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的兄弟是开拓领土的功臣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努尔哈赤的兄弟是开拓领土的功臣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4/1/20 8:48:0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努尔哈赤的兄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努尔哈赤在对外征战时,对内部的团队建设也丝毫没有放松。为了集中权力,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发生争斗。

舒尔哈齐是清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的第三子,与努尔哈赤同为喜塔拉氏所生。他五岁时,努尔哈赤九岁,母亲去世,兄弟两同甘共苦;在打江山的最初阶段,兄弟两同生共死;当事业逐渐有了气色,兄弟两就开始同床异梦;当舒尔哈齐屡建奇功,逐渐做大时,兄弟两就开始同室操戈。

名扬四海,光芒万丈的“船将”

努尔哈赤称王时,舒尔哈齐凭借战功以及兄弟情义,被称为“船将”,也是第二号人物。随着事业的壮大以及威望日隆,舒尔哈齐渐渐威名远扬。

在明朝人心目中,舒尔哈齐的地位与努尔哈赤不相上下。他们称努尔哈赤为都督,也称舒尔哈齐为都督,给兄弟两相同的待遇。努尔哈赤三番四次派舒尔哈齐到京城朝贡,明朝给他的礼遇也非常高,万历二十五年:

“建州等卫夷人都督、都指挥舒尔哈齐等一百员名、纳木章等一百员名,俱赴京朝贡,赐宴如例——《明神宗实录》”

舒尔哈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明朝也因此称其为“三都督”。明朝并非有意抬高舒尔哈齐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与努尔哈赤一样,都是明朝在辽东的威胁。

明朝镇守辽东的总兵官李成梁,为了安抚女真,特地让其子李如柏娶舒尔哈齐之女,以示友好,便于维护辽东安全。等到李如柏出任大明辽东总兵官时,当地还传出歌谣:“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从这也能看出,舒尔哈齐在女真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与影响力。

东边邻国看舒尔哈齐,也是如此。李朝使者何世国等前往努尔哈赤驻地,努尔哈赤在家中招待,按照惯例行礼、设宴。然后,再到舒尔哈齐家,同样的规格行礼、设宴。兄弟两人都向使者赏赐礼物,唯一不同的是,努尔哈赤宰牛,舒尔哈齐宰猪。

同时,李朝使者也看到两人的差别,如万历二十四年申忠一出使建州所见:努尔哈赤有诸将一百五十多人,控制军队上万人,舒尔哈齐有将领四十多人,手下士兵五千多人,但服装颜色与努尔哈赤一样。所以,李朝很早就将舒尔哈齐看做建州女真的“二把手”。

随着个人势力的增长,舒尔哈齐已经不满意现状,行为也开始不安分,他想与努尔哈赤平起平坐,共享决策权。在接待申忠一时,舒尔哈齐对他“直抒胸臆”:“日后你若送礼物,不可将我们弟兄分出高下。”这话已经透露出舒尔哈齐的“心声”,他不甘心屈居兄弟之下,想要并驾齐驱。

兄弟冲突愈演愈烈,最后彻底撕破脸

舒尔哈齐的“占权”与努尔哈赤的集权,势必水火难容。两人的第一次冲突,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征哈达部的战役。

战前,舒尔哈齐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要求充当大军前锋。努尔哈赤同意,让他带领一千人马先行一步。让人费解的是,舒尔哈齐到了哈达城下,见城头守军密布,城下敌人出城迎战,他却按兵不动。

努尔哈赤痛斥舒尔哈齐,接着亲自带兵进攻。舒尔哈齐受责骂后,又开始组织进攻,但道路受阻,只好绕道而行,哈达兵从城上放箭,军中伤亡惨重。

后来,努尔哈赤苦战六天六夜,终于攻下哈达城。但由于舒尔哈齐贻误战机,造成大量伤亡。舒尔哈齐之前作战勇猛,从未有过按兵不动的行为,这次很有可能就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没有充分配合,不听调遣的消极怠工行为。

两人第二次冲突是攻打乌拉的事。万历三十五年,努尔哈赤与乌拉贝勒布占泰爆发乌碣岩之战。他先命令舒尔哈齐、褚英、代善费英东等人,率领三千人到乌拉斐优城接俘获人员。到达斐优城时,天空出现异象:

“时夜阴晦,军中大纛之上有光。众以为异。扪视无有,复树之,光如初——《清史稿》”

舒尔哈齐非常相信这类天文怪象,认为是“凶兆”,准备退兵。但遭到褚英、代善等人认为吉凶已定,坚决反对无功而返,于是决意前进。

他们接纳斐优城几百户人员返回时,在乌碣岩遭遇乌拉部万余人相遇。褚英、代善率兵与乌拉部交战,而舒尔哈齐带着亲信常书、纳齐布率领数百人,躲在山下观战。经过激烈战斗,乌拉兵大败。

返回赫图阿拉后,褚英、代善报告战况,努尔哈赤准备处死常书与纳齐布。舒尔哈齐跳出来求情,说杀了他们就等于杀了自己。这话既是要挟,也是试探,努尔哈赤从大局出发,只好饶过两人的性命。但从此以后,努尔哈赤再也没有派舒尔哈齐领兵打仗。

