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12 更新时间:2023/12/29 10:03:00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因为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齐泰原名为齐德,太祖朱元璋时期,因为三大殿被雷火击中,朱元璋前往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

对于齐泰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并不低,就如黄子澄一样,他们在燕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失踪之后,仍然坚守自己的臣子节气,宁死不屈,最终落的个身死道亡,株连九族的下场。悲惨的下场为齐泰本人增色不少,所以历史上他与黄子澄一样,都是作为忠君典范,备受旧时士子赞扬。

忠君并不仅仅是齐泰的一面,齐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好。关于齐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史》的评价倒可以借鉴一番。

《明史》:“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明史》肯定了诸人的忠贞,但是同时也指出他们缺乏制胜之策。他们虽然支持自己的帝王,也知道削藩是有利于皇权统治的,但是作为臣子他们却没有为皇帝分忧。面对削藩的问题,他们没有提出一个有效的办法,反而使自己的君主因为他们的计策而国破家亡。

早在削藩之初,齐泰等人就已经低估了燕王的实力。认为自己是王师,出兵讨伐谋反的燕王,定是处于不败之地。毕竟以全天下去制衡燕京一隅,应该是轻易能办到的。

齐泰等人只看见了自己以天下为凭,但是却没有看到燕京的富庶和兵强马壮。而且那个时候,跟随太祖东征西战的老将已经极为稀少,几乎达到无将可用的地步。但是燕京历来都是军事重镇,为了防止外族的入侵,朝廷在此布置了极强的兵力,并且燕王属下良将辈出,个个都是与外族骑兵厮杀过的猛将。就连燕王自己也从少时起,就跟随诸将作战,拥有极为优秀的军事谋略。

两相一对比,建文帝从小长在富贵中,从未亲自感受过战争的惨烈,而制定讨燕计谋的也是齐泰等一干文臣。文臣对善于征战的武将,这场战争的结局也许早已注定。

南京城破之后,齐泰还想逃到他地,进而密谋复兴建文大业。但是没有走多久,就被燕王属下抓捕进京。《明史》:“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及屡败,意中悔,是以进退失据。迨燕兵日逼,复召泰还。未至,京师已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时购泰急。泰墨白马走,行稍远,汗出墨脱。或曰:”此齐尚书马也。“遂被执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子甫六岁,免死给配,仕宗时赦还。”

齐泰宁死不屈的结局,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死亡,还祸及亲族。更惨烈的是齐家女眷,《奉天刑赏录·教坊录》中记载:“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邓诚等于右顺门里口奏,有奸恶齐泰的姐并两个外甥媳妇,又有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条汉子守着,年小的都怀有身孕,除夕生了小龟子,又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奉钦(旨):‘小的长到大,便是摇钱树儿。’”

忠君的代价便是满门的悲戚,若是再让齐泰选择一次,他会如何选择呢?

标签: 齐泰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允炆的重臣黄子澄和齐泰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明朝,黄子澄,齐泰,朱允炆

    毛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直接点名了在政治斗争中军权的重要性,而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书生误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则人是有心杀敌,可是自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书生们。靖难之役中气死人的黄子澄明成祖朱棣在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发起了靖难之役,最终经过苦战

  • 继母:嘉靖皇帝为什么敢杀严世蕃却不敢杀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嘉靖,严世蕃,海瑞,明朝

    海瑞就是著名的海青天,名声直逼包龙图,此人的战绩实在惊人,骂过皇帝朱厚熜,玩过权臣胡宗宪、张居正,斗过地主无数,堪称官场一绝,当然了,也有人说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葩。不管在影视作品里《嘉靖1566》里的海瑞,或者是小说《明朝那些事》里的海瑞都有个共同点——清官、但科举成绩不好。但即便如此,在明朝的官

  • 严嵩的儿子是谁?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何蒙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严嵩,明朝,严世蕃

    导读: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就在这个月,严嵩之子严世蕃被人告发,以“通倭谋反”的罪名逮捕下狱。这个罪名如果成立,等待他的,将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严嵩是有明一代的异数,一个“不可多得”的奸臣。明代的奸臣不多。《新唐书》作《奸臣传》,上下两卷,另有《叛

  • 明代权奸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何被罗织罪名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严嵩

    严世蕃之死,当时就有人认为是冤案。当然是冤案了。这严世蕃恶贯满盈不假,聚众谋反却是冤枉。林润的奏折其实说得很清楚:“道路皆言,两人通倭,变且不测”。什么叫“道路皆言”?就是路上的人都这么说。实际上是捕风捉影,连匿名举报都算不上。张居正在主修《世宗实录》时就说,严世蕃是该杀的,但罪名应该定为“奸党”而

  • 揭秘:抗击倭寇的英雄胡宗宪为何会惨死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宗宪,明朝

    胡宗宪,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华阳镇龙川村人。其曾叔祖,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胡宗宪出身缙绅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少时喜兵法谋略之书,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后在家长规劝下,才专心科举。于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在安徽绩溪龙川村村头,至今还立着颂扬他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嘉靖十九年(1

  • 胡宗宪的功过:事实上稳定了局势但屡次虚报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宗宪,抗倭,虚报战功,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总督浙江、福建、南畿军务的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

  • 明朝史上喝人头酒吃倭寇心的千古奇男子胡宗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抗倭,胡宗宪

    导读:这是个很难用世俗眼光读取的人物。他无权不快,依附奸相严嵩,伙同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陷害前任张经;他媚上,累献祥瑞阿谀皇帝;他生活放纵,挥金如土,酒色不绝。他识人善任,提拔出俞大猷、戚继光、卢镗等一代名将;他深沉多谋,谈笑间剿灭王直,徐海,陈东,叶麻;他爽朗勇敢,每战都身先士卒,冒着炮火羽矢亲自指

  • 冯保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典籍上是如何记载冯保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保,明朝,宦官

    冯保,深州人。穆宗甫崩,保言于后妃,斥孟冲而夺其位,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及帝登极,保升立宝座旁不下,举朝大骇。保既掌司礼,又督东厂,兼总内外,势益张。拱讽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交章数其奸,而给事中雒遵、陆树德又特疏论列,拱意疏下即拟旨逐保。而保匿其疏,亟与居正定谋,遂逐拱去。初,

  • 揭秘:明朝万历年间宦官冯保竟然成了顾命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冯保,明朝,宦官

    张居正、冯保,政治上有所建树,却过不了金钱关。惜哉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在电视上的热播,引发了新一波追觅中国古史的高潮,不过这次是由“清史热”转变为了“明史热”。该剧中,除第一主角张居正而外,还有一个人物上镜率颇高,他便是大太监冯保。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此途在文化快餐化时代颇受青睐,但若能将艺术化

  • 冯保简介 历史上明朝太监冯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保,明朝

    在明朝这个时代中,出现了宦官掌权,与文官想抗衡的局面,而然这一情况在冯保身上得到了改变。那么明朝太监冯保握有权力的时候是怎么样做的的。最后,历史上的冯保又是怎么死的呢,武林军事为你来揭秘。冯保个人资料明朝中后期的几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个大臣经历多个皇帝的现象。太监冯保一生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