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臣李泌:四朝元老每当功成名就就隐退朝堂

唐朝名臣李泌:四朝元老每当功成名就就隐退朝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1/16 16:25:40

从古至今,官场的水一直都是深不见底,很多从政多年的老官僚,也难免有阴沟翻船的时候,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人物,虽数次居于高位但却总能游刃于官场之中,每逢危险来临之时,便隐退深山,如此一直辅佐了四位君主。

此人便是唐朝名臣李泌,他可是当之无愧的四朝元老,曾辅佐过玄宗、肃宗、代宗以及德宗这四位君主,其所处的时代是盛唐逐渐走衰弱的那段时期。当时天下动荡不安,朝廷之上群臣各怀心思,每当新皇登基的时候,他便会被请到朝廷委以重任,等到他自认已经辅佐的差不多了,便选择隐退深山,将身上的功名尽数舍弃。

李泌从小就天资过人,是个小神童,因为其不凡的才学,使得玄宗都听说了他的故事,得知他天赋异禀之后,专门让人将他叫到了身前问话。等到李泌长大之后,玄宗让他前去辅佐太子,久而久之他与太子之间走的便非常亲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后来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朝着西方逃去,而太子则选择在宁夏继位新皇,也就是后来的肃宗,他开始着手召集人马来对抗叛军。就在肃宗非常需要人才的时候,李泌适时地出现了,他在肃宗手下担任高参一职,成为其最为称职的助手。

偶然一次,肃宗与他聊起了前朝宠臣李林甫,此人当初深受玄宗看重,在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几次进谗言希望玄宗能够将他这个太子废黜,现如今肃宗继任地位,便想着找此人报仇。只不过,那李林甫年事已高,早已经作古,肃宗却仍不肯放过他,与李泌商议着等到夺回长安之后,便将此人的墓穴掘开,再将其尸骨烧为灰烬,一泄心头之恨。

对于肃宗的此番打算,李泌连连摆手,他苦口婆心的劝说道:“您身为一代君主,应当宽容待人,虽然李林甫算计过您,但他现在既然已经是死人一个,何必再与他计较呢?如果您真的那么做的话,最后吃亏的还是您,因为这会让天下人认为您心胸狭隘,而那些叛乱之人知道您如此瑕疵必报,也就没有了投降的打算,如此来说的话,您可是非常不划算的啊。”

虽然肃宗知道他说的都是实话,但仍旧不肯罢休,他提醒李泌道:“你忘记了吗?他曾经也算计过你啊,你难道就不想找他报仇?”李泌点了点头,称:“我当然记得,但是现在太上皇年事已高,要是让他老人家知道您还惦记着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心里一定会感到非常愧疚,如果他因此而积郁成疾的话,那么天下人还是会认为您是个没有肚量的君主,就算是能够包容整个天下,却无法包容自己的父亲。”

至此肃宗才终于受到感化,取消了原本的报复计划,而李泌的此番劝谏,也能够体现出他作为一代名臣的潜质。

一般来说,朝中大臣很忌讳参与皇室的家事,但是李泌却选择大胆介入,因为这事关政局的稳定,也关乎整个天下的稳定,在当时硝烟四起的大环境下,如果皇族内部再发生什么乱子,那么整个大唐无疑会迅速走向衰落。

在平定安史叛军之时,肃宗曾想让当时勇武过人的建宁担任主帅一职,但这却遭到了李泌的反对,原因很简单,如果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的话,最后可能会将玄武之变的惨剧重演一遍,故而建议肃宗将主帅之位交给太子担任。后来为了避免出现天下间两个政治中心的局面,肃宗想要将玄宗请回来,李泌便给他出主意,告诉玄宗称想要将其接回来做太上皇享福,如此果然解决了这一问题。

而在德宗时期,因为一些问题,德宗想要废太子而后立,甚至一度想要将太子杀死,但是经过的调查走访后发现,这些事其实都并非太子的过错,于是便与德宗据理力争,所谓“力争”其实在气势上也并非盛气凌人,只是通过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谏,终于让德宗明白,从而保全了太子。

