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吕布临死前高呼七字,但是曹操没有重视

吕布临死前高呼七字,但是曹操没有重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19 11:00:22

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三国人物的遗言,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悍将吕布临死前所留的七字遗言,假如曹操予以重视,三国历史恐怕就将改写。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麻池镇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割据诸侯,同时也是历史上武力最高强的将领之一。吕布早年参军,因弓马娴熟、骁勇善战而被并州刺史丁原所器重,引为心腹。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丁原任骑都尉,驻扎河内,以吕布为主薄。灵帝驾崩后,丁原奉大将军何进命令,率军入洛阳剿除宦官势力,吕布由此进封执金吾。董卓带领西凉大军进入洛阳后,把控东汉朝廷大权,扬言要废黜少帝刘辩并改立刘协为帝。丁原尊王事,统军讨伐,谁知吕布受董卓诱使,临阵叛变,致使丁原起兵失败,其步卒为吕布董卓所并。

事后,董卓见吕布骁勇异人,为万人敌,与其发誓结为父子,永不背叛,并擢升其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关东军讨伐董卓时,吕布奉命率并州狼骑,支援前线。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燕人张飞见吕布多次背主且反复无常,故叱骂其为“三姓家奴”。自此之后,后世之人常以此评价吕布。其实,世人之所以会如此贬低吕布,不仅仅是因为他多次认主为父或是更换山头,假如真的仅是这样,他也不会被骂作家奴,比如刘备就在许多军阀手下待过,却能有不错的名声。究其原因,是因为吕布见利忘本,如墙头草一般不顾忠义,随时依附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当然,吕布虽被世人贬斥,但其精湛武艺与俊美身姿仍然为不少人所仰慕。因吕布善骑射,膂力过人,世人又称之为“飞将军”,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吕布武力之强可见一斑。吕布联合司徒王允诛除国贼董卓后,进封温侯,任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董卓旧部攻打长安时,王允兵败而亡,吕布则率残部东出崤山,与关东诸侯共同逐鹿天下。

诸侯混战时期,吕布因缺乏谋主而屡遭失败,后因东郡陈宫献计,暂居小沛。小沛归属于徐州管辖,而徐州牧正是大名鼎鼎的刘备,因自身缺乏兵力,吕布战力又震慑世人,刘备并没有对暂借小沛的吕布做过多提防。此后,刘备因全力讨伐袁术,无暇顾忌徐州,将地方政务管理尽数交于张飞,吕布便听从陈宫谋略趁机攻占徐州。刘备得知徐州丢失,连忙回军,谁知却不敌吕布,战败无奈之下,只得前往许都投奔曹操。

借助曹操的势力,刘备大仇得报,曾经天下无敌的吕布被曹军生擒于下邳白门楼。吕布以自身武力超群,得知可得天下为由,希望曹操能够饶过自己,两人合力一起统一天下。曹操听之颇为心动,而此时刘备却说:“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与董太师乎?”刘备的诛心之言,以丁原、董卓结局来警示曹操,最终坚定了曹操的杀心。吕布死前大呼“是儿最叵信者”七字,意即大耳贼(指刘备)最信不得。遗憾的是,曹操却并未重视的吕布遗言,依旧信任刘备,谋士程昱建议除掉刘备时也被他拒绝,最终导致刘备成了气候,日后甚至还与其争夺汉中,曹操这才悔不当初。若是当初曹操听取了吕布的临终之言,对刘备始终加以提防警戒,或许就没有三分天下的出现了,历史也会随之改变。

标签: 吕布三国吕布曹操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曹真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真,三国,风云人物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强调司马懿过人的军事才华,而将曹真攻退诸葛亮的功绩都描写成了司马懿的功勋,而曹真的人物形象被大大颠覆了。实际上,在正史之中,曹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而且也是一位良将。首先我们不否认曹真在政务上的才能的确不如司马懿和诸葛亮过人,但是在战役上,曹真的确是让人不可恭维的。根

  • 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永琪,他为何会被封为荣亲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曾经火遍整个华夏地区,甚至国外的电视剧里的男主角,每当谁提及他,总会感叹一句,他可真是个痴情皇子。但实际上,他留给众人的印象,只能够算作是剧情里的虚构。在真实的史册中,他既没有一位姓陈的妻妾,自然也不可能有一位姓方的真爱姑娘。而这个人,便是乾隆帝的第五个儿子,名唤作永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领导农民起义,为何他们不联手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李自成,战史风云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为何不入川联手张献忠反清,两人有何恩怨?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两大领袖,他们一个在北部,一个在西部,分别给明朝崇祯帝制造麻烦。 李自成更是率军直捣北京,逼得崇祯在煤山自杀。然而李自成刚刚坐上皇宫龙椅42天,就在山海关战败,被 清军赶出了北

  • 贾珠娶李纨为妻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娶她而不是别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红楼梦,贾珠,历史解密

    荣国府三代儿媳妇,贾母、邢夫人(填房)、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包括薛宝钗,邢夫人续弦除外,只有李纨不是四大家族中人。不免令人奇怪,贾珠为什么不找个豪门出身的妻子,只找了个四品官的女儿为妻呢?此事还真不是贾家低就,甚至是贾珠高攀了。【一】贾珠娶李纨,代表了贾家自我转型的进一步执行。荣宁二公武官出身,出生

  • 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先皇驾崩,大臣让他哭丧,他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晋朝,司马曜,野史秘闻

    古代非常重视孝道,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不但会被街坊邻居瞧不起,连踏入仕途的机会都没有,朝廷选拔人才对人品很看重,不孝顺也就代表人品有问题。若大臣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否则将会被同僚弹劾,皇帝却不受这种限制,毕竟皇帝如果守孝三年的话,无人可以代替他处理朝政。《顺宗实录五》记载:“以日易月

  • 从太监做到宰相的李辅国,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辅国,唐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掌有大权的宦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要属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了,但是虽说他的权力很大,但他的职位还是一个秉笔太监,不过是只比知府略高上一些而已。但是历史上确有一位太监,经过努力做到了宰相的位子,他就是唐朝的宦官李辅国。李辅国是在李隆基时期进宫当太监的,后来他又全心全意的侍奉太子李亨

  • 朱元璋这位开国帝王,在死前为何一直问:“燕王来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从一个乞讨的小和尚,做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所以他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对于继承人的问题,向来非常重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明确遵循着儒家“立长不立幼”的思想,把皇位传给了已亡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但是这一

  • 栎之役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对秦晋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栎之役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562年,秦国与晋国在栎地发生了一次冲突战争,以晋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中原的野望一直被强大的晋国遏制。秦国为了实现霸业,时常与楚国结盟,以对抗强大的晋国,并发生了一系列战事。其中,栎之役就是一场秦

  • 松锦大战明军战败的罪魁祸首是洪承畴还是崇祯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松锦大战,明朝,历史解密

    松锦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崇祯帝选择的决战时机是完全违背理性的。明朝的后勤组织和兵力部署同样也是难以为继的。在极度不利的国内外局势下,崇祯帝贸然发动这场决战,是战略上的严重失策,对满清皇太极竟会率领清军主力以倾国之力决战,更没有有效的战略备案。如果说在崇祯十三年,崇祯帝让洪承畴督帅十三万大军出关

  • 渤海国在哪儿?它是怎么改变唐朝在东北的地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了解,但它并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渤海国在唐代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唐高宗时,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灭亡,靺鞨族在东北趁机建国。开元七年(719)渤海国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即位,对外“斥大土宇”,积极扩充疆土。唐朝在东北虽然设立安东都护府,但政策还是以羁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