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暹的故事有什么 杜暹的人物评价

杜暹的故事有什么 杜暹的人物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4/1/3 12:21:25

杜暹简介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


杜暹

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为公事获罪,大理正杨孚叹得知后,宰相推荐了杜暹。在杨孚叹的帮助下,杜暹担任大理寺评事一职。公元716年,杜暹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并到碛西一带审核屯田事务。当时,唐玄宗得知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等人不合,为了查清楚他们之间不合的原因,唐玄宗便让杜暹暗中调查。

等杜暹来到碛西后,番人为了拉拢杜暹,便给他送了重金,杜暹明白了番人来意,坚决不肯接受重金。等到杜暹回到朝廷后,唐玄宗任命杜暹为给事中一职。公元724年,在君主的授意下,杜暹再次出使了安西。公元725年,于阗尉迟眺联合突厥以及西域一些小国试图背叛唐朝廷。

杜暹得知这一事情之后,立马帅病症征讨于阗王尉迟眺。为了镇压于阗王尉迟眺联合力量,杜暹便斩杀了于阗王尉迟眺,并且安慰当地百姓。公元726年,唐玄宗任命杜暹为宰相,并让他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后,杜暹一直为辅佐唐玄宗治理国家而建言献策。

杜暹的故事

在了解杜暹生平经历的同时,也会了解到有关杜暹的故事。众所周知,杜暹是一位廉洁的宰相,那么有关杜暹的故事,大多也是与“廉洁”两字相关。杜暹初入唐朝廷为官时,曾担任婺州参军一职。等到杜暹任满还乡时,同僚们送给了杜暹一万张纸。当时,纸张是非常显贵的物品,如果哪位官吏或者百姓家中存有大量的纸张,那就表明这位官员非常富有。


杜暹藏金

并且在当时同僚之间迎送官员送礼物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并且送纸张也不算是贪污。可是,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以示表达同僚之间的情谊。杜暹离开之后,他让下属将剩的纸张,都退回给了同僚们。同僚们见杜暹如此廉洁,都很佩服他。开元四年,唐玄宗得知安西副都护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趁杜暹出使安西时,唐玄宗便让杜暹暗中调查安西副都护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的原因。番人得知杜暹前来后,便送给了杜暹一大包黄金。

杜暹为了不驳回番人的情面,便暂时接受了这包黄金。等到番人离开之后,杜暹将黄金埋在了自己所住的帐幕下面,并做了一个记号。等把事情一办完,杜暹离开安西之后,他派人前去通知番人将帐幕下的黄金挖出。番人取出黄金之后,非常吃惊,便派遣骑兵将这包黄金拿给杜暹。杜暹早已料到番人的做法,便急忙扬鞭回程。番人没有追上杜暹,这才作罢。杜暹在安西办公期间,安西一带百姓非常敬佩杜暹办事清正廉洁,所以都自觉遵守大唐律令,保障了唐朝边境的稳定。

杜暹的评价

关于记载杜暹生平经历的书籍,都涉及到了有关杜暹的评价。通过杜暹的评价,便可得知杜暹的人格魅力。司马迁在《资治通鉴》出写到了自己对杜暹的评价,司马迁说:“自王孝杰克复四镇,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唐兵三万戍之,百姓苦其役;为都护者,惟田扬名、郭元振、张嵩及暹皆有善政,为人所称。”

从司马迁用短短数十字高度概括了杜暹的贡献,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杜暹的称颂与赞美。杜暹曾经两次处事安西,杜暹第一次出使安西时,不但核查了屯田事务,并且还打听到了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等人不合的原因,为唐玄宗排忧解难。安西一带的番人得知杜暹前来之后,急忙给杜暹献上重金。在此情况下,杜暹不仅没有接受,反而巧用计退还了黄金。如同司马迁评价的那样,杜暹是一位廉洁俭朴的宰相。

