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夜泊牛渚怀古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唐诗夜泊牛渚怀古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4/1/24 1:51:06

夜泊牛渚怀古,唐代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标签: 唐诗夜泊牛渚怀古

更多文章

  • 唐诗渡荆门送别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

  • 唐诗送友人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送友人

    送友人,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

  • 李白大半辈子都在旅游 李白的钱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白

    对李白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那时的社会,以文为傲,有才华就可以以名气赚钱。就如现在的明星,人家在镜头前漏下脸就是钱。以前游山玩水不收门票,吃的住的很便宜,看看电影里面住店都是“老板,来间上房”。俗话说:投对了简历,可以获得一份好工作,投对了胎可以不用工作

  • 得知好友不幸,李白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

    我们都知道,古代时的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朝廷做官,所以就算这些文人们数次参加科举都不中,也仍旧坚持到垂垂老矣,大有一种不中榜誓不罢休的架势。但实际上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在朝为官并不意味着青云直上,相反,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遭到贬谪,这是许多诗人们都有的共同命

  • 李白与友人对酒当歌,写下一首豪迈大气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李白的诗吧!每当提到我国那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之时,唐诗绝对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页篇章,在世界上都占有不可被忽视的地位。在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有人在其中绽放了夺目的光芒,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也有人只闻其诗却不知其名,却仅凭借一首诗便流芳千古,但若

  •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雪夜小饮赠梦得,白居易

    古诗《雪夜小饮赠梦得》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作品赏析【注解】:①永夜:长夜,整夜。②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鉴赏】:这首《雪夜小饮赠梦得》作于洛阳。这是一首记叙诗。雪夜,

  • 白居易《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白居易

    古诗《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新妇不嫌贫活计,娇孙同慰老心情。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 白居易《送李滁州》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送李滁州,白居易

    古诗《送李滁州》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白衣卧疾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作品赏析【注解】:留意:一作留事。

  • 白居易《二月二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二月二日,白居易

    古诗《二月二日》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作品赏析 【鉴赏】: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 ),开始了他一

  •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菩提寺上方晚眺》

    古诗《菩提寺上方晚眺》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作品赏析【注解】:①灭:消失、隐没。这是一首写景诗,傍晚时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极目远眺飞鸟即将消失时的瞬间景象,心随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