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放权种田又年事已高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李善长放权种田又年事已高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2 更新时间:2024/2/11 0:57:0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善长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身骄横。

朱元璋称帝之后,对于昔日一起建功立业的重臣们忌惮非常。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我还未曾打完天下,各位都是我所依仗的势力。我称霸天下之后,无论各位有多大的功绩,也要跪服于我。这是大多开国皇帝的想法,君不见汉高祖刘邦韩信?可惜,李善长没有领悟这一点,最终也死于此。

李善长,自幼熟读百家诗书,天资聪颖,善于筹谋,精于法学,为定州有名望之人。在朱元璋平定滁州之后,李善长前往拜见。朱元璋早已听说李善长声名,以礼相待。而之后郭子兴看中李善长才能,想将其诱自身边。李善长坚决拒绝,由此更得朱元璋器重,毕竟在古代最看重的就是忠诚。

李善长擅于谋略。朱元璋在和阳驻军时,亲自率军前去进攻鸡笼山寨,只留少量兵力帮助李善长留守。元军将领得知消息后前来偷袭和阳,李善长便设下埋伏打败了元军。经此一事,朱元璋就更相信李善长了。

而在开国之后,功臣中李善长最得朱元璋心意,于是特赐丹书铁券,可免李善长二死,李善长的儿子可免一死。照此说,李善长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得满门抄斩,可人算不如皇帝想的,这丹书铁券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归皇家所有。

虽说李善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精于算计,擅于谋略。然而生性嫉妒,无宽容大度君子之气。朝臣李饮冰、杨希圣只是稍微冒犯了他的权威,他立刻上书皇帝请求将二人治罪。他刻薄难以容人的性格甚至将当时任中丞的刘基吓的告老还乡,就因为他与刘基因为意见不和而争论了几句,以至刘基极度不安。这样一看,也从侧面证明李善长气量短小,常向皇帝告状,这是后来李善长后果凄惨的祸因。

而到后来,开国功臣中只有李善长还在朝廷过着舒服的生活,任着高官,他的内心更加的不屑他人。而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告假,朱元璋赐良田若干,坟户百家,佃户千余,仪仗几十,足以见得李善长深受朱元璋喜爱。在其大病初愈之后,更是委以重任。私以为,这是捧杀。作为帝王,李善长所作所为朱元璋看在眼里,虽不言语,但记在心里。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善长深受朱元璋器重,他的弟弟、儿子,都有所受益。而朱元璋女儿临安公主下嫁其子,更是令李家势力如日中天。我想李善长的内心已经膨胀的不能再膨胀了,在此后竟然连朱元璋生病十几日不临朝都不表示关心慰问,他的儿子作为驸马,居然不拜见。在如今,老丈人生病做女婿的怎么可能不探望,更别说在当时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仅这一条,足已治罪于李家。

蔑视天子,驸马不忠不孝,杀头谢罪也死不足惜。不过李善长不愧为天子宠臣,朱元璋也仅仅是削了他的俸禄,不久便让他管理国家大事了。这样的信任对于李善长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呢?李善长无所得知,但是一般人经此一事应小心行事,毕竟树大招风。虽不至于如黛玉一般时时小心,刻刻在意。但该有的收敛肯定会做的,不过李善长总于常人不大相同,非但没有收敛,骄横之心日益渐长。

明朝的另一大臣胡惟庸大家也应该知道。同样的居功自傲,甚至隐隐越过皇帝。不过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发作他,等他越来越猖狂,将他捧的越来越高,再一举将其拉下泥潭。不得不说,这招用的太狠了。君心难测,大抵如此。

李善长与胡惟庸牵扯不清,李善长弟弟的儿子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谋反而被诛杀,牵连之人尽数灭杀,唯李善长如故。不过他的报应也差不多来了,有人向朱元璋告发李善长其实是支持胡惟庸的,是胡惟庸谋反大军中的一员。

我们前面也提到了,朱元璋赐下的丹书铁券救了他全家,只是将他们迁至崇明,不作死就不会死。我们至今没法明白,为什么有雄才大略的李善长到后来却连基本的问题都不懂呢?朱元璋放过他们家,李善长却没有向朱元璋表示感谢,使得朱元璋给他又狠狠记了一笔。只待时机成熟,怕是会一举斩杀。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从汤和那边借了三百卫士建宅。当年四月,京中四月有百姓受牵连而被发配到边疆,其中有李善长的亲戚丁斌。李善长多次上书请求赦免他的亲戚丁斌。朱元璋大怒,将丁斌拿下治罪。而丁斌却供出胡惟庸与李善长暗地里交往的事。胡惟庸暗地谋反想劝说李善长助他成事,一开始李善长并不同意,反而大声叱责。但是后来胡惟庸以利诱之,说事成之后将封李善长为淮西之王。李善长虽不同意,但谁都看得出来他心动不已。而蓝玉将军出塞,至鱼儿海,抓获了同胡惟庸私通的沙漠使者,但李善长却隐瞒不报。

