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是谁?李泰生平经历了哪些大事件?

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是谁?李泰生平经历了哪些大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4/15 13:06:4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是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太宗文皇帝,母亲是贞观之治的文德皇后,太子李承乾的同母弟,高宗李治的同母兄。他的一生备受荣宠,享尽了所有的父爱,种种逾钜的宠爱,频频惹来大臣的侧目,甚至,连负责编撰史册的史官,都不由得对此心生感慨。史上关于他的事迹,更是在各卷唐史中有着举不完的例子。

虽说,他曾经因为参与争夺皇位而被贬了出去,但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却又重新获得进封,这在唐史上更是前所未有的。

他,就是历史上最受李世民宠爱的儿子,濮王李泰

在历史上记载中,随处都能看到唐太宗对这个儿子的喜爱程度。至于民间所传的“陛下爱子”是否属实,究竟是史官的笑谈,还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实际上,从史官所记载的那些文字中,就不难知晓其答案。尽管,已经过了千年,但是,我们却依然能够从留存下来的黄卷中,知晓一二。

即使这位父亲,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李世民。

公元618年,李世民与长孙氏的次子李泰出生,字惠褒,小字青雀。就在这一年,他被当时的唐高祖封为宜都王。第二年,便直接被封为了卫王,之后,又被授予上柱国。要知道,这种殊荣是史无前例的。而作为嫡次子的李泰,即使在成年之后,所封的官职最多也是止于一品郡王。但是,李泰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封为了一品卫王,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公元627年,年仅九岁的李泰,再一次被册封,此次册封更是直接将其封为了越王。同时,被任命为扬州的大都督,及越州的都督,监督常、海,以及润等在内十六个州的扬州刺史。之后,又负责监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用去上任,其封地更是多达22个州。而与他同时受封的蜀王李恪,则是远远不及,李恪只有8个州而已。

公元631年,李泰正在扬州任大都督,与此同时,他还额外担任了左武侯大将军一职,但是,却不用去上任。

公元632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而其它的官职,也是这样,仍然不用去赴任。

公元634年,李泰不仅没有按照以往惯例前去五郡赴任,还在遥领鄜州大都督及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兼领左武候大将军的同时,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职。

那么,历史上所记载的雍州是什么样的,而雍州牧又指的是什么官职呢?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大唐时期的雍州,即为京兆府,也属于大唐的领地。为此,雍州牧实际上就是负责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而这样拉风的职位却被唐太宗轻而易举地赏赐给了这个爱子。

公元636年,李泰被偷偷封为了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其它的官职也是如此。然而,唐太宗不光是不忍心自己的爱子离开自己独自前往封地,甚至,他还曾经拟旨希望爱子李泰能够居住在武德殿。

武德殿是什么地儿?这个地离东宫十分的近,魏征曾经提到:“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

可见,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遥想当年的李元吉,就是在武德殿中与李建成互相传信。而且,据历史记载,唐玄宗在继位之前,就是在武德殿学习治国之道,所以,魏征出面阻止这事,也就说得过去。但是,唐太宗因为十分喜欢这个儿子,以至于,他所作出的种种出格行为,并没有因为大臣的劝谏而到此为止。

根据史书记载,李泰“腰腹洪大”,但唐太宗却对于儿子的这副模样并没有太过忧心,也并不担心这样的体型会对儿子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而是心疼儿子上朝时的不易。为此,李世民特准许他每天乘坐小轿上朝。后来,因为李泰极为热衷于文学,唐太宗知道后便命人在魏王府建了一个文学馆,并任由他广招学士。在此期间,他和萧德言等人共同编撰的《括地志》就此诞生。

据记载,这个地方“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

且大名鼎鼎的芙蓉园,就是唐太宗赏赐给这个爱子的。不只是这样,唐太宗还将东都洛阳中,尽占了惠训坊一坊之地的大宅,一并赏赐给了李泰。而后,李泰在这个地方修建的池塘与堤岸,正是日后堪称“都城之盛”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二景。然而,这两处地方,都是唐太宗出于对他的喜爱赏赐的。而这样的美景,也恰恰是因为李泰而备受世人的瞩目。

自此之后,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在此地留下了千古绝句,以及一些优秀的佳作。

韩愈曾经在诗《东都遇春》中,这样描述: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

白居易也曾经在他所做的诗篇,如《魏王堤》、《魏堤有怀》等提到过这里,可以说,这些诗文都是以魏王堤为题材所做,这其中,所刻画的也正是魏王堤的景观;韦庄在他的诗词《菩萨蛮》以及《中渡晚眺》中,也多次提到了魏王堤的景色;而刘禹锡到此处游河时,也有深切的体会,不由的说道: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公元638年,虞世南因病去世,唐太宗知晓后,十分伤心,于是,留了一份手诏给李泰,说:“虞世南与我,从来都是谁也离不开谁。我犯了一些小的错误,他都会直言进谏,哪怕说些大逆不道的话。现在,他去世了,我内心的悲痛,又岂是语言能表达的。”

公元639年,王珪去世,唐太宗又伤心了很久,后来,又专门指派李泰率领大臣们前往悼唁。曾经王珪被唐太宗任命为李泰的授业恩师,李泰对他也从来不会以身份压人,都是以学生自居,谦卑有礼,并且,李泰还时常向其请教一些仁孝之道。

唐太宗看到爱子如此尊师重道,十分高兴地说:“我儿子以后不会犯这些小错了。”

公元640年,唐太宗前往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并且,赦免了雍州那些死罪以下的犯人,免去了当地百姓一年的赋税,还对与魏王亲近的官员,以及府邸的其他人加大封赏。

