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休:为人正直有才华,受到众多后人敬仰!

裴休:为人正直有才华,受到众多后人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68 更新时间:2024/2/13 15:14: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朝名相裴休,为人正直有才华,受到众多后人敬仰!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裴休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他出生于河东闻喜,按现在的地域来说就是河南济源。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后来被皇上封为东县子并且赋了太尉的称号。裴休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奇遇的,他这一生都非信仰佛教,所以跟佛教有着非常深的渊源。而且他官运也是很好的,起初是在一场科举中成为一名进士,然后被推荐到朝廷中。一步步凭借自己的才华能力,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裴休拥有很好的才华,非常擅长写作章,而且字写得也是非常漂亮的。就因为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他当年所描写的《定慧禅师碑》到现在还完好无损的保存在陕西的户县草堂寺中,让世人所瞻仰。根据一些相关的资料记载,《白蛇传》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法海就是裴休的儿子,俗名叫做裴头陀,去记载他在儿子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把他送入到佛门,让他在佛门专心的研究佛家经学,后来成为金山寺一代祖师。

裴休在晚年的时候,遭遇了一些变故,那时候官职被贬,要到荆南去担任节度使。曾经在路过益阳的时候,所以在那儿停留了几天,每天都会在江边朗诵经文,很多人都会被她所朗诵的经文所吸引。后来在他离开以后,当地的老百姓还专门在青山的树林中为他修葺了一座亭子,还有人看到在他朗诵接吻的时候,白鹿也被他的经文所吸引,久久都不愿意离开。

关于裴休的故事,其实最出名的并不是在官场上的种种,而是裴休撕衣成书的故事。在他进行外出考察的期间,看到了一队马车经过自己的故乡。因为他对佛教的信仰是非常虔诚的,你是跟着这队马车变自己一个人来到庙中来拜访当地的方丈,你看看方丈看到裴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而且他在寺庙中住的几天中,因为拥有共同的信仰,也是非常开心的。当裴休准备要离开的时候,方丈希望他可以给寺庙提名,当时的裴休感觉非常无奈,但还是答应了。

他在寺庙走了很久,终于发现了一面接近干净的墙壁,然后就让方丈准备了笔墨纸砚,但是在准备好了以后,裴修发现方丈准备的笔实在是太小了,然后他就开始想办法,在所有的办法中,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然后裹成团,用裹成团的衣服去蘸着墨水书写,写出来的字非常苍劲有力,然后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这就是裴休撕衣成书的故事。

裴休的书法造诣是很深的,当时有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提名,而且曾经他也亲自为唐朝的牌匾题名。不过后来因为很多地方都兵荒马乱,所以导致很多的书法作品都遭到破坏、遗失。并没有很好的遗留下来,而裴休的亲笔在世间也只留存下来一个,这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可惜的事情,他的一生都是非常传奇的,很多的作品和事迹都受后人所景仰。很多历朝历代的名家对于他的作品都有着高度评价。裴休的为人非常正直,而且有着非常坚定的操守,由于他对佛教的信仰是非常虔诚的,所以与禅宗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当时在禅宗史上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跟庞蕴、白乐天、翱等人的地位都是同等重要的。而且他曾经还与沩山灵佑同门,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佛缘是相当好的。

标签: 裴休唐朝

更多文章

  • 魏扶古诗一览,魏扶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扶

    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唐代:魏扶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渐被慑腥膻。穹庐远戍烟尘灭,神武光扬竹帛传。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三边。贡院题唐代:魏扶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赋愁唐代:魏扶愁。迥野,深秋。生枕上,

  • 中唐时代宣宗时兵部侍郎宰相——魏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扶

    魏扶,太和4年进士第。大中3年,为宣宗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封上柱国、钜鹿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魏扶守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始任宰相,至大中11年2月辛巳,方以檢校戶部尚書、平章事罷爲西川節度使。魏扶颇具文采。有诗流传于世。后世得以流传的“剥皮诗”,亦称“拟古诗”,这种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

  • 魏扶人物生平简介,魏扶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扶

    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乃唐初名相魏征也。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魏氏)》所载,他的祖父叫魏盈,父亲叫魏昌,虽无官职,但却长居于同州良辅食邑之内。《全唐诗》收入了魏扶的三首诗并对他做了简单介绍,称他在唐文宗年间的太和四年(公元830年)中了进士第,大中三年

  • 唐代周墀的诗?周墀有哪些诗词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

    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唐代:周墀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莲掌月高珪币列,金天雨露鬼神陪。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贺王仆射放榜唐代:周墀文场三化鲁儒生,三十馀年振重名。曾忝木鸡夸羽翼,又陪金马入蓬瀛。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欲到龙门看风雨,关

  • 唐朝宰相周墀人物生平简介,怎么评价周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

    周墀父周霈早逝,由母纺织劳作抚养成人。因此他对母亲很孝顺,又知刻苦用功,勤奋学习。822年(长庆二年)他赴京科考,中进士,即留京城长安任职。835年(太和九年),累迁官至监察御史、起居郎。文宗皇帝很器重他,拜为集贤殿学士,转考功员外郎。814年(会昌元年),武宗即位,周墀历任华州(今陕西华县)、鄂州

  • 《猎刃》第19-21集剧情介绍:孔梅和李国邦回根据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猎刃

    猎刃第19集剧情介绍长谷川带人紧紧跟在大牛等人后面,炳叔为了掩护大家,壮烈牺牲。黑子带人如约赶往三棵树,与姚三会合,不料却遭到鬼子的伏击,投降惨重。长脚判断是姚三头像,才遭了鬼子暗算。黑子不置可否。吴永顺和孔梅化装成伪军,取得了碑排镇胡把总的信任,并利用胡把总的伪军阻止松井堪介的追击,自己则顺利离开

  • 李回轶事趣闻,“唐故相李回”原文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回

    唐故相李回,少时常久疾。兄軿,召巫觋,于庭中设酒食,以乐神。方面壁而卧,忽闻庭中喧然。回视,见堂下有数十人,或衣黄衣绿,竞接酒食而啖之。良久将散,巫欲撤其席,忽有一人自空而下,左右两翅。诸鬼皆辟易而退,且曰:"陆大夫神至矣。"巫者亦惊曰:"陆大夫神来。"即命致酒食于庭。其首俯于筵上,食之且尽,乃就饮

  • 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渤海

    在1298年前的今天,0719年4月2日 (农历三月初八),渤海郡王大祚荣逝世。大祚荣(?——719.4.2),本名祚荣无姓,后因其尊称而取姓为大氏。靺鞨族粟末(松花江的简称)部人,公元7世纪末中国东北地区渤海郡国的创始人(698—719年在位),谥号:大圣明武高大王。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军

  • 大祚荣是谁?渤海国创始人大祚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祚荣,唐朝,渤海国

    家世背景大祚荣粟末靺鞨(靺鞨族分支之一)人,他的父亲乞乞仲象原是粟末靺鞨中的一个部落首领,曾依附于高句丽政权。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之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其中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率其

  • 渤海国是怎么灭亡的?大祚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祚荣,唐朝,渤海国

    唐朝鼎盛时期,在中国的东北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以粟末靺鞨族为主的靺鞨国。公元713年,其首领大祚荣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该国在后来的战乱神秘消失。而在北京郊区怀柔区,有一个怀柔第一行政大村“渤海所村”,这里边是纯属巧合还是有其内在的联系?史料记载公元698年至926年,靺鞨人大祚荣在大唐东北地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