朱元璋一听,勃然大怒!我免你死罪,与你富贵。你却与人私通谋我江山,将我的脸面放在哪里。况且我当初处置胡惟庸时,唯独没有处置你,你却不来谢恩。李善长的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最后,有人占卜说恐有大祸,说这结果恰好应验在大臣身上,朱元璋便将在家种田的李善长一家七十余人诛杀。我们不知道,这所谓的占卜结果是不是朱元璋的授意。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太高调的人往往容易得罪人,下场也不见得多好。再聪明睿智的人,也会被眼前富贵荣华迷了眼。哪怕历史上如李善长的人数不胜数,但没有几个人吸取教训。不过这些人,往往都熟悉历史,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相同事迹呢?只不过一开始的那颗心,早已浸迷在钱权之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李善长改了小气善妒的心,低调谦虚行事,是不是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君君臣臣,他以为朱元璋是不发作他,却不知,他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被看在眼里。可要记得朱元璋对权臣的忌惮,“杯酒释兵权”他也知道,胡惟庸也是前车之鉴。76岁的他,被朱元璋安置在崇明每日在家种田。若是这样,也不会满门抄斩。为了救自己的亲戚,反而搭上了自己。皇帝想要治罪的人,又何必与帝王作对?

纵横一生,晚节不保,还累的全家陪葬。何苦来哉!上文也提到,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而朱元璋也看在临安公主的份上,驸马与公主的儿子并未受牵连。只是流放外地。但公主的儿子,也无法再回到朝政中央了。

最后,我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李善长死后第二年,有臣子上奏李善长并无谋反之心,说他已然有了最高的地位,就算助胡惟庸谋反,地位也不会相差到哪里去。朱元璋居然没有降罪这个臣子。我想,朱元璋也应该是知道的。他只不过忍了太多次不想忍了,寻个由头发作罢了。而不降罪,也是他认同这个臣子的话,毕竟当初征战半生,陪伴朱元璋这么久的人,最得朱元璋信任的李善长,死了以后,得了朱元璋一两分怀念也是正常的。

标签: 李善长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李善长回家耕田种地,最后为何还是被斩首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善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各色血雨腥风的大案里,大明开国“左相国”李善长的被杀,可以说桩让当时多少人想不到的事儿。要知道,这位大明开国的“萧何”,朱元璋时打天下年间功劳苦劳一堆的“大管家”,明朝六部官制礼仪制度的制定

  • 郑芝龙是谁?曾经的海上英雄,海上长城的守护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对郑芝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661年,也就是清顺治18年10月,顺治皇帝将明朝降臣南安侯郑芝龙押赴燕京柴市斩首,并夷灭郑氏一族。这场灭门惨祸一时间震惊朝野。据史料称,清朝廷处死郑芝龙,和其子郑成功对抗清廷有直接关系。曾经的海上英雄被清廷所杀明朝后期,

  • 他是明末抗荷英雄,揭秘郑芝龙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芝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明朝一度退到了长江一带,好似有几分演绎宋金故事的倾向。然而在短短十几年间,南明就土崩瓦解,基本就剩下福建的明郑一脉。但在明朝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就有一个人混得风生水起,将自己的命运跟南明紧密的联系在了一

  • 郑芝龙帮助隆武帝夺得帝位后,为什么又要背叛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芝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645年闰六月二十五,距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在北京城已经过去了一年零四个月,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举行了一场皇帝的登基大典,登基的是明朝的唐王朱聿键,史称隆武帝。此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代,关于唐王

  • 被李自成煮了吃的最肥王爷朱常洵体重有多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

    360斤,这是人的体重,没错。这样体重的人,在大家的身边也是不多的。历史上,有一位王爷,他360斤,堪称史上第一肥王爷。他叫朱常洵,福忠王,大家习惯称他老福王。他是明神宗第三子,因为自己的母亲郑贵妃恃宠,神宗欲立他为太子,但引起国本之争。最后受封福王,神宗给他的赏赐很多,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

  • 被煮熟当下酒菜的中国皇族福王朱常洵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常洵

    红潮导语:至于那三百多斤的躯体,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与和平时期皇族的生育率最高相匹配,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

  •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的下场悲惨

    1645年,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由于史可法毫无作为,而使得扬州轻松被八旗兵攻克,导致了扬州老百姓白白被屠戮而不是像江阴老百姓那样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抵抗而死,死得其所也有价值。网络

  • 揭秘朱由崧为什么被称为“蛤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

    崇祯十七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留下罪己诏之后,在眉山自缢,由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皇朝在这里结束。同年五月,马士英、阮大铖及四镇军阀在南京拥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网络配图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长子,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与崇祯乃堂兄弟的关系。按理来说,崇祯皇帝去

  • 解密:朱由崧到底是个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

    朱由崧是明末皇室,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后来朱常洵去世之后,继承了福王的爵位。朱由崧与明思宗崇祯皇帝是堂兄弟的关系,按理来说怎么也轮不到朱由崧当皇帝。不过事情总有意外,而朱由崧当皇帝就是是那个意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眉山自缢。崇祯皇帝去世后,明朝陷于群龙无首之地,在崇祯皇帝的太

  • 内阁大学士徐阶:忍辱负重事严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徐阶

    徐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徐阶,汉族。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心学(王守仁创)传人。早年即工诗文,善书法。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一年,徐阶入阁,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内阁大学士任职,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