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的忠臣武元衡,最后为什么会被刺杀?

大唐的忠臣武元衡,最后为什么会被刺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3/12/24 17:46:49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元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武元衡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他有着高贵的血统,是武则天的后代,被称为唐朝第一美男子,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曾祖父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兄,官至湖州刺史,他的祖父武平一是文人学士,曾任考功员外郎,他的父亲武就曾任殿中侍御史。武元衡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博览群书,长大后进士及第,担任监察御史,接任华原县令,从此走上了仕途。

当时,驻华原的镇军督将们蛮横无理,百姓对他们又惊又恐。身为华原县令,武元衡却无法制止督将们的横行霸道,所以内心十分郁闷。于是他说自己身患重病,请求辞职,回家闲居休养。唐德宗李适听说武元衡很有才能,就将他召唤回京城,直接让他官至右侍郎中,并且经常的召见他,来询问治国良策,而武元衡总是侃侃而谈、对答如流。

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十分赏识武元衡,提拔他当了宰相。这一年,武元衡刚刚四十九岁,年富力强,正是施展才华的年龄。当时的西川节度使高崇文是一介武夫,根本不会管理地方政务,李纯知道武元衡能够担此重任,但是又不舍得让他离开京城,就让他在担任节度使的同时担任宰相的职位。李纯对武元衡给予了很大的厚望,武元衡同样是壮志在心,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西川之后,他却发现高崇文离开后,把所有的财物都带走了,这里成了一座空城。

面对一无所有的西川,武元衡颁布了很多优惠措施,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大力发展农业,使西川的经济在一年之后就得到了恢复,府库重新变得充实。武元衡在西川任职的七年中,受到了百姓和朝廷的一致称赞。李纯将武元衡召回朝廷,继续担任宰相。武元衡回朝之后,面对的最大问题还是藩镇割据。藩镇制度刚开始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设立的,但是到了后来,藩镇开始不服朝廷的管理,唐德宗李适曾经试图削藩,反而引起了节度使起兵叛乱,虽然后来勉强平定了叛乱,却再也无力抗击藩镇势力,只能无奈地发布罪己诏,不再约束藩镇。

但是唐宪宗李纯的态度却十分强硬,直接对藩镇以武力讨伐。李纯在连续除掉了几个割据势力后,宰相武元衡审时度势,指出应该进一步削藩,继续攻打淮西,不能有丝毫犹豫,李纯很是赞同宰相的建议,就派李师道和王承宗出兵。可是这两个人只是表面上支持朝廷,实际上早已经就投靠了节度使吴元济。他们雇佣了大量的地痞,攻入转运院,烧毁了大量的钱财、布帛、谷物,将唐军的补给完全毁坏。同时,这两个人还派遣部下进入长安,想要杀害武元衡和裴度。只要这两个人死了,就不会再有大臣提用兵镇压藩镇的事情了。

一天早上,天还没亮,长安城里静悄悄的。一队侍卫提着灯笼,簇拥着宰相武元衡出了府邸,刚走出没多远,武元衡突然听到黑暗中有人高喊了一声:“熄灭灯笼!”侍卫手中的灯笼全被熄灭了,周围变得一片漆黑,白刃闪闪、暗箭乱飞,侍卫们抵挡不住,四下逃跑。武元衡骑在马上,被重物击中左腿,钻心的疼痛让他摔下马来,胸口挨了一刀,当场就死了。刺客砍下他的头回去报功。天亮之后,巡逻兵士发现有人被杀,调查之后发现竟然是当朝宰相遇害了。同时也发现裴度也遭到了袭击,他被连刺了三刀,却没被击中要害,裴度跌进沟中,刺客以为他已经死了,停止了追杀,裴度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朝中的两位重臣一死一伤,京城一片哗然。李纯立刻下诏,让骑兵护送大臣上下朝,宰相所过之处,路人必须回避,但是大臣们仍然十分恐慌,去上朝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可气的是,刺客行凶后竟然留下字条,威胁破案的官员如果捉拿他们,就杀死他们,办案的官员吓住了,不敢再去搜寻线索。眼看着案子一再被拖延,当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上疏请求加快抓捕凶犯,朝中权臣们觉得他多管闲事,将其贬为江州司马。

