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初重臣汪广洋一生低调,为何还是没善终?

明初重臣汪广洋一生低调,为何还是没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3/5 15:43:01

你们知道汪广洋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儒家讲究中庸,儒士为官,则将中庸贯彻到底。很多官员能够身居高位多年却得善终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懂得谨言慎行,低调做人。不过,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太平皇帝,要是碰上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恐怕死的不知道怎么死的,汪广洋,就是最好的例子。

汪广洋的死其实是很令人意外的,因为从人品上,汪广洋绝对算是明朝数一数二的老实人了,他谁都不惹,不结党,不营私,做人低调,从不惹是生非;从位置上来讲,他贵为中书省左丞,是胡惟庸的对手。

这不免令人疑惑,既然汪广洋人又老实,还是胡惟庸的对头,那朱元璋为何要在处理胡惟庸前先把汪广洋杀了?这里面,其实大有学问。

朱元璋是个残忍冷血的人不假,他喜欢杀人更不假,但朱元璋不会滥杀,他杀人,尤其是杀重臣,大多时候都有自己的考虑。至于杀汪广洋,当然也是朱元璋深思熟虑的结果。

起初,朱元璋对于汪广洋是没有杀心的,毕竟一位“好好先生”,总归是不容易惹人厌恶的。可要命就要命在汪广洋太好说话了,而他的没脾气,让朱元璋很不满意。

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朱元璋将朝政交给杨宪和汪广洋处理。可是杨宪却专横跋扈,经常排挤汪广洋,以汪广洋当时的职位,大可不必惧怕杨宪,但他性格懦弱,不敢和杨宪作对,于是一直忍受着杨宪的排挤。可杨宪才不管汪广洋的态度,他要的,是让汪广洋滚出权力中心。在杨宪的努力下,汪广洋果然被贬到了外地。

杨宪被诛杀后,朱元璋又将汪广洋召了回来,并再次让他担任丞相职务,这一次,与他搭班的换成了胡惟庸。汪广洋连杨宪尚且都对付不了,更何况是李善长扶持起来的胡惟庸,所以他很快就再次被排挤出去。

然而,随着胡惟庸愈发嚣张跋扈,朱元璋决定将汪广洋再次委以重任。这一次朱元璋认为被胡惟庸排挤出去的汪广洋总该对他怀有怨恨,到时候他就算不是胡惟庸的对手,但总该可以制衡一下胡惟庸

可朱元璋再次猜错了,回来后的汪广洋压根不去管政事,他整日里醉生梦死,纵情声色,所有的权力都到了胡惟庸那。这让朱元璋很不满,但让他真正愤怒的还在后面。洪武十二年,有人检举胡惟庸堵死了刘基,朱元璋大喜过望,将汪广洋找来,想问问他的看法。朱元璋的目的很直接,他就是要汪广洋说胡惟庸的坏话,最好能提供点胡惟庸的黑料。可是,汪广洋再一次搪塞,他是一问三不知。

朱元璋怒不可遏,既然你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那也就没必要留你了,于是朱元璋将汪广洋发配边疆,这还不算,他又派人追赶发配的队伍,追到哪就在哪赐死。所以,汪广洋的死,就是因为他太懂明哲保身,以致于忽略了朱元璋重用他的目的。臣不知君意,自然就要大祸临头了。

标签: 汪广洋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末抗清名将卢象升,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象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卢象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有一座忠肃祠,是为抗清名将卢象升而建。祠堂正中上方悬“近古一人”匾额,为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周佛海所书。时间回到崇祯即位第二年,当时大明防线崩溃,各路援军畏缩不前,十九岁的青年皇帝,第一次体会到心寒齿冷的痛苦。有

  • 卢象升的一生有多悲壮?以死来坚持自己的信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象升,明朝

    大家好,说起卢象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肝胆照日月,英烈泣鬼神明朝末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国家是无可救药了,但崇祯皇帝还是在努力,在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在找退路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为如何拯救这个国家,或出谋划策,或戮力血战,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如果说大明是必然灭亡,清人必定会一统全国是历史

  • 被崇祯帝的宠臣陷害,揭秘卢象升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象升,明朝

    说到卢象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明朝末年,江苏宜兴出现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卢象升!别看卢象升是进士出身,但他却武艺高强,还训练出了一支精兵。卢象升率军转战各地,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可是在1639年,卢象升却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杀,血染沙场!那么,卢象

  • 上海徐家汇名字的由他而来,徐光启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科学家,徐光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光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明代科学家。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进士。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与机要。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较早跟从罗马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研

  • 徐光启是什么人?比海瑞还清廉,死后埋在两河交汇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光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徐光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明末“西学东渐”的传播过程中,徐光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系统性地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给古老的中国科学界打来新的视角。徐光启生前致力于农业科学的研究,徐光启晚年官至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又兼礼部尚书,相当于宰相之职,

  • 徐光启是什么人?在明朝危难时提出两条奇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光启,明朝

    还不知道徐光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的内外交困,随着明军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中的惨败暴露无遗。虽然损兵5万对于拥有亿兆人口的大明王朝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后续事态的发展,却让明朝在东北的经略彻底崩盘。萨尔浒之战3个月后,努尔哈赤—这个昔日曾

  •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是哪里人 李时珍的精神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医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的精神

    李时珍是湖北蕲州人,号频湖,是明朝时期名气很高的医生,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和《频湖脉学》等医学书籍,不仅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还带动了医学界的进步。李时珍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蕲州镇当地的名医,不仅好善乐施,还免费给贫苦之人看病,虽然当时医生的地位很是低下,不被人看得起,他们家还是备受百姓爱戴。也因为这个

  • 如何评价“药圣”李时珍只为苍生的大爱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翻山越岭,不畏艰辛,访遍许多地方的人,不论是农民、工人、还是马夫均是李时珍的老师,正因为他扎实的医学基础,谦逊的品质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完成这一巨作,堪称东方瑰宝。李时珍有编修《本草纲目》这本书的念头,是从他学医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的李时珍在他父亲的指导下,阅

  • 荆无命一句话已告知上官金虹厉害还是李寻欢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荆无命,上官金虹,李寻欢

    一直以来一部好的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古龙就擅长写这样的情节,古龙的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前一秒还活的好好的人,下一秒可能就挂了。前一秒还是好人的人,可能下一秒就变脸了。让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叵测啊。所以,在古龙小说中武功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脑子,智慧。其次才是武功。武功加智商

  • 武侠小说中的三位第一高手:金世遗上榜,李寻欢实力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世遗,李寻欢

    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可能都会自己总结比较哪位武林高手的武功最高强,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就是要分析总结出三大武侠小说家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笔下最武功高强的武林高手。古龙小说第一高手∶小李飞刀李寻欢,古龙写这个人物的时候,似乎有意的,想要把他写得武功高强,无人可敌。但古龙想表达的,也可能是因为李寻欢身上有许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