说到这个府邸,在尚未完工之前,唐太宗就已经多次得到大臣们的劝谏。但是,唐太宗却并没有生气,依然对劝谏上疏给予了赞扬和封赏,这其中,并没有看到唐太宗对李泰的行为有任何不满,更别说阻止了。尤其有一次,李泰对唐太宗说:“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官员,对自己十分无礼。”

而唐太宗听闻自己的爱子受到这等委屈还得了,马上让这些朝臣们进宫,一一进行质问。房玄龄等人吓得更是不敢回话,只有魏征硬着头皮反驳几句。最终,唐太宗也意识到自己对儿子过于宠爱而失了分寸,但是,在这之后李世民对李泰的疼爱依然没有减少,大臣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公元641年,由李泰负责编著的《括地志》完成了,唐太宗看到后特别高兴,不仅将其保存到了皇家藏书阁,还先后对李泰进行了多次封赏。先是

“物万段”,之后,每个月都会赏赐大量的金银财宝,其规模甚至超越了当朝太子,这也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断劝谏。

但是,唐太宗还是和以往一样,一方面乐呵呵的认同他们的观点,但却并没有真的降低李泰的用度。只是对太子的开支放宽了权限,也是变相默认了李泰的花销。

公元641年,李泰特意为其母长孙氏礼佛所建的龙门山三龛完工,唐太宗听后特意前往。伊阙佛龛之碑上的《三龛记》,则是由岑文本撰文、“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书写。上面的字画十分奇特,并且,流传百世。从这便能看出,李泰对其母亲长孙氏极为孝顺,也能看出唐太宗对于佛龛修建之事尤为看重。

而且,唐太宗对于这位爱子不仅仅是对其十分偏爱,还在自己每次出门游历的时候都会带上他。只要有一天没看到李泰,就会命令自己的亲信派人传信,这也使得一天之内信鸽往返就得几十次。作为李泰的长子李欣,也因为其父李泰的原因而颇受唐太宗的宠爱。在其年仅四岁时,就被唐太宗接到身边抚养。

或是受父亲的影响,李欣小的时候极为乖巧伶俐,长孙氏问他初来宫中是否能够适应,他马上作揖道:“孙儿能有幸住在宫中,真的是非常开心。”而长孙氏,虽然惊讶于他的懂事,但是,内心却也是十分高兴。不仅为他取名“欣”,还对他如自己的儿子一样亲切。

不但如此,李欣与其叔李治也十分聊得来,二人经常一起玩耍,关系非同一般。为此,李欣虽说是濮王的继承人,但是,他也是等到弱冠之后才前往自己的封地。

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更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称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但是,如此之人却最终未能继承皇位。

因父亲唐太宗种种溺爱,让李泰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目的,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

[17] 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于含风殿,是年李治即位。李治即位后对自己的哥哥也是优待异常,“车服羞膳,特加优异”。

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癸巳,濮王李泰薨。

标签: 唐朝李泰

更多文章

  • 李泰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因四个字而错失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泰,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位奇男子,他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教材,仅仅只是因为四个字便错失了皇位,实在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呀!那么,这位奇男子是谁呢?他就是——李世民之子,初唐魏王,李泰。由于这几十年来各种有关于唐朝的影视剧轮

  • 李世民废太子李承乾也就算了 魏王李泰为什么也被废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李承乾

    对李世民废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有十四子,但只有三位嫡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为长孙皇后所生。长子李承乾早年被封太子地位稳固,拜魏征为师,麾下良臣谋士众多;而次子李泰,因同是“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一

  • 《夫妻的世界》李泰吾被扫地出门是怎么回事 李泰吾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夫妻的世界》

    小编最近一直在追《夫妻的世界》,这部剧真的是越看越精彩,而且剧情的波荡起伏,真的让小编看的大呼精彩啊。那么剧中李泰吾被从公司扫地出门怎么回事?李泰吾最后结局是什么?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李泰吾被从公司扫地出门今日热搜夫妻的世界的最新剧情,李泰吾终于被从公司扫地出门了,网友大呼夫妻的世界不要烂尾啊,虽然

  • 李世民废太子的时候 为什么连魏王李泰也被牵连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太子

    对李世民废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有十四子,但只有三位嫡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为长孙皇后所生。长子李承乾早年被封太子地位稳固,拜魏征为师,麾下良臣谋士众多;而次子李泰,因同是“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一

  • 李承乾被废后李泰有机会被立太子,他为什么错过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泰,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泰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在唐朝贞观中期,所有人都以为未来的皇帝就会是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产生,没有人会怀疑有人能有实力和他二人争夺这个储君的位置。但是,渐渐人们觉得这个储君的位置马上就不会是太子李承乾的了,因为他是个瘸子。但是

  • 鄂尔泰与李卫都是雍正的宠臣 两人的关系为什么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李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鄂尔泰和李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才能和治世功绩,雍正三大宠臣中是有排定的,论才田文镜不如李卫,李卫不如鄂尔泰,鄂尔泰最大的功绩就是西南边疆治理,而且论才能全面性也是最高的。鄂尔泰作为雍正最倚重的大臣,也是因其能力颇大,雍正皇帝“改土归流”政策地提出、运行主

  • 两个皇子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为何他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皇位之争很少有不流血的时候。贞观17年,太子李承乾被废黜。

  • 李世民废掉李承乾太子之位后,为什么没有传给宠爱的李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泰,唐朝

    李世民废李承乾太子之位,为何不传位李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太宗不满意自己立的太子李承乾,最终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掉了。不过,在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的同时,唐太宗却也把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李泰的魏王也给废掉了,把他降封为东莱郡王。照理说,李泰是唐太宗最喜欢最满意的儿子,他在

  • 李世民为什么废黜李承乾和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世民

    对唐太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册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同时大赦天下。并对宰执大臣们公开表态:“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

  • 长孙无忌早年经历是怎样的?长孙无忌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长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