不带兵出征,就相当于失去兵权。入关前的满清,没有兵权,就没有实力。当时的女真有非常强烈的尚武精神,以立战功为荣誉,并以战功为升迁的标准。舒尔哈齐不打仗建功,就难以立足。

没过多久,舒尔哈齐就忍受不了努尔哈赤对他的惩罚,到处表达不满情绪,说“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于是,他背叛努尔哈赤,跑到黑扯木自立门户,企图搞“分家”。

努尔哈赤先是对舒尔哈齐好言相劝,但收效甚微,后杀了他两个儿子,没收其财产,准备杀阿敏时,被皇太极等人力谏才收回成命。

舒尔哈齐眼看成了孤家寡人,被迫重返赫图阿拉,向努尔哈赤忏悔认错。同时,明朝辽东巡按熊廷弼行挑拨离间之计,欲断努尔哈赤手足。

努尔哈赤早已对舒尔哈齐极其不满,加上外人的挑唆,便毫不留情将其囚禁。万历三十九年,舒尔哈齐去世,年仅四十八岁。至于死因,由于涉及到清太祖,要为尊者讳,因而清朝正史并没有明确记载,也就成了未解之谜。根据孟森先生的考据,舒尔哈齐之死,“实乃杀之”;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舒尔哈齐是病逝。

小编说: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兄弟两的争斗,如同股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舒尔哈齐想要更多的股份以及更大的决策权,而努尔哈赤担心他势力做大,不服从领导。当矛盾无法调和时,必定有一个出局。努尔哈赤利用自己大股东的优势,成功消灭了小股东,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标签: 努尔哈赤清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传孙子也不传位给朱棣,因为他是庶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本来朱明王朝的第二任帝王是定了的,那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话说朱标生而聪慧,朱元璋在他小时候就对其抱有很大期望,聘请了宋濂等一批大儒作为朱标的老师。朱标也不负众望,长大后温文尔雅,甚得民心,颇有帝王之风,可惜天不假年,朱标中年早

  • 康熙靠火炮打败噶尔丹,为什么不大大发展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非凡的能力;他刚在南方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又到北方“三征噶尔丹”;在这期间,朝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汉官名叫“戴梓”,他发明了“子母炮”也称“冲天炮”,对战事起了很大帮助;康熙皇帝也十分肯定大炮的作用;可是

  • 刘子鸾:历史上最惨的皇帝,9岁就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子鸾,南北朝

    对刘子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似乎身在帝王之家,总是要于民间多有不同,例如在民间以及官宦之家,如果你兄弟姐妹众多,一家人总是能够和和睦睦、热热闹闹的,在外人看来,就是天伦之乐。可是,如果你身在帝王之间,身边的兄弟姐妹众多,则

  • 庄静皇贵妃和慈禧同时进宫,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庄静皇贵妃,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庄静皇贵妃。庄静皇贵妃是他他拉氏,很多人都说她是满洲正红旗,不过这种说法一直没有被证实,但是能够被皇帝纳入后宫,这就说明她的家世应该是不错的,家里应该有在朝廷为官的人。据历史记载,在咸丰二年的时候,15岁的咸丰皇帝举行了属于他的第一次选秀,在这次选秀中,他他

  • 齐国大臣田乞,隐忍数十载篡夺王权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田乞,春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田乞。田乞,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大臣。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齐景公在位时期,田乞开始步入齐国的官场。由于田乞的父亲是齐国的公卿,作为官二代的田乞,一步入官场就被任命为大夫,主管齐国的赋税征收工作。和父亲田无宇不同的是,田乞为人处世十分的狡黠,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

  • 曹操去世后曹彰拥兵10万,他是对帝位没兴趣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彰,三国

    你真的了解曹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来说曹彰志向不在不同。对于曹彰,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意思是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打战从来都是冲锋在前,勇往无前的。其实说白了,曹彰就是一介武夫,虽

  • 诸葛亮一生看错的三个人,也因此误了蜀国前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三国

    聪明反被聪明误,诸葛亮聪明一世,却因为这3个人让自己名声大挫,都是哪三个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能够声名鹊起,离不开刘备的三顾茅庐,正是刘备的爱才、懂才,才造就了后来的诸葛亮。因此诸葛亮对刘备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仅在刘备生前为他力克周瑜,巩固蜀汉政权;在刘备死

  • 蜀汉的一支虎狼之师!可惜未能参加灭亡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霍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的一支虎狼之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蜀汉末年,后期的蜀汉可以说是人才凋零、国力贫弱,五虎上将全部陨落,以至于当时几乎已经无人可用。尤其是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可以说是在衰微的路上一去不返,甚至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可其实,在蜀汉最后的

  • 朱常洵: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最后被煮成肉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常洵,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常洵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北方气候寒冷,但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院子中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被支了起来。巨大里的铁锅里,洒满了用于炖汤用的各种辅料。铁锅外,堆满了用王府家具劈成的木柴。最让人

  • 历史上的刘墉是个怎么样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正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刘墉

    历史上的刘墉是个怎么样的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刘墉,或许很多读者朋友对这个名字并没有太多的印象。但如果说起他的外号,可能对于很多的读者朋友就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因为,他的外号就是——刘罗锅。对,就是在《宰相刘罗锅》里面,中了状元,与和珅斗智斗勇的那个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