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嵩一个会打仗的宰相,萧氏的传奇经历

萧嵩一个会打仗的宰相,萧氏的传奇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90 更新时间:2024/1/3 12:17:36

萧嵩,典型的南方人,眉清目秀,很帅气,祖籍在山东的兰陵,西晋分家后,家族来到南方,和司马家的后代一起,创建了东晋,对抗来自北方草原部落的入侵,建立了两个政权,共21个皇帝。

杨坚在北境称霸的时候,在湖北荆州一带,还存在过一个小国家,史书上被称为后梁,国王是萧嵩的祖辈。

世界总是不公平的,孟浩然读了一辈子书,想做公务员,却没有门路,只能喝喝酒,逛逛青楼,而萧嵩对于读书,似乎是没有兴趣的,虽然长得很帅,但是就个人能力来说,没有引起过任何重视。

武则天时代,除了科举考试,选取优秀的读书人,还有武举考试,目的就是选择武将,充实部队,这个制度,在李隆基时期,延续了下来,萧嵩的成绩中游,去河北永年,当了一名参军。

因为家族势力庞大,萧嵩受到过,很多高级别官员的接见,比如参加神龙革命的桓彦范,还有河北监察史姜师度,当然,跟着这些人,都没混出什么模样,依旧是个地方上的小职员。

什么时候等来机会呢?姐夫陆象先将他引荐给皇帝的时候。

萧嵩和陆象先,老婆都来自江南的会稽,姓贺,陆象先娶了大的,萧嵩娶了小的,两人的家世都不错,慢慢就从亲戚,变成了朋友。

作为宰相的儿子,陆象先的年纪比萧嵩大,读书的时候,悟性高,成绩年年排第一,成年后,通过科举,进入官场,靠着父亲的运作,45岁,担任中书侍郎,第二年就任宰相。

宰相的地位高,和皇帝的距离近,危险系数自然就升高了,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宰相需要拉拢自己人,建立小团队。

正因为这个原因,陆象先把萧嵩带到了中央,职务是监察御史。

这一年是公元710年,皇帝变成了李旦,帝国的权力,大部分给了太平公主,而陆象先就是太平提拔的宰相,到了公元713年,李隆基政变成功,曾经跟着太平的宰相们,都搬离了中央。

陆象先走了,去了山西,做刺史,萧嵩却得到了姚崇的推荐。

姚崇是什么人?李隆基前期最重要的宰相。

得到了姚崇的赏识,萧嵩又开始了升级: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公元713年,到公元726年,十三年的时间,萧嵩距离宰相,就差一步,这一步,他没有等太久。

公元727年,朝廷的政事堂内,接到了一封紧急军报,报告称河西节度使王君毚被杀(读

chan,字本身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瓜州刺史田元献被吐蕃俘虏,整个与吐蕃、突厥接壤的陇右地区,陷入恐慌。

河西节度使控制的,是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七个州的所有兵力,自秦朝以来,这里的兵源,一直是最好的,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王君毚被杀,等于国家最精锐的部队,没了统帅的将领,形势很危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河西军区的最高指挥官,选谁呢?

李隆基把成名的将领,按个挑了一遍,都觉得不合适,最后盯着下面的兵部侍郎萧嵩,想听听他的看法。

59岁的萧嵩,在中央待得这十多年,从一个英俊的中年大叔,变成了一个糟老头子,年龄大了,心就容易定下来,话不多,但是说的,句句都讲到了点上。

萧嵩认为,河西问题,根源只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吐蕃的军事统帅,悉诺逻恭禄。

他是吐蕃国的三大统帅之一,赞普赤德祖赞的亲信。

田元献和王君毚的死,都和他有直接关系,是他率领部队,突袭瓜州,生擒了瓜州刺史,然后带着田元献和王君毚的父亲,逼降王君毚,结果,没成。

老王向他爹磕了头,愣是守着城门,没出战,也没请降,后来悉诺逻把瓜州的粮食,搬回吐蕃,就撤退了。

王君毚也是沙场老将,在边境,和吐蕃仗打过很多回了,和悉诺逻也是各有胜负。

当然,单从能力上来说,王君毚与悉诺逻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能保证个不落败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媳妇也在军队,武功还挺高,夫妻两人才和悉诺逻,打了个平手。

