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第二的李孝恭,到底有哪些战绩?

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第二的李孝恭,到底有哪些战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1/17 5:54:14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

历史上,说起李靖、徐茂公、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初唐名将,可谓家喻户晓,可是说起河间郡王李孝恭,知道的人却不多。

可是,在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中,尉迟敬德排名第七,李靖排名第八,程咬金排名十九,李勣和秦叔宝则包揽最末端的两个位置,分列二十三和二十四。

而李孝恭,则排名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

有人说,李孝恭的主要功绩,不论是南灭萧铣,或者是平定辅公祏,其实都是李靖的功劳,李孝恭不过是挂职统帅,坐收其功而已。

也有人说,李孝恭的主要功绩,主要还是军事方面,在从政方面,不论是和“出将入相”的李靖相比,还是和“房谋杜断”的杜如晦、房玄龄相比,都远远不如。

而且,当初玄武门之战,和张公瑾、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些立场鲜明的人比较起来,李孝恭也是选择了中立的立场。

这样一个文不显武不突,且又不是李世民心腹之人,是怎么样排到凌烟阁第二的位置呢?

难道,李孝恭的地位,就只是靠着陇西李氏的血缘而得的吗?

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每个朝代开国草创之际,都会汇集一群皇室宗室、亲朋故友,一起打拼天下,如萧何、曹参、樊哙这些人都是刘邦的老乡和故友;邓禹、邓晨、来歙、朱祐这些人是刘秀的亲戚和同窗;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些人是曹操的宗族亲戚;刘道怜、刘道规是刘裕的亲兄弟。

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也有许多李氏亲族好友纷纷竖立旗帜,跟着李家父子开始创业的征程。这其中,又以李孝恭、像李道宗、李道玄、李神通、李神符等宗室最具代表。

像李道宗,17岁就跟着李世民讨伐刘武周,而后又跟着平窦建德,破王世充,拒梁师都,常常都有不同寻常的功绩;李世民上位之后,李道宗和侯君集作为李靖的左右副将,又一起在破颉利可汗,讨伐吐谷浑等战争中,功劳不亚于侯君集。

李渊说李道宗好比三国任城王曹彰,李世民说他是与李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世人也都称李道宗是与李孝恭并称为贤的人物。

然而,侯君集、李勣这些人都上了凌烟阁,而李道宗却连进入凌烟阁的资格都没有。

更不用说李神通、李神符、李道玄这些宗室亲族了。

那似乎比李道宗好那么一点点的李孝恭,又是怎样挤上凌烟阁排行榜,而且还身居第二之位的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李孝恭有自己出众的军事才能,其军事才能堪称李氏宗亲的卓越典范。

当初,进击朱粲的时候,李孝恭带领军队俘获朱粲部众,大家都说跟朱粲一起打仗的人都是喜欢生吃活人的残忍之徒,要把他们悉数坑杀方才对得起死去的冤魂。李孝恭却说,现在整个南部地区都是敌人环伺,如果我们刚开始打了胜仗就把归降的人杀死了,以后谁还会来归附我们?所以李孝恭就把这些人全部赦罪释放。

也因为这样子,李孝恭传檄所至之处,叛军都相继归附。

后来,李孝恭大战萧铣,在江陵城外缴获大批战舰,李孝恭让人把战舰直接丢放江中,将领们都说,我们刚抢到这些战舰,正应该拿来战斗用,怎么反倒丢入江中,让它流给江外的敌人呢?李孝恭则说,现在江陵城还没有攻克,外面有许多的援军,如果他们到来了,我们容易腹背受敌。把战舰乱丢流江,外面的援军就会以为萧铣已经败亡,就不敢果断支援。

而后,萧铣的援军看到漫江战舰乱流,果然迟疑不进,萧铣内外阻绝,只好投降。

再后来,辅公祏反唐,李孝恭作为行军元帅奉命讨伐,当时,包括李靖、李勣、黄君汉、卢祖尚等名将都在李孝恭帐下。

大军将要出发的时候,李孝恭大飨士卒,结果杯中酒变成血色,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李孝恭却自如说到:福祸本无门,随人所招。我们没有做什么负心事,辅公祏却是祸恶贯盈,杯中之血,乃是贼臣授首的征兆而已。于是一口喝尽杯中酒,大家的心才安放下来。

此后,李孝恭派赢弱之兵挑衅地垒,又让卢祖尚带领精兵埋伏,最终大败辅公祏,并乘势活捉了辅公祏。

江南一带于是平定,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李孝恭所统摄。

隋朝末年,盗贼遍布天下,大部分的割据势力像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都是靠着唐太宗李世民带着谋臣骁将讨伐平定的;能够像李世民一样独当一面,著有方面之功的,也就只有李孝恭一人而已。

所以,以李孝恭平定南方的功绩,大概可以和李世民并驾齐驱,称为“北世民南孝恭”怕是也不为过了。

提到李孝恭的辉煌业绩,又有人说,他的战功,几乎都是李靖打下的。

大家都在为李靖叫屈。

可是世间如果没有李孝恭,又何来的李靖?

