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李白齐名的大诗人杜甫,为何一生穷困潦倒?

和李白齐名的大诗人杜甫,为何一生穷困潦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70 更新时间:2024/2/13 13:52:17

杜甫是和李白齐名的唐代大诗人,但这个齐名是后世人的评价。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杜甫的名气是大大不如李白的,也不如李白有钱,一生过得颠沛流离、穷困潦倒,让人叹惜。

其实,杜甫小时候家庭条件蛮不错的。他祖籍湖北襄阳,出生在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是北方大士族京兆杜氏的后代,祖父是高宗朝的国子监主簿、唐代诗人杜审言,父亲干过兖州司马,所以杜甫也是个官宦子弟,从小受到很好教育,学习很好,七岁就能作诗。

唐代大诗人杜甫

但杜甫成年后家境却日益衰落,科举仕途也非常不顺。他24岁参加进士考试落榜,以后就一直在外游历。35岁时好不容易得到个机会,到长安参加朝廷组织的“通一艺”考试,偏偏又遇上嫉贤妒能的宰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的理由,把有才干的应试者全给刷下去了。此后杜甫在长安晃荡了10年,到处奔走,向权贵名流奉送诗文,可就是无人赏识。

直到天宝十四年,已经44岁的杜甫才被朝廷授予了一个河西尉的芝麻官,杜甫不愿去,朝廷就让他改任一个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的仓库管理员。为了生计,杜甫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看起来有些荒唐的任命。十一月,杜甫回家探亲,刚进家门就听到哭声,原来小儿子竟然饿死了!

再往后,安史之乱爆发,政局动荡,形势混乱,杜甫带着家人逃到今天的陕西富县避难。他听说肃宗李亨在灵武称帝,就孤身北上,历经许多磨难,终于来到皇帝身边,被任命为左拾遗,“杜拾遗”的称谓由此而来。

杜甫是个耿直善良、嫉恶如仇的人,看到不平之事就要管,不久就因为营救房棺的事,惹怒了肃宗李亨,被贬到了华州。虽然后来得到宰相张镐帮助,杜甫又回到朝廷,但他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没法在朝廷立足,不久再次被贬。杜甫忧愤难解,索性辞官西行游历,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客居在成都尹严武身边,还在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严武也是一名诗人,很爱惜杜甫的才华,所以就向朝廷举荐杜甫,让他担任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为此又称杜甫为“杜工部”。后来严武去世,杜甫离开成都又开始四处飘荡,最后在四川奉节落了脚,替夔州都督柏茂林管理田产,勉强维持生计。

公元668年,杜甫由于思乡心切,乘船出峡,辗转回乡。因为战乱、江水暴涨等原因,杜甫旅途不顺,不但不能北归,而且被迫南行。他身上没有多少盘缠,饮食无着,生活异常困顿。

杜甫与严武相聚杜甫草堂

公元770年,杜甫漂泊到湖南耒阳,遇到江水暴涨,被围困在方田驿,一连五天没有吃到东西。后来江水退了,当地县令派人给他送来了牛肉和白酒。饿了许久,杜甫吃了太多肉、喝了太多酒,不幸得了肠胃病,用土话说就是“撑着了”,一代大诗人竟因此离世!杜甫离世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在此不做深究。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上,一生困顿交迫,环境恶劣,促使他对社会现实有更深刻的洞察和体会。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三吏”“三别”道尽百姓离别苦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喊出百姓心中的呐喊。杜甫虽然一生坎坷,但他为后世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无愧于“诗圣”这一崇高称号。

标签: 唐朝杜甫

更多文章

  • 赵蕤:诗仙李白的老师,却一生避世不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蕤,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蕤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诗仙李白,这在我国可谓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狂傲,潇洒,但即便是这样的性格,他也有自己推崇的人,赵蕤便是其中之一。根据《四库全书

  • 李白游山玩水的时候,他的生活费哪儿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朝

    你真的了解李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白,谜一样的男人。整个大唐帝国少了谁都不能少了李白,他那浓重墨彩的一笔。可以说:在一定情况下,李白的诗词推动了大唐诗词的繁荣。当然这个功劳并不能让李白独吞了,同时期之下还有很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但这些通通都无所谓,我们只需记住:李白是一个

  • 唐代李白只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 其实李白在侠客列表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朝李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唐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满腹才华的诗人。实际上,这些唐朝文人不仅拥有着满腹经纶和歌功颂德,更是有着其他朝代文人鲜少拥有的少年英气和雄心抱负。比如李白,他就完全颠覆了常人眼中文弱书生的形象,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有赤子之心的李白,为何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成就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玄宗,唐朝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白一生都在追求被君王认可,可以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可是,李白一生都不得志,他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政治理想,却落入政治漩涡之中,最终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说起来,李白并不是没有机会,他被唐玄宗召进宫,当翰林供奉,相当于了

  •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李白与唐朝皇室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白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

  • 李白的好友有哪些?李白送给好友的诗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送给好友的八首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友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

  • 李白写了哪些山水诗?李白山水诗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山水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山水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与五律《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现存的出川后最早的作品。“荆门”,在湖北宜昌与宜都之间的长江南岸,与北岸之虎牙山对峙如门,为楚

  • “李白看了会沉默”,崔颢的《黄鹤楼》到底有哪些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崔颢

    在蘅塘退士(原名孙洙)所选《唐诗三百首》的七律中,崔颢这首《黄鹤楼》被列为第一名。严羽早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又据《唐才子传》载,李白曾登上黄鹤楼,也想赋诗,但当他看到墙壁上已有崔颢的这首诗,便敛手不作,于是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感

  • 李白的诗风豪迈洒脱,是不是与他喜欢饮酒有关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人称“酒仙”,以豪饮而闻名天下。李白传世诗词千余篇,170多首与酒有关。酒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豪迈、洒脱、及时行乐、感时伤逝、纵情山水间的惬意,以及叩问永恒的深沉。李白为何如此爱酒?因为酒中隐真容,醉语传真言。洒脱无羁、笑对功名是李白酒诗的一大主题。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方得自由

  • 李白常陪着杨贵妃出游,那么李白对杨贵妃有什么情感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的诗文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位居官位却没有什么实责,经常是陪着李隆基和杨贵妃出游,吟诗作赋。这期间,李白的诗句情意绵绵,这跟杨贵妃的近距离接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李白是否爱过杨贵妃,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纠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李白生于公元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