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这个制度效果真的很好吗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这个制度效果真的很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2/29 21:49:57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即位,公元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54年。是中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帝王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受到掣肘的君权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仅十六岁的汉武帝登基为帝。然而按照西汉的政治制度,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却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至少在他前面还有一座逾越不了的大山—后权。这个后权当然不是指皇后的权利,而是指太后的权利。

自吕后临朝称制起,太后的“后权”就是一种制约皇权过度膨胀的一种存在,有点类似于西方的“二元政治”。而立在汉武帝面前的却不只是皇太后王娡的“后权”,还有一座更加庞大的高山“太皇太后”。

少年天子当国,自然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你也可以理解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总得干几件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于是轰轰烈烈的“建元新政”就开始了。

建元新政的夭折

可能在少年人眼里,只要决心足够大,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于是汉武帝并没有考虑这些政策的可实施性问题,一股脑的就上马了。建元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其一就是尊儒学,轻百家。其二便是重新捡起文帝时期强令“诸侯就国”的政策,同时提倡民间对宗室及贵戚的检举行为。

“诸侯就国”和检举贵族的不法行为就不说了,尊儒学在当时来说也是进步的行为。与我们以往认识的儒家不同,这时的儒家公羊派绝对是战斗力爆表,极具开拓思想的学派,而与之相比的汉室开国就推行的黄老之学就显得过于保守和落后了。

其实这两大板块在当时来看,都是非常先前的举措了。但历来改革最大的敌人就是保守势力,而恰好这个保守势力的代表人就是此时最高的山,喜爱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于是被动了蛋糕的保守贵族们在老太后面前一通哭诉,建元新政立马被叫停了。

当然还得要清算了,作为自己的孙子当然是被“蛊惑”的了,下面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该罢免的罢免,该杀头的杀头,建元新政还没铺开就夭折了。

为了集权,杀母存子

汉武帝晚年也犯了和先祖们一样的病,不喜欢“不类己”的太子。但不知该说幸运还是不幸,汉武帝干成了,立了更像自己的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但此时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儿子却还年幼,为了避免当年吕后的悲剧重演,也为了让将来儿子亲政后免除掣肘,于是赐死了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将刘弗陵托孤给霍光、上官等人。

当时间来到南北朝,前秦百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于东晋,偌大的帝国顿时土崩瓦解。苻坚的善良或者说大气虽然成就了前秦的强大,却也加速了前秦的灭亡。被苻坚收编的前贵族纷纷复国,而这一时期“最靓的仔”拓跋珪也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母祖贺兰部为首部族的支持下,拓跋珪成功复国,此后东征西讨,开始统一华北的历程。

有感于母祖强大的威胁,拓跋珪效仿汉武帝“杀母立子”的故事,赐死被立为太子的拓跋嗣生母刘氏,并将之制度化,立子必杀其生母。直到一代妖后胡充华的出现,魏宣武帝才废除了“杀母立子”的传统。

很多人听到这个行为,可能本能的就特别排斥,但这个这个制度最终运行的结果如何了?

残忍的制度真有很好的效果?

汉武帝杀母存子后,留下了年幼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由四的辅政大臣:霍光、金日蝉、上官桀桑弘羊;虽说四大辅臣后来争权,但汉昭帝的确没有后权掣肘后更加方便许多,最终汉朝的国力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巅峰。

我们再看看北魏的皇帝们。自从“杀母立子”制度化以来,北魏一共经历了七任皇帝,从拓跋嗣到元恪,几乎每一任皇帝都还干的不错。拓跋嗣继承拓跋珪的遗志,继续统一华北之路,最终由儿子拓跋焘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从拓跋濬开始,北魏进入文治时期,同时尊佛,到元宏时期开始全面推行汉化,最终在元恪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而在元恪废除了“杀母立子”这一制度后,现实立马给了北魏当头一棒,在妖后胡充华的霍霍下,北魏急速下滑,最终分裂为东西魏。

这条残忍的做法虽然在我们看来,实在太过于残酷,但在当时来看,确实加强了集权,有利于新晋天子快速掌权。但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利于国家强大,我们不得而知,消除后宫干政的方法千千万,却非要选择这样的方法来用,这是对于文明的践踏。

女人生得太贵会影响国运,生得太美叫祸国殃民,文人们可不会管你的腰身是否太细,能不能承受这么重的锅!

