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赛,远离首都的忽必烈的怎么胜出的?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赛,远离首都的忽必烈的怎么胜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74 更新时间:2024/1/20 5:00:17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在蒙古帝国的分裂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中,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战争是核心的转折点。按说在蒙哥死后,拉起“幼子守灶”传统大旗,同时还身在和林并担任了监国,而且得到了更多蒙古王公和藩王的支持,兵力上也占有优势,但在战场上却多次败于忽必烈,最终在翻盘无望之后不得不向忽必烈投降,落了个被忽必烈囚死的下场。那么忽必烈在看似“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得到支持较少的情况下是如何逆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忽必烈胜利的经过。

竞争始自20年前

许多朋友都知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托雷的儿子,在蒙古灭金之后,今天的河北地区成为了托雷家族的土地。而作为托雷的嫡子,忽必烈也得到了一块1万户的封地。而跟他其它的兄弟不同的是,当时年龄并不大的忽必烈很快亲自来到了自己位于汉地的封地,开始亲自管理这块区域。

庆寿寺地宫出土的海云和尚塑像

因为忽必烈从小由信仰藏传佛教的保姆带大,所以他与佛教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密,所以他也很快与大都庆寿寺的住持海云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公元1242年,他曾把海云请到和林问道,而海云则很快给他推荐了一个名叫刘侃(刘秉忠)的人做谋士。

这个刘侃本来在金朝做官。蒙古灭金之后,他感到怀才不遇,所以出家当了和尚,后来成了海云的徒弟。而他成为忽必烈的谋臣之后,开始帮助忽必烈广招天下贤士,将当时汉地的一些大儒全都招到忽必烈门下。为忽必烈建立起了一个高规格的谋士团,为忽必烈后来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蒙哥使蒙古帝国权力核心转到了托雷家族

而在公元1251年,蒙哥成为了蒙古大汗,汗位从窝阔台家族转到托雷家族。之后他让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而忽必烈马上就建立了一个被称为金莲川幕府的机构,进一步扩大了招募汉族幕僚和儒士的规模。后来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张易、姚枢和郝经等人也都得到了重用。当时的著名儒士元好问等人后来还给忽必烈上了“儒教大宗师”的称号。

所以从这时起,接受中原文化,以中原的方式统治中原,而不是站在蒙古本位,对于中原进行压制利用基本上就成了忽必烈的既定方针。在此之后,随着蒙古不断南下攻击宋朝和大理,忽必烈又将大量蒙金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汉军世侯予以收编,从而在文武两个层面,在汉地建立起了自己庞大的实力。

蒙哥死后双方的准备

而阿里不哥所采取的策略则相对比较单纯,就是紧跟大哥蒙哥。所以在蒙哥南下亲自督战,希望加速灭宋步伐之时,就让阿里不哥留守蒙古本部,总理留守军队和蒙古本部事务。

而蒙哥在南征期间突然死了。在他死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但当时他的几个儿子年龄都还很小,所以继承人只能从他的几个嫡弟中选。而他的三个同母弟弟中,旭烈兀已经西征到西亚,想往回赶都来不及。所以忽必烈当时确实已经成了热门人选。

忽必烈着龙袍画像

但问题是忽必烈当时也和南宋军队在湖北鄂州激战正酣,说实话也是抽不出身赶回和林去抢大汗宝座的。而且蒙哥死后,蒙哥的皇后忽都台以及他的三个儿子玉龙答失、阿速歹和昔里吉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希望他尽快即位。同时,因为忽必烈建立金莲川幕府,高度倚重汉人谋士和汉军世侯,所以在蒙古本部的许多保守派王公也对他比较反感,因此也都站到了阿里不哥的一边。

所以阿里不哥马上利用自己在蒙哥死后的监国身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虽然阿里不哥因为接收了许多蒙哥的军队,在军事实力上已经超过了忽必烈,但他仍然感到力量不足,因此很快派出两个部将分别在漠北和漠南地区扩充军队,而且其兵锋直指忽必烈的根据地燕京和陕西一带,希望抢在忽必烈北还之前就将忽必烈的老巢给控制住。

阿里不哥画像

而此时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从开平城给他写信,通报了阿里不哥的举动,忽必烈震惊之余马上召集各王公、将领和谋士开会,商讨对策。这时谋士张易、郝经和汉化畏兀儿谋士廉希宪都提出让忽必烈立即与南宋议和,然后以轻骑北返燕京,杀阿里不哥一个措手不及。

这两人的力鉴使忽必烈认识到了北返争夺汗位的紧迫性,因此立即决定与南宋议和。而也正好在此前后,南宋宰相贾似道也派人来议和,所以忽必烈顺势答应了贾似道的所有条件,之后以凯旋班师为名,骑轻骑以最快速度回到了燕京。

汗位争夺战的胜负手

而忽必烈刚走到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就发现阿里不哥已经在派人从当地的蒙古和汉军中抽调兵士,等到了燕京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所以忽必烈马上质问阿里不哥派到燕京征调兵士的脱里赤为什么要这样做,脱里赤则回答说是蒙哥死前的遗训。但忽必烈哪会信他的鬼话,立即将他征集来的兵士全部遣散。