俗话说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李泌如此聪慧,自然对这个道理理解的非常透彻,因为其与历任君主都有很深的交情,因此难免受到一些有心人的嫉妒,开始设计对他进行攻击和陷害。不过,每当他察觉到有人准备谋害他的时候,便会及时从混乱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隐居深山。虽然凭借他与皇帝的交情,其实是很有把握打败那些奸人的,但他认为在朝中应当以做事为先,至于做不做官则显得无关紧要了,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去计较抗争,他这种平和的心态,非常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标签: 李泌唐玄宗李林甫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历史上玩转四代皇帝第一人是谁?李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泌,唐朝

    玩转四代皇帝第一人:李泌在古代,一旦牵扯到皇家二字,必然是小事化大,大事更能顶到天上去。是非多,人事杂,稍有不慎,介入其中,都很难全身而退。老子最亲信的心腹,到了儿子手上,必然会被使绊子,这样的例子一抓一把。但是唐代李泌,却是在几代父子之间,游刃有余。说起李泌的先祖,那也是威名赫赫。往上数六代,从西

  • 唐朝名相李泌:为何四次辅佐又四次转身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泌

    唐朝李泌三国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想必也是有大智慧的。李泌画像李泌出生于公元722年,在经历了67个春秋后,于789年自然病逝。他出生于唐玄宗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时便崭露头角,7岁时李泌在跟随老臣张

  • 李泌为何被迫二次归山?又是如何避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泌

    李泌为何被迫二次归山?又是如何避祸的?三国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想必也是有大智慧的。李泌出生于公元722年,在经历了67个春秋后,于789年自然病逝。他出生于唐玄宗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时便崭露头角,

  • 揭秘历史上中唐宰相李泌被轻视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泌

    李泌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重要人物。但《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其评价不高,只以“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诡诞,故为世所轻”一笔带过。李泌为何被史家一笔带过首先,李泌的进谏方式不为儒家所喜

  • 唐朝名臣李泌:隐退深山 将功名尽数舍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泌

    从古至今,官场的水一直都是深不见底,很多从政多年的老官僚,也难免有阴沟翻船的时候,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人物,虽数次居于高位但却总能游刃于官场之中,每逢危险来临之时,便隐退深山,如此一直辅佐了四位君主。此人便是唐朝名臣李泌,他可是当之无愧的四朝元老,曾辅佐过玄宗、肃宗、代宗以及德宗这四位君主,其所处的

  • “白衣宰相”李泌: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后又数次归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李必、高力士、唐玄宗、杨贵妃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观众为剧情、道具、演技、化妆叫好的同时,也好好学了把历史课。《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发生唐玄宗的天宝三年。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彻底黑化,不再是原来那个奋发有为

  •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他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数次出仕又数次归隐,史称“白衣宰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发生唐玄宗的天宝三年。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彻底黑化,不再是原来那个奋发有为,励志向上的皇帝,他开始懈怠朝政,内忧外患之下,唐朝已经尽显疲态

  • 李亨为什么要称李泌为自己的老师? 李泌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泌,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传说神童李泌从小精通佛、道、儒等经典教义。唐玄宗李隆基知道后很是好奇,随即召他入宫。当时皇帝正和宰相张说对弈,一看眼前这个小孩子,顺便就用“方圆动静”四字为题,让张说和李泌各做一幅对联。张说顺口说道:“方似棋局,圆如棋子;动则棋生,静犹棋死。

  • 李泌曾提出两条旷世良策,皇帝为何不采取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泌。李泌,唐代奇才。他以卓越的才具,为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遗憾的是,他本可以改变大唐命运的两条大手笔良策,却未被采纳。以迂为直,彻底平定安史之乱756年12月,安禄山叛军气势汹汹!忧心忡忡的唐肃宗咨询李泌:怎么办?李泌与肃宗亲近,为时人所

  • 唐肃宗本想封第三子为元帅,李泌为什么大力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肃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谈唐肃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带着自己的妻儿就往四川跑。在经过马嵬坡的时候,太子李亨和陈玄礼等人联合,发动了马嵬兵变,诛杀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在这以后,李亨就带着兵北上平乱,李隆基则接着往四川跑。然而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