兵部侍郎许孟容去觐见李纯,哭着说:“陛下,这可是惊天大案啊,之前从没发生过宰相去上朝却被刺客在路上杀害,如果不能抓捕他们,这可是朝廷的奇耻大辱啊!请您下令尽快破案,以告慰宰相的亡魂。”李纯被这番话感动了,立即下诏擒拿刺客,抓获刺客的人有重赏,授五品官,隐匿刺客的人灭族,还派兵在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展开大搜捕。李师道手下的一名士兵悄悄去告密,说刺客是李师道派去的,而且他已经秘密带兵潜入了洛阳,预谋叛乱。李纯听说后立刻派兵围剿,捉拿了李师道及其党羽数千人,刺客也全部落网,斩首示众。

标签: 武元衡唐朝

更多文章

  • 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元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元衡出生的那一年,大唐刚刚收复两京,而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刚刚在和史思明的相州之战中失败,安史之乱还要再过四五年才消停下来,只是,安史之乱并没有真正被平定,其后遗症就是藩镇割据。而武元衡之所以在上朝路上

  • 大唐宰相武元衡的生平经历介绍!武元衡任相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武元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大唐宰相武元衡的生平经历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元衡是唐宪宗朝著名的宰相,由于他坚定不移地支持唐宪宗以武力平定藩镇,受到藩镇的仇视,最后被藩镇派出的刺客杀死,身首异处,是死得最悲壮的大唐宰相。一、家世和家风武元衡的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族侄,祖父武平一是唐高宗和武

  • 大唐宰相武元衡,还是白居易的情敌,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武元衡。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参加科举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顺宗即位后,因武元衡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不和,王叔文将武元衡贬为太子的属官。没想到顺宗即为一年就去世了

  • 大唐宰相武元衡,还是武则天曾侄孙,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元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

  • 杜黄裳装清高,单次受贿却有4500万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黄裳

    今天读唐朝张固的《幽贤鼓吹》,里面有一个章节记载,李师古为了巴结唐朝宰相杜黄裳,就备了一分厚礼去行贿。李师古的礼物包括“钱数千缗,并毡车一辆,亦直千缗。”钱者,孔方兄也,唐朝的时候,银子没有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流通货币主要是制钱。缗者,

  • 唐朝宰相杜黄裳人物生平简介,惨绿少年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惨绿少年,唐朝

    杜黄裳年轻时考中进士,又中制举宏辞科,受到宰相杜鸿渐的器重,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辟为从事。大历十三年(778年),郭子仪入朝,命杜黄裳留守朔方,主持军务。李怀光趁机矫诏,欲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以取代郭子仪。杜黄裳辨认出诏书乃是伪造,质问李怀光,使其阴谋未能得逞。升任宰相唐德宗贞元年间,杜黄裳入朝,担任

  •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原文及翻译,《旧唐书·柳宗元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旧唐书·柳宗元传》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 唐朝宰相韦执谊:风波跌宕的宦海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执谊

    我国历朝历代都不乏革新,成败缓急累载史册。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有誓死相抗的守旧,两种势力常常演化成朝廷党争或皇室内斗。失败的一方要么被赐死,要么被贬,黜谪戍边屡见不鲜。隋唐至明中,海南一直是贬谪流人的重要去所。往往越是重臣贬得越远,而“唯崖州地望最重”。海岛崖州一地,李唐一代,贬谪于此的宰相就有十多位

  • 韦执谊人物生平简介,二王八司马事件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二王八司马事件

    韦执谊自幼聪慧,颇有才气,后考中进士,授为右拾遗,二十余岁便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深受唐德宗宠信。他常与唐德宗以诗歌唱和,并与裴延龄、韦渠牟等出入禁宫,以备顾问。后因母丧离职,期满后起复为南宫郎。唐德宗贞元末年,翰林待诏王叔文得到太子李诵的赏识,参与处理东宫事务,暗中结交了一批投机快速升迁的知名

  • 杜佑因《通典》而彪炳史册的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佑

    杜佑(公元735-公元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生于累世仕宦之家。杜佑18岁就进入官场,历经玄、肃、代、德、顺、宪六朝,仕宦60年,先后在刑、工、户、度支各部任官。这些任职履历使他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典章制度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