标签: 汉武帝钩弋夫人

更多文章

  • 溥仪身为皇帝为什么不能生育 溥仪生前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溥仪,清朝

    还不知道:溥仪为什么不能生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这位从三岁便登基做了皇帝的人,一生注定命运多坎坷;溥仪先是经历了辛亥革命,导致他直接退位,几年后复辟做了皇帝,十几天后在枪炮声中又宣布退位;尔后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最后溥仪在

  • 中国史上哪位皇帝使用年号最多?汉武帝只排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武则天

    年号,是中国封建制度一大“发明”,系古代皇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标志。不同的皇帝需有不同的年号,一般不用另一个皇帝的年号,否则会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最早的帝王纪年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刘彻,自武帝肇始以来,从此历代帝王即位,一般大多立有年号,直至袁世凯复辟帝制,他使用的“洪宪”年号是

  • 郭崇韬是什么人?看看一代名臣的陨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崇韬,五代十国

    你真的了解郭崇韬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后唐开国功臣无数,郭崇韬首屈一指。公元923年,李存勖率领大军高举复唐大旗,以极其傲慢的姿态踏进了汴州城门,打通了后唐的统治之路。在此前,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三支箭矢为他指明的方向非常关键,除此之外还给他留下了一个更宝贵的礼物——贤臣郭崇韬

  • 李存勖是什么结局?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存勖,五代十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存勖。如果要列举中国历史上前半生与后半生形成强烈反差的君主,那么后唐庄宗李存勖会和唐玄宗李隆基好有一比:李隆基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一唐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然而也是在他统治时期爆发的安史之乱直接造成了唐朝的由盛转衰。李存勖24岁继承父亲李克用的晋王爵位

  • 慎夫人是什么下场?被皇帝宠爱过头了,差点步入戚夫人的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慎夫人,汉朝

    慎夫人是什么下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渐渐的开始嫌弃年老色衰的吕后了。他更加宠幸的是他年轻美貌的戚夫人,甚至还一度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结果在汉惠帝继位后,吕后残忍的把戚夫人害死,还残忍的把她还成人彘。这一切都是因为吕后嫉妒戚夫人,戚夫人的盛宠盖过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士贵,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士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电视剧中《薛仁贵传奇》中,张士贵是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的老丈人,他嫉贤妒能,多次阻拦薛仁贵投军。在军中又冒领薛仁贵军功,记在他女婿何宗宪头上,后来张士贵又想在天仙谷火烧薛仁贵。最终张士贵起兵谋反,兵败后在大牢中被尉迟恭结果了性

  • 庞统临死前留下3个心腹,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统,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庞统的故事。提到庞统,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庞统乃荆州襄阳人,虽然长相比较恐怖,但是他的才华却是人中之龙。因为如此,早在荆襄一带,便流传着一句话叫,“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的才华不用多说,而庞统呢?他与卧龙诸葛亮相比又如何呢

  • 张太后知道王振误国,为什么不把他杀掉?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太后,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张太后的故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这场战役之中,几十万大军覆灭;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位大臣殉国。时任大臣李贤对这样一场大变评价道:"自古胡人得

  • 慈禧死后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 与和珅相比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陪葬品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陪葬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今天给大家说一下大清朝后期最有名望的人,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慈禧。有人说,大清成在女人手里,同样也是败在女人手里。这样的说法确实没有错。孝庄开启了大清盛世,而慈禧却将这个盛世王朝断送在自己手里。作为大清当时最有实权的女人,慈禧

  • 李靖对唐朝有什么贡献?平定南国40万兵,降服岭南96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靖,唐朝

    李靖对唐朝有什么贡献,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靖,又叫李药师,是唐朝初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军神”。李靖通晓文史,胸怀大志,曾经说:“大丈夫应该纵横战场,建立功业,哪能做一个熬夜写文章的书生!”隋朝末年,朝政崩坏,群雄竞起,割据州县。李靖当时为马邑县丞,发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