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真是为人怎么样?他是怎么触怒朱元璋的

李善长真是为人怎么样?他是怎么触怒朱元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2 更新时间:2024/1/23 18:34:51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善长,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要说朱元璋从打天下到治天下,谁是第一功臣。我想大家肯定会说刘伯温、常遇春徐达、汤bai和等。其中有个人,在战功方面都没有什么建树,也不是什么神机妙算的人,那个人就是李善长。要说李善长在朱元璋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看看他封赏的六位公爵就知道,排在最前面的居然是韩国公李善长,有人会疑问了,在功臣当中,凭什么李善长排在首位?从《明史·李善长传》和《明实录》记载来看,李善长并非一般人。

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可见李善长在很小时就饱读诗书,专习发家思想,《明史》说李善长“其为里中长者”,这说明他年纪最长,经历和经验最丰富。李善长在未出山时,经常能预测世事,观察政治时事,并且有独到见解。“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李善长虽然前面冲锋打仗不行,但是他遇事决断,能及时处理后方事物,免于朱元璋烦劳后方事物。在朱元璋发展前途很迷茫时,李善长就鼓励朱元璋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要做刘邦这样的人,做一个平民皇帝。

郭子兴当初要抢李善长,让李善长为自己服务,李善长虽然不能抗命,但是也是很伤心地哭着不愿意离开朱元璋,可见这两人感情至深。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在朱元璋打下和州后,为了向外拓展地盘,他把和州留给李善长留守,元军知道这事情后就派兵攻打和州,但是李善长带着一帮老弱病残,怎样应敌呢?李善长利用城池优势设下埋伏,利用老弱病残,大败元军,这使得朱元璋不得不佩服李善长的调度能力!

《明史》说李善长“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在朱元璋眼里,李善长是辅佐朝政的得力助手,在从微小势力开始到攻下南京城,都有李善长作为参谋,帮朱元璋出谋划策,所以在建国之后拜之为右相国。在建国后,李善长统筹规划战后重建,制度完善,治理国家,改善经济,完善律法等各方面都是帮朱元璋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典型的治国能手可见朱元璋看中他,是没有看错人。所以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依赖群臣,特别是那些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老臣,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后面李善长并未得以善终,那是因为李善长本人还是有缺点的,他善于权谋,强于心计,只要跟他不和的人,他就想方设法在朱元璋面前说人家坏话,直到别人丢官罢爵才善罢甘休!甚至还很贪婪,他为胡惟庸跑官买官,收了胡惟庸很多银子,直到后来胡惟庸谋反,被株连九族,但是作为推荐人的李善长,没有受到处罚,那个时候他只要收敛一点,也不至于后面死的那么惨。他就应验了那句话,人心不足!在胡惟庸案发后,他居然自个大兴土木。这就触怒龙颜了,致使他最后不得善终!

标签: 李善长明朝

更多文章

  • 李善长放权种田又年事已高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善长和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

  • 李善长回家耕田种地,最后为何还是被斩首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善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各色血雨腥风的大案里,大明开国“左相国”李善长的被杀,可以说桩让当时多少人想不到的事儿。要知道,这位大明开国的“萧何”,朱元璋时打天下年间功劳苦劳一堆的“大管家”,明朝六部官制礼仪制度的制定

  • 郑芝龙是谁?曾经的海上英雄,海上长城的守护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对郑芝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661年,也就是清顺治18年10月,顺治皇帝将明朝降臣南安侯郑芝龙押赴燕京柴市斩首,并夷灭郑氏一族。这场灭门惨祸一时间震惊朝野。据史料称,清朝廷处死郑芝龙,和其子郑成功对抗清廷有直接关系。曾经的海上英雄被清廷所杀明朝后期,

  • 他是明末抗荷英雄,揭秘郑芝龙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芝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明朝一度退到了长江一带,好似有几分演绎宋金故事的倾向。然而在短短十几年间,南明就土崩瓦解,基本就剩下福建的明郑一脉。但在明朝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就有一个人混得风生水起,将自己的命运跟南明紧密的联系在了一

  • 郑芝龙帮助隆武帝夺得帝位后,为什么又要背叛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芝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645年闰六月二十五,距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在北京城已经过去了一年零四个月,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举行了一场皇帝的登基大典,登基的是明朝的唐王朱聿键,史称隆武帝。此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代,关于唐王

  • 被李自成煮了吃的最肥王爷朱常洵体重有多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

    360斤,这是人的体重,没错。这样体重的人,在大家的身边也是不多的。历史上,有一位王爷,他360斤,堪称史上第一肥王爷。他叫朱常洵,福忠王,大家习惯称他老福王。他是明神宗第三子,因为自己的母亲郑贵妃恃宠,神宗欲立他为太子,但引起国本之争。最后受封福王,神宗给他的赏赐很多,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

  • 被煮熟当下酒菜的中国皇族福王朱常洵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常洵

    红潮导语:至于那三百多斤的躯体,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与和平时期皇族的生育率最高相匹配,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

  •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的下场悲惨

    1645年,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由于史可法毫无作为,而使得扬州轻松被八旗兵攻克,导致了扬州老百姓白白被屠戮而不是像江阴老百姓那样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抵抗而死,死得其所也有价值。网络

  • 揭秘朱由崧为什么被称为“蛤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

    崇祯十七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留下罪己诏之后,在眉山自缢,由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皇朝在这里结束。同年五月,马士英、阮大铖及四镇军阀在南京拥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网络配图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长子,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与崇祯乃堂兄弟的关系。按理来说,崇祯皇帝去

  • 解密:朱由崧到底是个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

    朱由崧是明末皇室,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后来朱常洵去世之后,继承了福王的爵位。朱由崧与明思宗崇祯皇帝是堂兄弟的关系,按理来说怎么也轮不到朱由崧当皇帝。不过事情总有意外,而朱由崧当皇帝就是是那个意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眉山自缢。崇祯皇帝去世后,明朝陷于群龙无首之地,在崇祯皇帝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