最后王君毚的死,也是悉诺逻将他的行踪,透露给了回纥,在一次远征吐蕃,回程途中,遭遇了伏击。

李隆基的皇帝时代,对于大臣的性格,确实下过功夫,每个人的特点都了解,认为有能力解决河西危机的,萧嵩是正确人选。

王君毚被杀后,第一时间,萧嵩进驻凉州,担任河西节度使。

随后安抚河西的所有军政长官,将王君毚的亲信,继续安排在重要岗位,包括郭虚己和牛仙客,唯一的改变,是推荐张守珪,成为瓜州,新的刺史。

萧嵩的安排,效果非常明显,河西的七个州,迅速渡过了恐慌期,在吐蕃的下一波进攻前,加固了所有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张守珪,守住了第一阵线。

后方安排妥当了,萧嵩开始实行第二套方案,将大批侦察兵,派入吐蕃。

这批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潜入吐蕃国内,散播消息,内容是,悉诺逻准备联合大唐,把吐蕃国王拉下马。

当时的吐蕃国王,叫赤德祖赞,刚出生的时候,老国王就死了,赤德祖赞被任命为继承人,而吐蕃的权力,交给了赤德祖赞的奶奶,到了721年,才正式亲政,随后开始清理家族势力。

吐蕃大臣取代皇帝,得到军队控制权的案例很多,近的比较有名的,就是禄东赞家族,除了吐蕃,临近的东突厥,也是这么被大唐吞并的。

史书上关于萧嵩对付悉诺逻的办法,记载的,是反间计。

名字很容易理解,就是识破了对方的阴谋,再将计就计,算计对方。

三国演义里,有一出蒋干说降周瑜的戏,结果曹操阵营中,最熟悉水战的两位将领,就因为公瑾的一封信,丢了性命,之后才有的铁索连舟,和火烧赤壁。

萧嵩的反间计,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想来,过程也是差不多,结果君臣反目。

在吐蕃的国史里,对赤德祖赞的评价很高,而悉诺逻也是位名将,萧嵩的计谋能得逞,只能说,他们俩本来的关系,就不够牢固。

战国时期,名将乐毅攻打齐国,同样是田单的离间计,老国王燕昭王的反应,是更加信任乐毅,封大官,给钱给地给权力,为了回报老国王的信任,乐毅只有更加拼命的攻城。

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对乐毅不了解,田单的离间计实施成功,乐毅被迫下岗,之后才有了田单以火牛阵,复国。

悉诺逻死了,吐蕃的军事实力,下降了一个档次,第二年,准备充足的萧嵩,命令军队,和吐蕃打了几场硬仗,随着捷报传到京城,整个大河西,因为王君毚的死,引起的恐慌,算是消失了,边境又安稳了。

这一次,萧嵩的功劳最大,唐玄宗也毫不吝啬,先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封中书令,达到功业的顶点。

在成功面前,谁都会春风得意,嚣张一段时间,萧嵩也不例外,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政事堂成员。

在看人这方面,萧嵩相比李林甫,确实要差了一截,李林甫提拔的牛仙客、陈希烈,凡事都听李林甫的,一个老大当了十九年,萧嵩提拔了一个韩休,当上宰相后,倒向了其他阵营,变成了政治对手。

韩休喜欢进谏,李隆基登基后,社会稳定了,通过几代宰相的努力,老百姓有钱了,国家富裕了,皇帝就有更多时间,出去玩耍一下,每当这个时候,韩休的公文,就会准时的出现在皇帝的办公桌上。