其次,对杜暹的评价,还可以从杜暹的生平经历中得知。公元725年,杜暹暗中得知于阗王尉迟眺联合突厥以及西域一些小国试图背叛唐朝廷一事,为了防止事情快速扩展,杜暹立即率领兵马前去讨伐于阗王尉迟眺。在杜暹的打击下,于阗王尉迟眺的兵力迅速被瓦解。杜暹为了防止当地百姓起义,杜暹不辞辛劳地慰问当地的军民,让他们安心生产生活。正因为杜暹及时疏导,才及时避免了边境骚乱。


标签: 杜暹

更多文章

  • 廉洁俭朴计退重金唐朝宰相杜暹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网络图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

  • 唐朝宰相杜暹:廉洁俭朴计退重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网络图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

  • 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杜暹为官到底有多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杜暹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为

  • 揭秘:唐朝宰相杜暹为官到底有多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杜暹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轻时因考中明经而进入朝廷为官。杜暹初入唐朝廷时,先后担任过婺州参军、郑县县尉等职。杜暹杜暹为人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杜暹因为

  • 解析不为权贵折腰的唐代名相李元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元纮

    李元纮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有关李元纮简介,相关史书都有记载。通过李元纮简介得知,李元纮是陕西西安人士,虽然不知道李元纮生于何年,但是史书有记载李元纮卒于公元733年。李元纮本来姓丙,曾祖父获赐李姓,于是后代便改姓李氏。李元纮的父亲名为李道广,曾在唐朝廷担任殿中监一职。李元纮李元纮年轻时,努力勤奋,

  • 唐朝宰相李元纮人物简介,宁移南山不改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元纮,唐朝

    李元纮年轻时谨慎笃厚,初授泾州司兵参军,后历任雍州司户参军、好畤县令、润州司马。他政绩突出,颇有声誉。开元年间,李元纮担任万年县令。他征发赋役,以公允著称,被擢升为京兆尹,并主持疏通三辅境内河渠。当时,王公贵戚都在渠岸建立碾硙,使渠水不能流入下游民田。李元纮命吏卒将其拆毁,使民田得到灌溉,深受百姓称

  • 《旧唐书·李元纮传》原文及翻译,李元纮,其先滑州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元纮

    旧唐书原文:李元纮,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万年。元纮少谨厚。初为泾州司兵,累迁雍州司户。时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硙,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意,元纮遂断还僧寺。窦怀贞为雍州长史,大惧太平势,促令元纮改断,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竟执正不挠,怀贞不能夺之。俄转好畤令,迁润州司马

  • 配角抢戏成主角的名将王晙,王晙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晙

    晙间行,夜遇雪,恐失期,誓于神曰:“晙事君不以忠,不讨有罪,天所殛者,当自蒙罚,士众无罪。心诚忠,而天监之,则止雪反风,以奖成功。”俄而和霁。时叛胡分二道走,晙自东道追及之,获级三千。——《新唐书·王晙传》译文:王晙抄小路进军,不料夜遇暴风雪。王晙担心耽误时间,对神灵祷告道:“如果我侍奉君主不忠心,

  • 王晙人物生平简介,和刘幽求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晙

    王晙祖籍沧州景城,后迁至河南洛阳,父亲王行果,官至长安县尉。王晙年幼丧父,由祖父王有方抚养长大,生性豪放旷达、勤奋好学。 672年(咸亨三年),王晙考中明经科,被授为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后来,朔方军元帅魏元忠出征失利,将罪责推给副将韩思忠,奏请将其诛杀。王晙却认为:“韩思忠是副将,兵权不在自己

  • 著名宰相苏颋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著名宰相苏颋

    苏颋的唐朝著名宰相,关于苏颋的生平经历可通过苏颋简介而得知。通过苏颋简介得知,苏颋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27年,享年57岁。苏颋是陕西武功人,父亲是尚书左仆射苏瑰。苏颋自幼喜欢读书,在父亲的熏陶之下,苏颋对文学领域、政治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记载说,苏颋从小聪明过人,能一目十行,他看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