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真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

曹真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3 更新时间:2024/1/19 11:01:08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强调司马懿过人的军事才华,而将曹真攻退诸葛亮的功绩都描写成了司马懿的功勋,而曹真的人物形象被大大颠覆了。实际上,在正史之中,曹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而且也是一位良将。

首先我们不否认曹真在政务上的才能的确不如司马懿和诸葛亮过人,但是在战役上,曹真的确是让人不可恭维的。根据《三国志》的描绘,曹真并非是曹操家族的人,那曹真又到底和曹操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曹操在对董卓发起进攻的时候,曹真的父亲曹邵被豫州牧的黄婉给处置了。于是曹操便收容了曹真,并非曹真是曹氏家族的人,而在《魏略》中的记载是,曹真并非姓曹,而是姓秦,只是在一场战役之中曹真救了曹操一命,所以曹操为曹真赐姓为曹。

其实重要的并不是曹真的血统,而是曹真的军事才华,他曾一箭命中一头老虎,所以曹真还被人成为“虎豹骑”。在公元218年的时候,刘备讨伐汉中,曹真和曹洪曹休以及雍州刺史张既把蜀军击退,在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又经过沔水,处置夏侯渊

在这个时候曹操命曹真担任征蜀将军,曹真与徐晃一起在阳平关又将蜀军击溃,由此可见,曹真并非电视剧中那般无能,反之屡战屡胜。曹操逝世之后,曹丕继位登基成为新皇帝,曹丕见曹真平定西北功不可没,便升曹真为大将军。此时的曹真已是曹军中最高统帅其一了,这与他的军事才华是不可分割的。

而且曹真还可以算是一位民族英雄,在公元221年,河西的治元多、卢水以及还有很多的叛军在西北从中作乱,而当时的曹真正是镇西将军,他亲自率军将河西的叛军之臣平定。根据《魏书》中记载。

在这一战役之中,曹真缴获牛羊十几万,并且在这次平定河西之战中,曹真更是将西域和中原的道路打通,当地的鄯善、龟兹等部落人民纷纷向曹魏称臣,魏国随后也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但是这都不算什么,最能更加直观的看到曹真军事才华的还是他与诸葛亮的对决,公元228年的时候,诸葛亮带兵北伐,天水、安定等郡一一纳降于诸葛亮,当时曹真驻军在长郿,他派出张郃前去支援曹叡的军队,随后在街亭打败马谡

之后曹真又在箕谷将赵云和邓芝在主力军翼协力作战的军队击退,直接领兵直进陇右,诸葛亮害怕会受到围困,无奈只能退兵,而南安、天水、安定等郡被曹真再次收复。曹真在箕谷击退赵云之后,赵云在回到蜀国没有多久便逝世了。

有人说赵云是抑郁而逝,但是这并不准确,毕竟当时赵云的年龄也已经不小了,可能有其因素,但多数的应该还是身体的原因。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曹真并非电视中那般无能,他是一位实打实的良将。

标签: 曹真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永琪,他为何会被封为荣亲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曾经火遍整个华夏地区,甚至国外的电视剧里的男主角,每当谁提及他,总会感叹一句,他可真是个痴情皇子。但实际上,他留给众人的印象,只能够算作是剧情里的虚构。在真实的史册中,他既没有一位姓陈的妻妾,自然也不可能有一位姓方的真爱姑娘。而这个人,便是乾隆帝的第五个儿子,名唤作永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领导农民起义,为何他们不联手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李自成,战史风云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为何不入川联手张献忠反清,两人有何恩怨?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两大领袖,他们一个在北部,一个在西部,分别给明朝崇祯帝制造麻烦。 李自成更是率军直捣北京,逼得崇祯在煤山自杀。然而李自成刚刚坐上皇宫龙椅42天,就在山海关战败,被 清军赶出了北

  • 贾珠娶李纨为妻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娶她而不是别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红楼梦,贾珠,历史解密

    荣国府三代儿媳妇,贾母、邢夫人(填房)、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包括薛宝钗,邢夫人续弦除外,只有李纨不是四大家族中人。不免令人奇怪,贾珠为什么不找个豪门出身的妻子,只找了个四品官的女儿为妻呢?此事还真不是贾家低就,甚至是贾珠高攀了。【一】贾珠娶李纨,代表了贾家自我转型的进一步执行。荣宁二公武官出身,出生

  • 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先皇驾崩,大臣让他哭丧,他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晋朝,司马曜,野史秘闻

    古代非常重视孝道,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不但会被街坊邻居瞧不起,连踏入仕途的机会都没有,朝廷选拔人才对人品很看重,不孝顺也就代表人品有问题。若大臣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否则将会被同僚弹劾,皇帝却不受这种限制,毕竟皇帝如果守孝三年的话,无人可以代替他处理朝政。《顺宗实录五》记载:“以日易月

  • 从太监做到宰相的李辅国,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辅国,唐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掌有大权的宦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要属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了,但是虽说他的权力很大,但他的职位还是一个秉笔太监,不过是只比知府略高上一些而已。但是历史上确有一位太监,经过努力做到了宰相的位子,他就是唐朝的宦官李辅国。李辅国是在李隆基时期进宫当太监的,后来他又全心全意的侍奉太子李亨

  • 朱元璋这位开国帝王,在死前为何一直问:“燕王来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从一个乞讨的小和尚,做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所以他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对于继承人的问题,向来非常重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明确遵循着儒家“立长不立幼”的思想,把皇位传给了已亡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但是这一

  • 栎之役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对秦晋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栎之役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562年,秦国与晋国在栎地发生了一次冲突战争,以晋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中原的野望一直被强大的晋国遏制。秦国为了实现霸业,时常与楚国结盟,以对抗强大的晋国,并发生了一系列战事。其中,栎之役就是一场秦

  • 松锦大战明军战败的罪魁祸首是洪承畴还是崇祯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松锦大战,明朝,历史解密

    松锦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崇祯帝选择的决战时机是完全违背理性的。明朝的后勤组织和兵力部署同样也是难以为继的。在极度不利的国内外局势下,崇祯帝贸然发动这场决战,是战略上的严重失策,对满清皇太极竟会率领清军主力以倾国之力决战,更没有有效的战略备案。如果说在崇祯十三年,崇祯帝让洪承畴督帅十三万大军出关

  • 渤海国在哪儿?它是怎么改变唐朝在东北的地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了解,但它并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渤海国在唐代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唐高宗时,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灭亡,靺鞨族在东北趁机建国。开元七年(719)渤海国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即位,对外“斥大土宇”,积极扩充疆土。唐朝在东北虽然设立安东都护府,但政策还是以羁縻为主

  • 明朝内阁大学士殷士儋简介:曾遭到首辅高拱的排挤打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