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忽必烈违背成吉思汗遗志将佛教立为国教

为何忽必烈违背成吉思汗遗志将佛教立为国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33 更新时间:2024/3/13 2:23:21

元朝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秘而活跃的朝代,一度将中国的边疆拓展到北海、鄂毕河一带。而这时期的宗教也在碰撞中进行着融合。说起元朝的宗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元朝历代君主皆崇佛教,但元朝初期的宗教政策却是兼收并蓄,不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皆是照单全收,并未打压某一家。

网络配图

但元朝后世统治者为何违背成吉思汗各宗教平等待遇的初衷,立佛教为国教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元朝四次著名的官司——佛教和道教的大辩论。

事情的起因是,全真教主李志常根据西晋王浮所撰的《老子化胡经》绘制了《老子八十一化图》,并在朝野广为散发。这一举动引发了以曹洞宗少林长老福裕为首的佛教徒的强烈不满。为何道家的几幅图会引发佛教如此大的反对呢?在这里给大家插播一个小故事。

王浮是西晋惠帝时的一位道士,因其常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著《老子化胡经》,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以谤佛法。这卷经曾引发佛道之间的激烈冲突,唐高宗、中宗都曾下令禁止。所以李志常绘制《老子八十一化图》的行为会引发福裕长老等人的反对也是必然的。

气愤的福裕长老向当时的元君主蒙哥汗汇报了此事,请蒙哥汗来主持公道。元朝前期,统治者虽然对佛教有好感,但整个宗教政策相对宽松,对各个宗教多是兼收并蓄。蒙哥汗为公平起见,便建议佛教和道教展开一场大辩论,真理自然在胜者一方。

网络配图

于是佛道双方分别在1255、1256年展开了两次大辩论,由佛道双方领袖一对一展开辩论,最终皆以佛教胜出告终。1258年,双方改变了1V1的辩论方式,展开了一次阵容空前的大辩论。佛教一方以少林福裕长老为首,那摩国师、八思巴等藏传佛教僧侣助阵,合计三百余僧;道教一方,则以继任教主张志敬为主,合计全真教徒200余人,此外,还有官方、文人代表的裁判200余人。由双方各出17名辩手,并在赛前约定: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结果,双方的论争以道家失败告终。道教17位辩手遵照约定皆脱袍弃冠落发为僧。蒙哥汗下令焚烧道教伪经45部,并归还侵占佛寺二百三十七所。

1280年,佛教要求朝廷追究被蒙哥汗禁断、但尚存于世的伪经。次年,元朝廷命沙门诸僧、翰林院文臣和道教等人会集长春宫,考证道藏诸经真伪。释道双方论辩了数十日之久,终以道家失败告终。佛教敦促朝廷下令焚烧道教伪经,归还侵占佛寺。忽必烈说,“道家经文,传讹踵谬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端试之。俟其不验焚之,未晚也。”于是命令道教诸派各推一人,佩符入火,自试其术。道教等人惊慌失措,承认:“此皆妄诞之说,臣等入火必为灰烬。实不敢试但乞焚去道藏。”

四次佛道的大辩论,皆以佛教的胜利告终,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佛教在元王朝的地位。元朝建都燕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帝师,统领天下释教。从八思巴开端,终元之世,历朝都以喇嘛为帝师。新帝在即位之前,必先就帝师受戒。

网络配图

而元世祖忽必烈亦带头祟佛,于“万机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食”。忽必烈曾自述:“自有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蠲免之,并令缁侣安心办道。”此后,元代诸帝对待佛教,大都依世祖的范例。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元朝历史上忽必烈为何要先征大理再灭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为何要先征大理再灭南宋

    忽必烈进征大理国向来被描绘成是蒙古对南宋所实施的“斡腹”之谋。然而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却有矛盾之处,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2年(壬子年)从漠北出发征伐南宋,又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3年(癸丑年)受命从河西出发攻打大理,两个说法在时间、地点信息上都有抵牾之处,究竟孰是孰非?网络配图13 世纪中叶,

  •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

  • 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是因何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

    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他的四子托雷的第四个儿子。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虽然不是嫡长孙,但最后还是继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为后来在位时改了国号所以也同时是末代大汗。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一位历史上著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先是一个一个地打败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在120

  • 元朝的开国君主忽必烈:东方帝国的创立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君主,也是少数民族皇帝中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在位35年(1260—1294),创建了一个具有空前规模的东方大帝国。结束了中国数百年来南北对峙的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东临大海,西至中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南到南洋群岛,北抵北海,成为疆域最辽阔的一个朝代,为统一的多

  • 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汉族读书人对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世祖忽必烈

    许衡是元代的著名学者,他在汉、蒙文化的融合交流方面,起过不小的作用。忽必烈即位后,曾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有一年盛夏,许衡遇到一件急事要外出处理,便顾不得烈日当空,带着几个人匆匆出门了。骄阳似火。许衡一行在酷暑中赶路,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喉咙干得像要冒火。忽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棵梨树,不禁高

  • 世界十二大水底发现:忽必烈舰队比欧洲先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底

    导读:如今海底考古工作的挖掘工作已经并非想象的过去的那样,《考古学》杂志从成千上万的考古发现中选择的这12个中,正如考古学杂志所说,不敢说没有遗漏掉一个你所钟爱的,但这12个海底考古发现的确是在海底考古史上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网络配图在1981年日本考古学家毛书(ToraoMozai)在九州东岸海里

  • 揭秘忽必烈是个打仗天才吗?究竟打到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是个打仗天才吗

    打仗天才忽必烈是一部由胡军主演的影视作品。该剧以忽必烈为主角,全面讲述了元朝开国皇帝的一生。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窝阔台对汗位野心勃勃,他的妻子更是阴狠毒辣。拖雷是窝阔台的四弟,战功赫赫,深得大汗信任。不久后,拖雷的四儿子忽必烈降生。忽必烈自幼展现了聪明机警胆识过人的一面。成吉思汗非常喜欢这个孙子,曾经想

  • 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为何都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

  • 忽必烈曾出台房产“禁购令”:不许当官的买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曾出台房产“禁购令

    房产“限购令”,从东汉到民国的官民,对这个“时髦词汇”,其实早已“耳熟能详”。如今的方法是限套数,目的是抑房价,而延续2000多年历史的“限购令”采取的方法是“有条件成交”,购房者“求田问舍,先问亲邻”,即购房者购买前,必须征得出售方的亲戚、邻居的同意,否则成交无效。然而,从元到清政府对官员采取的不

  • 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忽必烈最远曾经打到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忽必烈在登位不久之后又征服了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