当初李靖几次被唐高祖猜忌,要将他处死,幸亏李世民、许绍等人爱惜他的才干,暗中保护,才留有性命。

李孝恭不以李靖戴罪之身为嫌,和他相得相济,并且放手给李靖施展才华的天空。

作为主将,既不嫉才,又不贪功,这种胸怀,本身就是难得的。

毕竟历史上,嫉妒下属能力比自己强的,从而相互排斥,最终损人伤及的,不计其数。

比如我们熟知的杨家将。当初雍煕北伐,宋太宗派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结果杨业被王侁逼着孤军深入的时候,潘美和王侁却因嫉妒杨业之功,不仅不给予支援,还私自撤兵后退,致使杨家父子陷身沙漠,力战而死。

又比如唐末时期,安南经略使蔡袭带兵镇守安南,手上的兵都被调走了,蔡袭申请留守几千人对抗南诏,结果蔡京(非北宋蔡京)因为害怕蔡袭立功,就找理由阻拦,最后蔡袭因为兵力不足战死,安南失陷。

还比像李孝恭的宗亲,李道宗的堂兄李道玄,因为和副将史万宝不和,结果在和刘黑闼军队相遇时,李道玄带兵冲锋,史万宝却带领大军按兵不动,站在后面看热闹,坐看李道玄力战而死。

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其余像郭开贪图小利,馋杀李牧,诬陷廉颇老矣;范睢害怕白起威胁自己地位,陷害白起自杀于杜邮;钟会因为争功,陷害邓艾身死的事例,历史上还会少吗?

《鹿鼎记》中,施琅因为是降将,所以备受歧视;赵良栋生性耿直,所以备受排挤。韦小宝把他们招到麾下,自己升一级,他们就跟着升一级。最后一路信任和提拔,才有施琅在统一台湾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赵良栋在平定吴三桂中的居功至伟。

虽然这是小说家言。但倘若没有出现一个韦小宝、韦大宝这样的伯乐,来信任和提拔施琅、赵良栋这样的千里马,这些良才名将,国家栋梁,又怎么会有平台和空间脱颖而出?

左思说: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所以能够任材使能的将帅,便是能够济世匡时的贤人。

刘邦问韩信,我带兵不足十万,你带兵多多益善,到底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韩信说:当然是陛下您厉害,你虽然不善将兵,却善将将。

韩信又说“尔等碌碌,因人成事”。所以,到底是杀猪屠狗的樊哙、赶马驾车的夏侯婴、监狱小吏的曹参这些人,成就了刘邦;还是刘邦成就了樊哙、夏侯婴、曹参这些人呢?

当然,李孝恭能够高居凌烟阁第二,跟他为人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也有很大关系。

毕竟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都是身为将领的一大忌讳,即使智如檀道济,亲如高长恭,严若岳飞,廉若于谦,也都不能够避开这一宿命。

可是,作为江南大总管的李孝恭,最终却能够全身而退,甚至李渊也好,李世民也罢,都对他十分亲重。史书上说,唐太宗李世民对李孝恭的态度“甚加亲待,诸宗室中莫与为比。”

长孙无忌文武之才,忠恳任职,被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皋陶管仲;杜如晦“常参帷幄,剖断如流”,李世民说他是王佐之才,其地位堪比张良、陈平。

标签: 李孝恭唐朝

更多文章

  • 李孝恭为什么要装疯卖傻?晚年痴迷音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每当一提起李孝恭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朝的历史中,玄武门之变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秦王将自己的对手都杀死了,不过小编看了资料,发现李世民不只有李建成一位兄长,他还有一名哥哥。这人没有被李世民杀掉,反而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不得不说来头不小。今天就来个大

  • 李孝恭:唐初最厉害的王爷,凌烟阁第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这位王爷,名叫李孝恭,后来的凌烟阁第二人。1.李孝恭的出身如果按辈分来算,李孝恭应该喊李渊一声堂叔,喊李世民一声堂弟。说起来,李孝恭和李渊家的这个关系,还真不算远。大家都知道,李渊的爷爷李虎,是著名的西魏八柱国之一。李

  • 解密:默默无名的李孝恭为何能排在第二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说到李孝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那些跟随自己多年,为唐朝建立丰功伟绩的大臣,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于凌烟阁挂起了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过从这些功臣的排名中我们不免看出,大唐的军神李靖竟然排在了第八名,而默默

  • 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初年,说到李氏宗亲中的佼佼者,李孝恭绝对首屈一指。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曾经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李孝恭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开国二号人物,此人之功绩,甚至可以和唐初名将李靖相提并论。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族侄,太宗

  • 李孝恭是什么身份?凌烟阁功臣当中唯一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贞观时期凌烟阁所陈列的二十四功臣当中,李孝恭的画像历历在目,他作为皇室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功臣行列的宗室大将。那么,李孝恭有什么样的功绩?他又是因何原因而进入功臣行列的?李孝恭是隋末唐初的名将,他是隋朝右领

  • 李孝恭凌烟阁为什么会排名第二?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存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孝恭战绩远不如李靖,也没有什么名气,凭啥在凌烟阁排第二?贞观十七年,天下已经基本平定,贞观盛世的雏形也显现了出来。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当年一起打下天下和开创盛世的功臣们,因此将他们的画像供奉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二功臣。在

  • 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玄武门之变谁也不帮也备受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而且比李世民大,所以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堂哥,光凭这个关系,就足以说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李孝恭听起来并没有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恭那样的出名,却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只是因为

  • 唐朝宗室李孝恭,战功赫赫却为人低调,逍遥富贵的度过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孝恭

    你们知道李孝恭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大家一说到唐太宗李世民,肯定就有非常多的话说。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古代王朝非常少见的盛世。他为后来整个大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人会说李世民天性凉薄,因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非常的不光彩。他是通

  • 唐初贞观名臣高士廉:曾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辅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贞观,李治,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公元609年(

  • 揭秘:高士廉是谁?高士廉与李世民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李世民,唐朝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士廉的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也就是说,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而且,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父亲早死,两人实际由高士廉抚养。所以说,高士廉相当于长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