朝廷中的场景,却是整个人傻眼了。长安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那些他看不爽的奸诈小人。无良宵小。日子过的逍遥自在,官做得也比他大。他气得牙牙痒,却又无可奈

正巧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一大拨桃树。春暖花开了,招引了不少人附庸风雅。观中的桃花开得一簇比一簇灿烂,道上挤了不少来看花的人。于是和好友决定,一起去赏那桃花,踏踏春。放松放松心情。可这心中郁结,又岂是看花就可以解的?

回到家后,刘禹锡还是气。连着那满目的桃花,自己看着也心生厌烦。干脆提笔挥毫。作诗一首,以此来消消气。即《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亦即《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哼,你们现在这么得意,还不是因为当初像我这样的有才之士都被贬了,朝中无人,你们靠着阿谀奉承才有今天的地位!这下好了,朝中的新贵看了这首诗,仔细思量一番,就知刘禹锡这是在“借花骂人”呢!当下气得吹胡子瞪眼。也不跟刘禹锡客气,当下就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进谗言。刘禹锡自然是敌不过悠悠众口。这一手明升暗降。又将他贬去了播州。

马车一路颠簸,到了播州,这一待,也不知又要多少年。直到裴度当了宰相后,再把他召回长安时,时光已经过了十四年,当年的热血青年已经差不多是花甲老人了。刘禹锡又回到了京城。昔日的政敌大多成了一捧黄土。回京城的时候,依旧是春天。他又想起了玄都观,又想起了昔日玄都观的桃花,十多年前,他因一首桃花诗被贬。

他又沿着昔年的记忆,来到那桃花地。才知道那个种下桃树的道士已经仙逝,观里的桃园因缺乏打理,已呈荒芜之态。而种满了菜花,如今更是无人问津。刘禹锡闻言,仰天长笑。笑中尽是得意。看你们当年上跳下窜跟个跳梁小丑一样,如今还不是一个个的比我先入了棺材!昔日一个个打压我的官员,最后还不是辉煌不再。而我刘禹锡,十多年后,还不是气宇轩昂地回了京城!

怎不让人自负得意?大笔一挥。又是一首桃花诗:《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已是今非昔比了,偌大的庭院里有一半的地方布满着青苔,艳丽的桃花都凋谢完毕,而那些看似不入流的菜花却在尽情地竞相开放着。在娇艳动人又如何,还不是熬不住那生命力顽强的油菜花!如今我又写一首,我就是要骂,看你们又要如何?!有本事继续贬啊!只要没把我贬死,我就敢再作死!

得,十多年的凄风苦雨,还是未能将刘禹锡的傲气磨尽。张狂的性子一点也没变。

于是,这一下,刘禹锡又被贬到苏州去了。苏州是个好地方,民风开放。地方富庶。刘禹锡呆得舒心,连着诗也变得小清新起来。想刘禹锡此生。因着憋不住的“烂桃花”一贬再贬,仕途坎坷。偏偏他却从未认输,

标签: 刘禹锡唐朝

更多文章

  • 做人要学刘禹锡却不能太刘禹锡!刘禹锡和牛僧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牛僧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禹锡和牛僧孺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科举考试继承了隋朝初创的制度,在程序上尚不甚完美,尚未实行糊名等制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考生早已名满天下的话,金榜题名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张爱玲说 “成名要趁早”,唐朝的考生们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要在参加考试之前给自己大造

  • 韩愈和刘禹锡本来是好友,后来怎么不来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愈,唐朝

    你们知道韩愈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代,唐诗宋词是文化艺术宝库的明珠,伟大杰出的文人更是如同井喷般爆发。明朝人将这时期的八位文人,合称“唐宋八大家”,这可谓是顶尖的赞誉。要知道,从唐到宋也就八百年历史,相当于100年评一人,难度远胜过诺贝尔文学奖。唐宋八

  • 刘禹锡和柳宗元到底多有缘?人生路线完全一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柳宗元

    宦官擅权始于唐玄宗朝的高力士,后来肃宗时的李辅国,代宗时的程元振、鱼朝恩,以宦官身份执掌兵符,权力更大。到了唐德宗晚年,宦官窦文场、霍仙鸣担任神策中尉,掌管了守卫京师的精锐部队神策军,而且把宦官主管禁军制度化。这样一来,宦官军权在握,更加无所顾忌,专权跋扈,使得朝政更加腐败。公元805年一月,对宦官

  • 刘禹锡有哪些诗词?刘禹锡为什么叫诗豪?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禹锡,诗豪

    刘禹锡有哪些诗词?刘禹锡为什么叫诗豪?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禹锡的诗词。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

  • 刘禹锡笔下的《陋室铭》里的陋室到底在哪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作者刘禹锡。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所在地——秦制历阳,古

  • “大唐铁三角”:揭秘韩愈与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愈,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韩愈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贞元十九年(803年),饱经仕途坎坷的韩愈终于时来运转,升任监察御史,与刘禹锡、柳宗元成了同事。三位文豪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常在公务之余饮酒赋诗,堪称“大唐铁三角”。尤其在韩愈揭开“古文运动”的序幕后,

  • 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禹锡,唐朝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诗歌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剪影,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无论是朗朗上口的韵律,还是丰富饱满的情感,亦或是深刻入微的哲理,都使得诗歌经久不衰。以哲理诗为例,不仅揭示了广阔的生活规律和普遍的人生体验,还含有理性与

  •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文言知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禹锡,《陋室铭》,唐朝

    刘禹锡《陋室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及注释译文山

  •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创作背景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禹锡,《陋室铭》,唐朝

    刘禹锡《陋室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创作背景《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

  •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经典诗句赏析及写作技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禹锡,《陋室铭》,唐朝

    刘禹锡《陋室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经典诗句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