这样的人,注定适应不了喜欢享受的李隆基,宰相的任期,没到一年,就和萧嵩一起,消失在了政事堂,此后萧嵩担任太子太师。

在中央的这段日子,萧嵩还兼任河西节度使,原先的同事,裴宽、郭虚己、牛仙客还有张守珪,通通都升了官,在政界军界,都保持着影响力。

公元739年,萧嵩曾经的手下张守珪,打了败仗,皇帝不高兴,找了大太监牛仙童去调查。

按照往常惯例,有领导下乡视察,张守珪意思意思,表示下也就过去了,但是这次败仗,死的人有点多,张守珪就准备了份大礼,希望掩饰过去,没想到,眼红牛仙童的太监,太多了。

老牛刚从地方回到京城,就被其他同事给告发了,结果,牛仙童被凌迟,张守珪的节度使肯定没了,被贬到浙江,当了刺史。

作为原来的老领导,萧嵩受到牵连,而且在牛仙童的口供里,萧嵩也贿赂过,一套房产。

结果,萧嵩被贬到了山东,71岁的萧嵩告别了政坛,向皇帝请了假,辞职不干了,继续在长安,悠哉的过了十年,在公元749年,去世。

萧嵩死了,属于萧氏的传奇,还在继续,两个儿子,一个是宰相,一个是驸马,孙子呢,也出现了一个宰相,一个驸马,官做的没有李林甫久,但是在做人上,显然更胜一筹。

标签: 萧嵩

更多文章

  • 萧嵩人物简介,轶事趣闻虚有其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嵩

    萧嵩相貌英俊,生有一部美髯,娶会稽贺氏之女贺睿为妻,与陆象先是连襟。当时,陆象先担任洛阳尉,又是宰相之子,士人争相结交。而萧嵩尚未出仕,无人关注于他。后来,一个叫夏荣的人善于相术,对陆象先道:“您十年之后能位极人臣,但不如萧郎一门尽贵。”历任官职705年(神龙元年),萧嵩担任洺州(今河北永年)参军事

  • 被皇帝说成“绣花枕头”,萧嵩如何在外放之后逆袭晋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隆基,萧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萧嵩逆袭的生平,欢迎阅读哦~说到唐朝宰相,你能想起谁的名字?李林甫、魏征、房玄龄、张九龄,还是狄仁杰?这些宰相虽都曾名噪一时,但跟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家比起来,都是毛毛雨。人家一门出了八个宰相,傲视整个大唐王朝,堪称宰相世家。在《新唐书》里对大唐萧家的描述是,“

  • 萧嵩是谁?他打仗不上战场是怎么赢得胜利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嵩,唐朝

    萧嵩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宰相中有一个人很奇特,此人长相俊美,还有一把漂亮的大胡子,看起来是一副标准的文人美男子形象,但他做中书舍人时,却是个绣花枕头,到边关打仗是一把好手,没错,他就是萧嵩。萧嵩是唐初宰相萧瑀的曾侄孙,《旧唐书萧嵩传》说他“美须髯,仪

  • 杜暹是哪个时期的宰相?杜暹藏金的故事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暹,宰相,唐朝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为公事

  • 杜暹的故事有什么 杜暹的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暹

    杜暹简介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杜暹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

  • 廉洁俭朴计退重金唐朝宰相杜暹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网络图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

  • 唐朝宰相杜暹:廉洁俭朴计退重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网络图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

  • 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杜暹为官到底有多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杜暹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为

  • 揭秘:唐朝宰相杜暹为官到底有多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杜暹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为

  • 解析不为权贵折腰的唐代名相李元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元纮

    李元纮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有关李元纮简介,相关史书都有记载。通过李元纮简介得知,李元纮是陕西西安人士,虽然不知道李元纮生于何年,但是史书有记载李元纮卒于公元733年。李元纮本来姓丙,曾祖父获赐李姓,于是后代便改姓李氏。李元纮的父亲名为李道广,曾在唐朝廷担任殿中监一职。李元纮李元纮年轻时,努力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