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怎么死的 汪广洋的墓地在哪里

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怎么死的 汪广洋的墓地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2/21 9:59:21

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朝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谏官、参政、著名诗人。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诛。

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怎么死的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

汪广洋的墓地在哪里

据《高邮州志》记载:“相公坟,不详其名、代,或曰,丞相汪广洋坟也,其坟方三十余亩,在城西十五里茅塘港口。”茅港的相公坟为汪广洋坟只是一种说法,州志没有定论。临清博物馆馆长魏辉认定汪广洋的墓在临清八岔路镇杨二庄村西300米汪广洋家族墓群中。

汪广洋墓是在2009年12月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证实的。其依据:一是《汪氏族谱明宰相后裔卷二》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汪广洋长子子持为避牵连,推柩携子侄由山东福山迁至馆陶县杨二庄僦(音就,意租)屋而居,并将公之柩隐葬。

二是此墓为圆形砖室穹窿顶墓,为明代墓葬,墓葬出土墓志一方,上有书写但不清晰字迹若干,隐约可见“洋”字,该墓发现遗骨两具,经鉴定为一男一女,其中男墓主人遗骨位置杂乱。由此可以推断,该墓为二次迁葬。

三是汪广洋的墓与其后裔墓位置排列符合葬制风水习俗,而且与族中德高年长者的口传位置非常吻合。魏馆长自豪地说,汪广洋墓的发现,弥补了历史对于汪广洋葬于何处的空白,对研究明丞相汪广洋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佐证

标签: 汪广洋明朝丞相

更多文章

  • 明初重臣汪广洋一生低调,为何还是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汪广洋,明朝

    你们知道汪广洋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儒家讲究中庸,儒士为官,则将中庸贯彻到底。很多官员能够身居高位多年却得善终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懂得谨言慎行,低调做人。不过,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太平皇帝,要是碰上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恐怕死的不知道怎么死的,汪广洋,就是最好的例子。汪广洋的死其实是很令

  • 明末抗清名将卢象升,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象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卢象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有一座忠肃祠,是为抗清名将卢象升而建。祠堂正中上方悬“近古一人”匾额,为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周佛海所书。时间回到崇祯即位第二年,当时大明防线崩溃,各路援军畏缩不前,十九岁的青年皇帝,第一次体会到心寒齿冷的痛苦。有

  • 卢象升的一生有多悲壮?以死来坚持自己的信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象升,明朝

    大家好,说起卢象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肝胆照日月,英烈泣鬼神明朝末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国家是无可救药了,但崇祯皇帝还是在努力,在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在找退路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为如何拯救这个国家,或出谋划策,或戮力血战,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如果说大明是必然灭亡,清人必定会一统全国是历史

  • 被崇祯帝的宠臣陷害,揭秘卢象升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象升,明朝

    说到卢象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明朝末年,江苏宜兴出现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卢象升!别看卢象升是进士出身,但他却武艺高强,还训练出了一支精兵。卢象升率军转战各地,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可是在1639年,卢象升却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杀,血染沙场!那么,卢象

  • 上海徐家汇名字的由他而来,徐光启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科学家,徐光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光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明代科学家。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进士。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与机要。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较早跟从罗马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研

  • 徐光启是什么人?比海瑞还清廉,死后埋在两河交汇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光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徐光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明末“西学东渐”的传播过程中,徐光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系统性地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给古老的中国科学界打来新的视角。徐光启生前致力于农业科学的研究,徐光启晚年官至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又兼礼部尚书,相当于宰相之职,

  • 徐光启是什么人?在明朝危难时提出两条奇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光启,明朝

    还不知道徐光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的内外交困,随着明军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中的惨败暴露无遗。虽然损兵5万对于拥有亿兆人口的大明王朝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后续事态的发展,却让明朝在东北的经略彻底崩盘。萨尔浒之战3个月后,努尔哈赤—这个昔日曾

  •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是哪里人 李时珍的精神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医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的精神

    李时珍是湖北蕲州人,号频湖,是明朝时期名气很高的医生,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和《频湖脉学》等医学书籍,不仅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还带动了医学界的进步。李时珍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蕲州镇当地的名医,不仅好善乐施,还免费给贫苦之人看病,虽然当时医生的地位很是低下,不被人看得起,他们家还是备受百姓爱戴。也因为这个

  • 如何评价“药圣”李时珍只为苍生的大爱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翻山越岭,不畏艰辛,访遍许多地方的人,不论是农民、工人、还是马夫均是李时珍的老师,正因为他扎实的医学基础,谦逊的品质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完成这一巨作,堪称东方瑰宝。李时珍有编修《本草纲目》这本书的念头,是从他学医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的李时珍在他父亲的指导下,阅

  • 荆无命一句话已告知上官金虹厉害还是李寻欢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荆无命,上官金虹,李寻欢

    一直以来一部好的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古龙就擅长写这样的情节,古龙的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前一秒还活的好好的人,下一秒可能就挂了。前一秒还是好人的人,可能下一秒就变脸了。让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叵测啊。所以,在古龙小说中武功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脑子,智慧。其次才是武功。武功加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