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开元名相张说 文宗张说写过哪些诗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 文宗张说写过哪些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1/7 16:15:30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

张说画像

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学造诣,当时的他在科举考试之时做的策论,被认定为天下第一策论。后来被任命为太子校书,后来和崔湜等人一起编修《三教珠英》。唐长安三年,由于不肯和张易之同流合污陷害宰相魏元忠,被陷害流放钦州。

唐中宗复位之后,召回张说,任命他为兵部侍郎。唐睿宗继位之后,张说因为审判中宗时期的李重福谋反一案有功,被任命为太子李隆基的侍读,成为太子的近臣。唐睿宗二年,张说被封为宰相,期间,极力向皇帝推荐当时身为太子的李隆基。

第二年,李隆基继位为唐玄宗,刚刚继位的李隆基由于根基不稳,朝廷大事都由太平公主把握着,当时太平公主想让崔湜担任宰相,迫于太平公主的威势,李隆基只好罢掉张说的相位。后来,唐玄宗灭掉太平公主之后,又用张说,但是张说又在和姚崇夺权的时候,失败被罢。这一次的张说可以说是遇到了政治上最大的失败,罢相之后的他被一贬再贬。虽然,最后张说又被重新启用,但是此时的他年事已高,在开元十八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张说虽然有才,但是他非常的贪财,而且为人脾气也比较暴躁,所以和同僚的关系都不太好,这也使得他的仕途非常的坎坷。

张说读音

张说,唐玄宗开元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开元名相之一。为人非常贪恋财富,而且脾气暴躁,所以在朝中的人缘非常之差,一生仕途坎坷。

说字

张说的名字正确读音应该是“zhāngyuè”,后面的那个“说”字应该读第四声“yue”,同喜悦的“悦”字。“说”字有三种读音,每种读音所代表的意思都是不一样的,所组的词的用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三种读音分别为“shuō”“shu씓yuè”。

作“shuō”字读音的时候,有五种意思。第一种是“说话”,表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二种的意思是介绍的意思,如“说媒”;第三种言论、主张的意思,如“学说”;第四种还有责备的意思,如“数说”,这个现在看到的不多;最后一个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如“《师说》”。

作“shuì”字读音的意思比较单一,就是“游说”的意思,全解就是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

作“yuè”字读音,同喜悦的“悦”字,这是一个通假字。《论语》曾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语,那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字就是读第四声的,和“悦”的意思相同。

另外“说”这个字,还有一个比较生僻的用法,也是一个通假字,通“脱”字,和“脱”的意思是一样的,判断这个字的读音要结合语境来辨别。

张说,是一个著名文人,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肯定会对儒家的老祖宗非常的推崇,“说”字在儒家经典的《论语》之中,多是用作“悦”的意思。所以,张说这个名字后面的“说”字应该读作“yuè”。

张说钱本草

电视剧《甄嬛传》火了以后,网友模仿剧中人物的对话,发明出了“甄嬛体”这一网络文体。其实,早唐玄宗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模仿《黄帝内经》的本草篇,写出了一篇有关钱的中药文章,可谓是开这种幽默仿写文体的先河。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文人张说,他写的那篇文章叫做《钱本草》。

钱本草

《钱本草》这篇文章是作者张说在自己花甲之年,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了这篇文章。

整篇文章只有区区200余字,不仅把钱的本质描述的清清楚楚,还写出了钱的利弊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弊端,有着非常丰富的哲理。

张说模仿《黄帝内经》本草篇里对于药材的描述,先是介绍钱的药性如何,味道如何,以及它的药理如何,能治哪些疾病。《钱本草》里对于钱的药性是这样描述的。“钱,味甘、大热、有毒”,描述的非常形象准确。后面对于钱的药理描述之中,主要讲的是钱主要能治疗哪些疾病。小钱能够解决人的燃眉之急,救别人于水火之中,大钱能够使得国家安定。但是,人不能太过分的贪念钱财,那样会使自己陷于一种无法自拔的境地,非但不能治病,还会变成一种剧毒无比的毒药。

