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郝处俊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郝处俊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31 更新时间:2024/1/2 20:10:53

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汉川)县令,故时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武则天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卒于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年七十五岁。郝处俊下葬后,有一书生路过其墓,叹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有二子:郝北叟,司谏郎;郝南容,秘书郎。后来其孙郝象贤造反失败,武则天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割裂分解,再挖掘郝处俊的坟墓。

郝处俊是一个很正直的、坚决捍卫李氏唐朝的大臣,他10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懂事很早。隋末天下大乱时,郝处俊的父亲郝相贵与其老丈人许绍占据峡州,后归附李渊,被拜滁州刺史,封甑山县公。

李世民当皇帝时,郝处俊考中了进士,袭封父亲的爵位。郝处俊和李治的关系很铁,后来李治接了李世民的班,郝处俊官运亨通,最后当上了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宰相一职。

《新唐书·郝处俊传》(卷一百一十五)记载,郝处俊对皇帝很忠心,有个叫卢伽逸多的和尚自称会炼制长生不老药,李治打算待他炼成后服用,郝处俊听说后立即阻拦,李治竟然真的放弃服用。

开耀元年(681年),郝处俊病死,享年75岁,也算是高寿。李治对郝处俊的死,深表哀叹,赠其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并亲自到光顺门举行哀悼,“官庀(pǐ)葬事”,即葬事都是官方出面出钱操办的。

死后多年,郝处俊却遭受了“斫棺冢”之罪。

起因应该是李治那次要禅位于皇后的事情。当时,李治把自己的意思对郝处俊说了,郝处俊立即谏阻,理由是天子治理阳道,皇后管理阴德,如此则皇帝与皇后就像日与月、阳与阴,各有主,互不侵夺。如果失去秩序,上会有责于天,下会降灾于人。

郝处俊进一步说,现在的天下是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的天下,不是你李治的天下,你只应谨慎地守卫宗庙,传给李氏子孙,如果拿国家送人(武则天),等于是自家丧亡。

武则天听到后,对郝处俊恨得咬牙切齿,心想有朝一日非砍了他不可。

终于,武则天将当年的恨记到了郝处俊孙子郝象贤的头上。武则天已当了皇帝的垂拱年间,时任太子通事舍人的郝象贤,被武则天随便找个理由处决了。临刑时,郝象贤破口大骂武则天而死。武则天听到汇报后十分恼怒,命令肢解郝象贤的尸体。这还不解恨,索性把郝象贤的祖坟挖开,拖出郝处俊尸骨行“尸刑”。

另外因为郝象贤临刑前破口骂人,武则天还改革了唐朝的行刑制度。自郝象贤之后,一直到武则天退位,凡执行死刑时,都用木塞把犯人的嘴塞紧,不让再开口。

标签: 郝处俊

更多文章

  • 唐代名相卢承庆宠辱不惊的成语创造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承庆

    史上卢承庆简介中提到:卢承庆,表字为子馀,号为幽忧子,乃幽州范阳人士也。卢承庆,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70年,享年76岁。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范阳定公,是唐朝臣子,在高宗时期出任宰相。其妻为范氏,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景祚、二儿子景裕。卢承庆画像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重要官员,其父卢赤松与李渊

  • 历史上的唐朝著名宰相卢承庆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承庆

    史上卢承庆简介中提到:卢承庆,表字为子馀,号为幽忧子,乃幽州范阳人士也。卢承庆,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70年,享年76岁。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范阳定公,是唐朝臣子,在高宗时期出任宰相。其妻为范氏,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景祚、二儿子景裕。卢承庆画像(网络图)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重要官员,其父卢

  • 卢承庆简介 历史上卢承庆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卢承庆简介

    史上卢承庆简介中提到:卢承庆,表字为子馀,号为幽忧子,乃幽州范阳人士也。卢承庆,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70年,享年76岁。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范阳定公,是唐朝臣子,在高宗时期出任宰相。其妻为范氏,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景祚、二儿子景裕。卢承庆画像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重要官员,其父卢赤松与李渊

  • 唐朝名臣于志宁的故事 于志宁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志宁

    于志宁出生雍州高陵(今陕西高陵),是唐朝名臣,被列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著有《于志宁集》等作品。家族原本出自鲜卑万纽于氏,后改汉姓为于。于志宁后裔子:于立政(太仆少卿)、于慎言。孙:于游艺(江都令)、于知微(兖州都督)、于光远(陵州刺史)、于大猷(明堂令)、于安贞(吴兴令)。于志宁出身于河南于氏。于

  • 【新唐书·于志宁传】原文及翻译。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原文: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高祖入关,率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

  • 唐朝戴至德厚道,却被人看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戴至德

    戴至德,唐高宗时为右仆射,办事公正,从来不计较私人恩怨。另有一个刘仁轨,字正则,唐高宗时为左仆射。当时的人,都称道刘仁轨,而看不起戴至德。有一个老妇人,向他们呈上状子,当时,戴至德就在老妇人的近处,所以,戴至德便接过了状子。戴至德正准备下笔批示时,老妇人向旁边的人问:这位是刘仆射,还是戴仆射?旁边的

  • 戴至德人物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戴至德

    戴至德,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戴胄哥哥的儿子。乾封二年(667年)几次升任后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经过数十年,父子相继做宰相,世人惊讶他家的荣耀。唐高宗李治曾经写飞白书赏赐大臣,赐给戴至德的是“漂流大海,有待舟楫”,辞中都有寓意。升任尚书右仆射。当时刘仁轨任左仆射,有人来上诉,大都答应受理;

  • 【唐刘仁轨为左仆射,戴至德为右仆射】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

    唐刘仁轨为左仆射,戴至德为右仆射,人皆多刘而鄙戴。有老妇陈牒,至德方欲下笔,老妇顾左右曰:"此刘仆射?戴仆射?"曰:“戴仆射”因急就前曰:"此是不解事仆射,却将牒来。"至德笑,令授之。戴仆射在职无异迹,当朝似不能言。及薨,高宗叹曰:"自吾丧至德,无可复闻,当其在时,事有不是者,未尝放我过,因索其前后

  • 一生默默无闻创造许多功绩,揭秘唐朝宰相戴至德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戴至德,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戴至德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有许多人,生前一直默默无闻,被人所瞧不起,甚至有人还诋毁他们,认为他们一生无所作为,是个庸人,直到生后,其所做的一切被人所知,才发现,原来他们被非庸者 ,而是智者,一生做了许多功绩,默默无闻的,无私的

  • 窦姓的来源,窦德玄“实话实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窦姓

    窦姓的来源:一,出自姒姓,为夏朝少康之后。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启的继任者太康不理政事,沉迷游乐田猎。当时,有个部落叛乱,太康的侄子相带着怀孕的妻子缗逃难,缗在一个山洞里生下儿子少康。后来少康登上夏朝的王位,为了纪念那个山洞,少康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姓窦。二,出自古代的兄弟民族。魏晋南北朝时有“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