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词新晴野望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唐代诗词新晴野望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3/12/6 19:34:32

新晴野望【唐代】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峰,村树连溪口”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峰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峰”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平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明亮;近处的山脊背后,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标签: 唐代新晴野望

更多文章

  • 唐代王维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

  • 送梓州李使君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

  • 汉江临眺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汉江临眺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

  • 终南别业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

  • 终南山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终南山

    终南山,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接 一作:到)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品其诗如赏中国画。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诗中一句一词,点点

  • 酬张少府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

  • 唐诗送别如何鉴赏,王维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诗,送别

    送别,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

  • 唐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如何鉴赏,王维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金门 一作:君门)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孤村 一作:孤城)吾谋

  • 唐诗过青溪水作如何鉴赏,王维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诗,过青溪水作

    过青溪水作,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磐石 一作:盘石)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

  • 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如何理解,王维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诗,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