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的情敌,还是武则天曾侄孙

大唐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的情敌,还是武则天曾侄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4/3/19 23:41:1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元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最终他的行为保全了他一家人的生命,也为今天文章主人公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武平一的孙子、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

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参加科举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顺宗即位后,因武元衡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不和,王叔文将武元衡贬为太子的属官。没想到顺宗即为一年就去世了,太子即位,即为宪宗,宪宗极为相信武元衡,没几年就把他提拔为宰相。

那么武元衡为什么和白居易是情敌呢?只因为一个女人,薛涛。其实武元衡和白居易还是好朋友,常常一起作诗。但是薛涛作为大唐才女,名噪一时,白居易是她的狂热追求者,现在流传下来的白氏情诗有不少是写给薛涛的,而武元衡对薛涛也很是欣赏。不过薛涛好像更喜欢号称唐朝第一美男子的武元衡,武元衡曾写过一首《赠道者》给薛涛,薛涛也给武元衡回了《送友人》。在武元衡重登相位之后,将薛涛提拔为校书郎,而白居易的心情我们也无从知晓。

武元衡在唐宪宗即位之后深受宠信,得到重用,他在蜀地待了七年之久,因为治蜀有功,所以被召回朝廷。唐宪宗与先代君主不大一样,他希望收服藩镇,在唐中央政权的号召下,大部分藩镇都归顺朝廷,然而淮西、成德及平卢节度使却不服中央统领,因此朝廷决定对淮西用兵。但是唐宪宗一个人坚决除藩是行不通的,当时朝中大臣都对除藩心有惧意,唯有武元衡坚决支持,君臣相得之下,共同商议除藩大计。藩镇恐惧,派人说服贿赂武元衡,最后都被武元衡拒绝了。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门户,出了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一百步的道路左侧行进,赴大明宫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唐宪宗得知消息后,悲哀痛哭,没有进食,然后追赠武元衡为司徒,谥号为忠愍。而武元衡在被刺杀的前夜,作了一首很具有诗谶意味的诗,叫作《夏夜作》,诗中有“日出事还生”。

冥冥之中,武元衡似有预感。没想到一语成谶。

关于刺客究竟是谁,历史没有定论。《新唐书》记载是王承宗派人刺杀了武元衡,而李师道派去的刺客见王承宗的人抢先动手了,就回去报告李师道说是自己杀了武元衡。《旧唐书》则说是李师道的刺客杀了武元衡。而朝廷以为是王承宗做的。而李师道和王承宗,都是唐朝的地方割据军阀。

武元衡的死对于唐朝后期的政治冲击是巨大的,唐宪宗失去了自己的绝对心腹和盟友,在武元衡死去几十年后,唐朝就灭亡了。

标签: 武元衡唐朝

更多文章

  • 大唐的忠臣武元衡,最后为什么会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元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元衡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他有着高贵的血统,是武则天的后代,被称为唐朝第一美男子,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曾祖父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兄,官至湖州刺史,他的祖父武平一是文人学士,曾任考功员外郎,他

  • 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元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元衡出生的那一年,大唐刚刚收复两京,而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刚刚在和史思明的相州之战中失败,安史之乱还要再过四五年才消停下来,只是,安史之乱并没有真正被平定,其后遗症就是藩镇割据。而武元衡之所以在上朝路上

  • 大唐宰相武元衡的生平经历介绍!武元衡任相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武元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大唐宰相武元衡的生平经历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元衡是唐宪宗朝著名的宰相,由于他坚定不移地支持唐宪宗以武力平定藩镇,受到藩镇的仇视,最后被藩镇派出的刺客杀死,身首异处,是死得最悲壮的大唐宰相。一、家世和家风武元衡的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族侄,祖父武平一是唐高宗和武

  • 大唐宰相武元衡,还是白居易的情敌,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武元衡。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参加科举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顺宗即位后,因武元衡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不和,王叔文将武元衡贬为太子的属官。没想到顺宗即为一年就去世了

  • 大唐宰相武元衡,还是武则天曾侄孙,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元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元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

  • 杜黄裳装清高,单次受贿却有4500万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黄裳

    今天读唐朝张固的《幽贤鼓吹》,里面有一个章节记载,李师古为了巴结唐朝宰相杜黄裳,就备了一分厚礼去行贿。李师古的礼物包括“钱数千缗,并毡车一辆,亦直千缗。”钱者,孔方兄也,唐朝的时候,银子没有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流通货币主要是制钱。缗者,

  • 唐朝宰相杜黄裳人物生平简介,惨绿少年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惨绿少年,唐朝

    杜黄裳年轻时考中进士,又中制举宏辞科,受到宰相杜鸿渐的器重,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辟为从事。大历十三年(778年),郭子仪入朝,命杜黄裳留守朔方,主持军务。李怀光趁机矫诏,欲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以取代郭子仪。杜黄裳辨认出诏书乃是伪造,质问李怀光,使其阴谋未能得逞。升任宰相唐德宗贞元年间,杜黄裳入朝,担任

  •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原文及翻译,《旧唐书·柳宗元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旧唐书·柳宗元传》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 唐朝宰相韦执谊:风波跌宕的宦海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执谊

    我国历朝历代都不乏革新,成败缓急累载史册。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有誓死相抗的守旧,两种势力常常演化成朝廷党争或皇室内斗。失败的一方要么被赐死,要么被贬,黜谪戍边屡见不鲜。隋唐至明中,海南一直是贬谪流人的重要去所。往往越是重臣贬得越远,而“唯崖州地望最重”。海岛崖州一地,李唐一代,贬谪于此的宰相就有十多位

  • 韦执谊人物生平简介,二王八司马事件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二王八司马事件

    韦执谊自幼聪慧,颇有才气,后考中进士,授为右拾遗,二十余岁便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深受唐德宗宠信。他常与唐德宗以诗歌唱和,并与裴延龄、韦渠牟等出入禁宫,以备顾问。后因母丧离职,期满后起复为南宫郎。唐德宗贞元末年,翰林待诏王叔文得到太子李诵的赏识,参与处理东宫事务,暗中结交了一批投机快速升迁的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