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蕤:诗仙李白的老师,却一生避世不出

赵蕤:诗仙李白的老师,却一生避世不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70 更新时间:2024/2/13 13:52:2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蕤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诗仙白,这在我国可谓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狂傲,潇洒,但即便是这样的性格,他也有自己推崇的人,赵蕤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赵蕤约生于唐高宗年间,比李白大了整整一辈,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活了大概八十岁,在古人中算是长寿的了,这要得益于他的避世不出,淡泊名利的洒脱。赵蕤自幼聪颖,酷爱读书,尤其是喜欢读诸子百家以及兵书,所以赵蕤对于政治外交以及行兵打仗朝堂策略颇有研究,他自认为自己是纵横家的继承人。

何为纵横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了无数流派,其中有一个流派十分特殊,这个流派里面的人朝秦暮楚,就如同吕布一般三姓家奴,经常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政治判断而转而投靠别人,而此流派便是纵横派。纵横派始创于鬼谷子,在当时影响巨大,其成员基本上都是谋士,擅长从事政治外交活动。

不过赵蕤所处的时期比较尴尬,那时正是开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普天之下莫非土,附近的小国对唐朝只有敬畏之心,毫无动武之力,赵蕤所学也就丝毫排不上用场。

其实纵横家也就是在春秋战国乱战时期比较昌盛,到了日后秦朝建立统一帝国后,就逐渐衰弱下来,到了唐朝时有记载的纵横家更是寥寥无几。

不过赵蕤却从没有放弃对纵横学说的热爱,一直苦心钻研,他也并非要去做什么外交家扬名四海,相反,赵蕤淡泊名利,曾多次拒绝了唐玄宗的征召,一直悄然隐居,而这一点,正是李白无比推崇他的地方。

早年,李白还未成名时,曾特意上门拜访赵蕤,并跟随赵蕤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深受其影响,故赵蕤是李白之师,时人也称:“赵蕤术数,李白章”,后世也有人称此二人为“蜀中二杰”。赵蕤虽是个纵横家,但却集百家之长,对道家思想也颇有研究,他避世不出正体现了这一点,而李白日后对道教无比痴迷,跟赵蕤早年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赵蕤闲居期间也曾写过一些作品,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尚能看到的只有一本《长短经》。在这本书当中,赵蕤抛弃了一切主观偏见,很客观地将诸子百家当中所有优秀的思想全部糅合在一起,将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以后世的眼光来进行深入地分析,其中掺杂着一些策略思想。除此之外,此书还记载了不少奇闻趣事,讲解了国家兴亡,举贤任能等内容,又以朝堂之上的政治博弈为切入点,为人讲述了善恶之分,可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关于此书,后世评价也颇高,北宋孙光宪就曾在其作品《北梦琐言》中高度肯定了《长短经》的史学价值以及政治价值。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赵蕤一生都避世不出,所以后世对他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但他能写出《长短经》这样的佳作,能教出李白这样的徒弟,想必即使是入朝为官,也能有所建树。

标签: 赵蕤唐朝

更多文章

  • 李白游山玩水的时候,他的生活费哪儿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朝

    你真的了解李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白,谜一样的男人。整个大唐帝国少了谁都不能少了李白,他那浓重墨彩的一笔。可以说:在一定情况下,李白的诗词推动了大唐诗词的繁荣。当然这个功劳并不能让李白独吞了,同时期之下还有很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但这些通通都无所谓,我们只需记住:李白是一个

  • 唐代李白只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 其实李白在侠客列表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朝李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唐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满腹才华的诗人。实际上,这些唐朝文人不仅拥有着满腹经纶和歌功颂德,更是有着其他朝代文人鲜少拥有的少年英气和雄心抱负。比如李白,他就完全颠覆了常人眼中文弱书生的形象,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有赤子之心的李白,为何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成就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玄宗,唐朝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白一生都在追求被君王认可,可以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可是,李白一生都不得志,他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政治理想,却落入政治漩涡之中,最终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说起来,李白并不是没有机会,他被唐玄宗召进宫,当翰林供奉,相当于了

  •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李白与唐朝皇室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白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

  • 李白的好友有哪些?李白送给好友的诗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送给好友的八首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友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

  • 李白写了哪些山水诗?李白山水诗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山水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山水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与五律《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现存的出川后最早的作品。“荆门”,在湖北宜昌与宜都之间的长江南岸,与北岸之虎牙山对峙如门,为楚

  • “李白看了会沉默”,崔颢的《黄鹤楼》到底有哪些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崔颢

    在蘅塘退士(原名孙洙)所选《唐诗三百首》的七律中,崔颢这首《黄鹤楼》被列为第一名。严羽早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又据《唐才子传》载,李白曾登上黄鹤楼,也想赋诗,但当他看到墙壁上已有崔颢的这首诗,便敛手不作,于是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感

  • 李白的诗风豪迈洒脱,是不是与他喜欢饮酒有关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人称“酒仙”,以豪饮而闻名天下。李白传世诗词千余篇,170多首与酒有关。酒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豪迈、洒脱、及时行乐、感时伤逝、纵情山水间的惬意,以及叩问永恒的深沉。李白为何如此爱酒?因为酒中隐真容,醉语传真言。洒脱无羁、笑对功名是李白酒诗的一大主题。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方得自由

  • 李白常陪着杨贵妃出游,那么李白对杨贵妃有什么情感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的诗文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位居官位却没有什么实责,经常是陪着李隆基和杨贵妃出游,吟诗作赋。这期间,李白的诗句情意绵绵,这跟杨贵妃的近距离接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李白是否爱过杨贵妃,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纠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李白生于公元701

  • 李白写诗都那么的厉害 李白当初为何不去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还不知道:李白不考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白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如此有学识的大文人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凭他的实力中个状元应该不是难事,为什么整天纵酒寻欢、云游四海呢?其实李白从小根本就不喜欢读书,虽然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