此后双方就开始在蒙古本部、各个汗国和汉地争取支持。阿里不哥曾以监国的身份,要求忽必烈回到和林参加选举新大汗的忽里勒台大会,但忽必烈对此置之不理。反而通知诸王公,要在自己的根据地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举自己称皇帝。在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率先开会称帝,此次大会得到了忽必烈的几位庶弟、窝阔台和察合台几个儿子,以及成吉思汗铁木真几个弟弟的后裔的支持。当然,此外还有众多的汉臣和汉军世侯。但相对来说,支持忽必烈的人在蒙古帝国地位较低。

忽必烈发布的汉文登基诏书文字

而阿里不哥听说忽必烈抢先开会选自己为皇帝之后,气急败坏,急忙在4月在和林附近也召开了自己主导的忽里勒台大会。而这次大会得到了蒙哥妻儿、蒙古本部王公、窝阔台和察合台两个家族以及少量汉族地主的支持。不久之后,当时在各汗国中实力最强的金帐汗别儿哥也表态支持阿里不哥,而旭烈兀虽然还没有公开表态,但他留守在蒙古本部的儿子主木忽儿则站在了阿里不哥的一边,所以当时阿里不哥可以说在军事实力和人和方面都占据了明显优势。

所以在此之后,阿里不哥迅速派出两路大军,一路由旭烈兀的儿子主木忽儿率领,直扑忽必烈的大本营开平和燕京两地。当时忽必烈亲自领兵,对进攻燕京的阿里不哥军队迎头痛击,迅速逆转战局,而且还很快反攻占领了和林。忽必烈还许诺让旭烈兀自己统治他在第三次西征中刚刚打下的西亚地区,因此使旭烈兀家族开始公开支持忽必烈。

而阿里不哥的另一路军队则向甘肃、陕西和四川进军,同时他还派人前往当地争取当地尚未明确表态支持谁的蒙汉将领的支持。阿里不哥如此看重甘陕川地区是因为这些地区其实是他最大的软肋所在。在蒙古灭金之后,各种粮草等资源早已严重依赖漠南的汉地供应,而汉地的主要供应渠道之一就是川陕甘地区,所以可以说只有在夺取了甘陕川地区之后,阿里不哥才有可能在战争中获胜。

但阿里不哥派往川陕甘地区争取当地将领支持的刘太平和霍鲁怀等人则被忽必烈派去的廉希宪捕杀。之后这些军队在汪淮良、八春等人的率领下,与忽必烈派来的援军会师,击败了由阿兰答儿率领的阿里不哥军队,甘陕川地区被忽必烈完全控制,之后就对蒙古本部进行了物资禁运。

阿里不哥击败阿鲁忽战役图

而此时已露出败局的阿里不哥曾一度诈降,换取忽必烈退兵,但不久之后,他就偷袭和林,重新将其占领。但此后,忽必烈对阿里不哥占领下的蒙古本部所进行的经济制裁开始发挥作用,和林的军队粮晌匮乏,还出现饥荒,阿里不哥渐渐不支。而此时,他派到察合台汗国夺取汗位的阿鲁忽也反水了,拒绝为他再提供补给。陷入绝境的阿里不哥决定拼死一搏,暂时抛开与忽必烈之间的主战场,西进占领察合台汗国,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但他的主力一走,忽必烈的军队马上重新占领了和林。阿里不哥虽然击败了阿鲁忽,将其位于今天新疆伊犁附近的大本营阿力麻里据为己有,但忽必烈的物资禁运很快又在阿力麻里造成严重饥荒,阿里不哥军心涣散,走投无路只能向忽必烈投降。所以虽然忽必烈在蒙古地区得到的支持相对较少,但因为他早已通过一系列举措稳固了在汉地的统治,在经济上有绝对优势,握有物资禁运这一强力武器,所以很快就扭转了战局,最终也借此取得了胜利。

标签: 元朝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为什么能坐上皇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谁才是继承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阿里不哥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忽必烈为什么能坐上皇位?元朝的开朝之君忽必烈,从一路夺取大汗之位的经历来看,跟他的后来者“朱棣”一样都是得位不正的嫌疑。蒙古帝国自铁木真传为,被蒙古各大首领认同的最后一任大汗叫做蒙哥,是铁木真的孙子。在年轻时的历练阶段,曾攻入欧洲的古罗斯之地,是位骁勇善战的蒙

  • 忽必烈为何要讨伐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呢?最后结果又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忽必烈

    蒙古中统元年至二年(1260年一1261年),忽必烈为巩固汗位,讨伐其弟阿里不哥的作战。蒙古帝国大汗九年(1259年),蒙哥汗卒于合州(今四川合川东),戍守都城哈拉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刺和林)的阿里不哥(忽必烈幼弟),欲乘长兄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参见鄂州之战),次兄旭烈兀率军攻叙利

  • 阿里不哥到底输在忽必烈什么地方 这事情得从忽必烈经历说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忽必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蒙古铁骑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

  • 蒙古贵族阿里不哥生平简介,阿里不哥时被忽必烈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阿里不哥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文Аригбөх,拉丁文Ariq Böke,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元世祖忽必烈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

  • 白朴是哪一个朝代的?白朴的文学创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朴,元朝,元曲家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中国元杂剧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代表作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等等。白朴出

  • 元曲四大作家之白朴简介:曲题材多出自于历史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

  •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生平简介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白朴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朴

  • 南国“苏武”郝经: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郝经

    郝经是谁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

  • 元朝“苏武”郝经: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

  • 南国“苏武”郝经: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国“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