最后,介绍的是钱的采摘时节。《钱本草》中对于钱的采摘是这样说的“其药采无时”,意思是钱的采摘没有固定的时间,你可以随时去采摘。后面又提到了钱币的流通,要把握钱的流通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作者对于钱的了解,是很多人拍马不能及的,由此可以看出张说是一个对钱财非常迷恋的人,史书上对他贪恋钱财的说法还是比较正确的。

更多文章

  • “文宗”张说所写之试都是阿谀奉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宗”张说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

  • 裴光庭原文及翻译,张说以大驾东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光庭

    【原文】张说以大驾东巡,恐突厥乘间入寇,议加兵备边,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谋之。光庭曰:“封禅,告成功也,今将升中于天而戎狄是惧,非所以昭盛德也。”说曰:“如之何?”光庭曰:“四夷之中,突厥为大。比屡求和亲,而朝廷羁縻未决许也。今遣一使,征其大臣从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突厥来,则戎狄君长无不皆来,可以偃旗

  • 张说不做伪证的故事讲了什么?张说不做伪证不枉良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张说

    张说不做伪证的故事讲了什么?张说不做伪证不枉良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狄仁杰死了以后,魏元忠当了宰相。那时候,武则天宠幸两个官员,叫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个人权势大得不得了,满朝文武官员见到两张,都让他们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是个有名的硬汉,在周兴、来俊臣得势的时候,他

  • 张嘉贞弟弟犯罪之后,张说是怎么救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嘉贞,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官弟弟犯罪,此人想了个解决办法,高官: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开元十年(722年),广州都督裴伷先犯了罪,唐玄宗召集三位宰相商量该怎么处置。作为首席宰相,张嘉贞说:“请陛下在朝堂上杖责,杀一儆百!”玄宗还没有表态,张说却道:“不能这样,过去

  • 张说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说,唐朝

    对张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说,有的人读为张shuō,其正确读音应为张yuè。很多人对他不了解,但是有一个关于他的轶事,流传很广:与他同时代的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两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为宰相的张说极度赞赏,把这两句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

  • 唐玄宗的肱股之臣,揭秘张说的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说,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姚元崇祖籍浙江湖州,能文能武,被后人尊称为“救时宰相”;张说当年在制科考试中,策论被评为天下第一,官场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大唐宰相。这两人都算得上是唐玄宗的肱股之臣了,姚元崇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后人将他与房玄龄、杜如晦

  • 贪官污吏郭元振为何被武则天选为一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元振,武则天

    郭元振,名震,字元振。早年十八岁中了进士,任四川通泉县县尉。在他任上,经常做一些不法勾当,甚至买卖人口,私铸钱币。当朝女皇武则天知道这事后,就把郭元振召到京城,打算处死他。然而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武则天发现他口若悬河,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京城,给了他一些官职当。万岁通天元年,郭元振向武则天建议,并成

  • 人贩子郭元振为何被武则天选为一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元振

    唐郭元振郭元振,名震,字元振。早年十八岁中了进士,任四川通泉县县尉。在他任上,经常做一些不法勾当,甚至买卖人口,私铸钱币。当朝女皇武则天知道这事后,就把郭元振召到京城,打算处死他。然而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武则天发现他口若悬河,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京城,给了他一些官职当。郭元振画像万岁通天元年,郭元振

  • 武则天为何选人贩子郭元振为一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郭元振

    郭元振,名震,字元振。早年十八岁中了进士,任四川通泉县县尉。在他任上,经常做一些不法勾当,甚至买卖人口,私铸钱币。当朝女皇武则天知道这事后,就把郭元振召到京城,打算处死他。然而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武则天发现他口若悬河,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京城,给了他一些官职当。郭元振画像万岁通天元年,郭元振向武则天

  • 揭秘:武则天为何选人贩子郭元振为一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

    郭元振,名震,字元振。早年十八岁中了进士,任四川通泉县县尉。在他任上,经常做一些不法勾当,甚至买卖人口,私铸钱币。当朝女皇武则天知道这事后,就把郭元振召到京城,打算处死他。然而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武则天发现他口若悬河,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京城,给了他一些官职当。网络配图万岁通天元年,郭元振向武则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