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初聪明伶俐的李承乾为何被大臣搞的精神失常呢?

最初聪明伶俐的李承乾为何被大臣搞的精神失常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1/24 8:22:46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生于承乾殿。当时李世民忙于夺权,无暇他顾,就很省事地给他起名“承乾”。李世民登基为帝后,顺理成章地立八岁的李承乾为皇太子。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李承乾一开始表现得聪明伶俐,处事非常得体,颇得太宗的赏识。然而年岁稍大之后,就表现出严重的青春期叛逆倾向,行事十分荒唐怪诞,几乎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他的黑暗事迹大致分为五类:模仿癖、妄想狂、伪装秀、同性恋、嗜杀症。从其荒唐举止来看,别说作为帝国储君不合格,就是作为普通人都有废品的嫌疑。种种迹象表明,聪慧少年李承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正常轨道,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衰的太子。

如果把这种顽劣性情的形成归结到不求上进、自甘堕落上面,未免有点简单粗暴。换个角度来看,李承乾的精神失常,其实应该和唐初的历史大背景和唐太宗的治国方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把个人命运与王朝兴衰进行捆绑操作的结果。

李承乾作为接班人,是决定唐朝事业能否长存的关键人物,自然会被纳入贞观朝君臣们在强烈危机意识主导下的纳谏互动体系中。太宗曾对房玄龄严肃表态,为了防止隋二世而亡的悲剧,一定要加强对皇子特别是太子的教育。因此,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后,太宗先后为其配备了十几位东宫辅臣,其中包括名臣魏征。这些辅臣不是位高权重的帝国大佬,就是学富五车的鸿儒巨匠,全是德高望重的人物。老师们上岗之前,又被太宗找去专门谈话,让他们对太子严加管教,谁能指出太子的过失让其改正,谁就是帝国大大的忠臣。

在这种背景下,各位老师本着对帝国美好未来负责的态度,争先恐后地对太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一开始,李承乾对老师们非常敬重;随着时光的推移,师生关系急剧恶化。东宫辅臣的配置虽然阵容豪华,但是没有很好地起到辅佐和教育的作用,完全是按照对待皇帝的模式,以对太子进行劝谏为主,揪住小辫子不放。

比如太子右庶子张玄素就经常劝谏李承乾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一次,他见东宫60天内花销超过了七万钱,便向太宗郑重上疏。在这道奏疏中,张玄素引经据典,从北周武帝谈到隋文帝,从居安思危谈到骄奢亡国,写得很是意义深刻,文采飞扬。

张玄素确实尽到了东宫辅臣的责任,但在处于青春期的李承乾看来,张玄素遇到芝麻大的事就打报告、写奏疏、装深沉、论兴亡,纯属欠揍。

太子詹事于志宁动不动就写书,更让李承乾难以忍受。于志宁针对太子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专门撰写了《谏苑》20卷,对他进行讽喻和劝谏。太宗看到后,认为他不但工作认真负责,还善于开动脑筋,能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精华,于是赐给他黄金十斤、绢布300匹作奖赏。

就这样,年幼的李承乾在批评的声浪中长大,这些劝谏之词宛如根根利刺,动辄以奏疏和书籍的形式出现,持续地伤害着李承乾幼小而脆弱的心灵。

东宫各位德高望重而又诲人不倦的老师,十几年的教育成果,其实就是将太子的逆反心理无限放大,让他不受教、不听话,以至于李承乾的对立情绪大爆发,日渐以反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来维护自己的自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像紧箍咒一样,最终压垮了李承乾的心理承受力,使他成为了心理障碍症患者。

正是由于李承乾在精神重压下彻底跑偏,行事乖张,喜怒无常,才导致魏王李泰的趁虚而入,使储位之争日趋白热化。但如果天资聪慧的李承乾健康成长,如果王朝延续这个沉重的政治课题不那么早就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或许皇子相争的悲剧就不会降临,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也不会弄到一度想拔刀自刎的境地。

标签: 唐朝李承乾

更多文章

  • 雇凶刺杀老师和弟弟,李承乾还干过哪些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说到李承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太宗是名垂千古的伟大皇帝,他的接班人唐高宗也算得上文治武功显赫,可以说唐高宗得到了唐太宗的真传。不过唐高宗一个儿子厉害,不代表唐太宗在教育儿子方面成功。唐太宗的长子叫李承乾,是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所生,但这个既是嫡子又

  •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爷李承乾,为何要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承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承乾,是李世明亲自册封的太子。李世明对李承乾可以说是百般宠爱。可就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位置稳得不能再稳的太子爷,最终还是走向了谋反之路,导致自己被废。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母亲去世李承乾这个人,他的所作

  • 贵为太子的李承乾为什么要逼宫?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承乾谋反是唐太宗教育皇子重大失败的体现,当然不止唐太宗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康熙帝等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在选择皇储时依然会十分头痛。康熙处理的还算不错,九子夺嫡的情况下尚未发生流血政变,而且也选了一位比

  • 李承乾母亲是长孙皇后又是嫡长子 李承乾选择逼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李世民

    对李承乾逼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于帝王之家,总是容易生出对权力的渴望,也常常引发皇位之争。无论是朱棣的靖难之役,还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都是对九五至尊位置的争夺。唐朝的皇位之争尤甚,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父子、母子、兄弟、兄妹争斗不断。其中最为可惜的当属

  • 李承乾腿怎么瘸的 李承乾最后是怎么走上谋反的道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子李承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即唐太宗,生于武功之别馆,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

  • 李承乾为什么要赐杀,李世民派去辅佐他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玄素,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承乾为什么要赐杀李世民派去辅佐他的大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收到一个让他极为震惊的消息,东宫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在夜里被人刺杀,还好张玄素命大,侥幸躲过一劫。张玄素是李世民亲自给太子李承乾安排的老师,素来勤勉。有人针

  • 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血统真的很高贵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恪,杨妃,唐朝

    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八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晋封汉王。次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十一年,封为吴王,安州都督。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二年,加授太子太师。四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

  •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李恪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李恪,唐朝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一生却颇为悲情,叫他悲剧王子你也会欣然接受,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一朝君王父,一朝公主母有时

  • 李世民儿子吴王李恪造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恪,李世民,造反

    李世民儿子吴王李恪造反了吗?从史料记载来看,李恪与父亲的关系融洽,父子相爱,常与父亲见面,甚至与李恪关系密切的人,太宗都会另眼看待。李恪颇得父亲疼爱与欣赏,特别是“类己”的评价,这在有着家天下法则的帝制时代,是有着非常微妙的暗示意味。巍巍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繁华的国家,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越巴尔卡

  • 唐太宗待遇最差的儿子吴王李恪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恪,李世民

    为何说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待遇最差的儿子?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首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7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