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揆是什么朝代的?李揆人物简介,轶事趣闻

李揆是什么朝代的?李揆人物简介,轶事趣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57 更新时间:2024/1/2 15:19:27

揆(711-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给事中李玄道玄孙。

少聪敏好学,善于属。开元末年,举进士,补陈留尉,累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年,兼礼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姑臧县开国伯。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加左仆射。兴元元年卒,终年七十四,追赠司空,赐谥号为恭。

轶事典故

相国李揆当年考中进士,被调集在京城,听说宣平坊有个叫生的善于抽签算命,便前去询问自己的前程。王生每算一卦,就要收取五百文钱,但前去算卦的人仍然很多,每天都从辰时算到酉时,仍然有挨不上号而白跑一趟的。李揆带着一匹细纱作为礼物,很早就赶去了。王生为他算卦后说:“您是问您的文章,能选授什么官职吧?我算您能得河南道的一个县尉。”李揆自负才华出众,不应当做这样一个小官,神色气愤要走。王生又说:“您不要不高兴,几个月以后,还能当左拾遗,前途正是不可限量的。”李揆仍怒未消。王生又说:“若同我说的一样,希望您能来一趟。”果然李揆考书判未中,补缺被派到汴州做陈留县尉。这时才知道王生的话有了验证,又赶到王生那里求教。王生从书案下取出封好的信,大约有十几张纸那么厚,交给李揆说:“您官拜左拾遗时,可拆开此信,不然会有灾祸。”李揆收起信后赶往陈留。采访使倪若冰因为李揆有才华,又出身名门望族,留他在府中帮忙。正赶上郡府有事需要朝廷请示,想找一个和朝中有交往的人,没有比李揆更合适的,于是就派他去了。唐玄宗开元中期,各郡府姓李的官员向上呈报文书,都先拜见宗正。当时李璆是宗长。正逢朝廷百官为皇帝上尊号,李揆拜见李璆。李璆早就听说李揆有才华,就请他代为起草三篇上报给皇帝的文书,一篇一篇地向上呈报。皇帝召见李璆说:“百官上报的文章,没有能赶上你的,我非常欣赏。”李璆磕头谢恩说:“这三篇文章不是我写的,而是我的侄子陈留尉李揆所写的。”皇帝下令召见李揆。当时李揆正寄居在怀远坊姓卢的姑姑家,听说皇帝召见,不敢出来,直到知道皇帝是要选拔重用他,便去见皇帝。皇帝命令大臣考其文章诗词。当时陈黄门出了三个题目,一个是《紫丝盛露囊赋》,一个是《答吐蕃书》,另一个是《代南越献白孔雀表》。李揆自午时做到酉时完成。封好后又请示说:“前两篇没有什么遗漏,后一篇或者还有遗漏和疑问之处,我想写得再详细明白一点。遂允许其拆封,李揆又涂改了八个字,在旁边加了两句注释,然后呈报给皇帝。第二天被授予左拾遗。十天后,他拆开王生给他的信一看,自己写的三篇应试文章都在里面,并且连涂改加注的地方也完全一致。立即驱车赶往宣平坊去见王生,然而王生已不知去向。

家族成员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李揆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李暠曾孙李承,仕北魏为荥阳太守,封姑臧侯,子孙号为姑臧房。李承四世孙李玄道,仕唐为秦王府学士。李玄道之孙李亶,官至给事中。

标签: 李揆,唐朝

更多文章

  • 他是唐朝宰相李揆,历史上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揆。李揆,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四,谥曰恭。李揆出名主要是在唐肃宗时期,因为肃宗对其的称赞。据史书以及《李逵传》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揆是一个风姿优雅,举止温文,容貌出色的男子,一举一动之间都能吸引不少人

  • 唐肃宗时期第五琦有什么建议?他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第五琦

    唐肃宗李亨,他是唐玄宗和杨皇后的儿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生于公元711年,在安史之乱期间,李隆基在四川的时候登基上位,为挽救唐朝的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在有生之年没有平定安史之乱,但是他的历史功绩依旧是存在的。第五琦是唐朝时期的官员,字禹珪,今陕西人,出生于公元729年,享年70岁,曾

  • 【旧唐书·第五琦传】原文及翻译,第五琦,京兆长安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旧唐书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会安禄山反,进明迁北海郡太守,奏琦为录事参军。禄山已陷河间、信都等五郡,进明未有战功,玄宗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进明之首。”进明惶惧,莫知所出,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出奇力战,

  • 第五琦是什么人?第五琦人物生平简介,是哪朝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第五琦

    第五琦,唐朝理财家。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以吏干进。天宝元年为陕郡太守韦坚从事,五载坚得罪,坐贬官。十三载为须江丞。十五载任北海录事参军,十月谒肃宗于彭原行在,请收江淮财赋,拜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乾元元年加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创榷盐法。迁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领

  • 李岘与李世民有何关系?李岘与李辅国有何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辅国,李岘,李世民,唐朝

    说到李岘就不得不说起李恪——李世民的第三子,是李世民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据史料《新唐书》中记载:“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中,也有记载,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由此可见李恪很有才,当时李承乾和李泰为了争太子的名分而两败俱

  • 李岘人物生平简介,李岘是什么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岘

    李岘乐于结交地位低下的贤士,少年时就十分有政治才干。李岘二十岁的时候,曾经跟大智禅师学习佛法,志向远大、刻苦修行,禅师告诉他:“你应该为国家尽力,缘分不在此处。李岘父亲信安王李祎军功卓著,因此依靠祖上的功勋,李岘从左骁卫兵曹做起,后改任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河府士曹,直至多次担任高陵令,以处理政务有

  • 牵马牵出的宰相,齐映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映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大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时候。端午节也叫“端五”、“重五”节,“端”在古汉语里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端五”也就是“初五”,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而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五月正是“午月”,于是五月初五

  • 齐映是什么人?齐映人物简介,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映

    齐映在大历四年(769年)参加科举,以状元及第,又参加吏部科目选,考中博学宏词科,被授为河南府参军。后被滑亳节度使令狐彰征辟为幕府掌书记,累授监察御史。历幕三镇大历八年(773年),令狐彰病重,命齐映草拟遗表,与他共商后事。齐映趁机说服令狐彰,让他将儿子令狐建送入京城,并请朝廷另委节度使。是年二月,

  • 高郢助白居易进入仕途,白居易和高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郢

    高郢是白居易的座师,是帮助他进入仕途的第一位中央高级干部。高郢(740-811年),字公楚,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大臣”(能够取得此最简单四字历史评价的人也不多),累迁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后以礼部侍郎知贡举,拜太常卿,贞元十九年,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顺宗即位

  • 【旧唐书•高郢传】原文及翻译,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郢传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天宝末,盗据京邑,父伯祥先为好畤尉,抵贼禁,将加极刑。郢时年十五,被发解衣,请代其父,贼党义之,乃俱释。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尝以鲁不合用 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郭子仪节制朔方,辟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