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本来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平凡王爷 结果突然之间就坐上了皇位

他本来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平凡王爷 结果突然之间就坐上了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3/12/29 1:50:05

还不知道:刘恒的皇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这样一个王爷,他从生下来就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儿子,兄弟众多且排行中间,他的母亲出身卑微、不受皇帝宠幸,甚至数年难以见到皇帝一面。他年仅7岁就被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地方为王,只有母亲和他一起、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十六年,他似乎被人遗忘了一般,呆在远离长安数千里的边境之地,朝廷没有人关心他,也从来没有召开回过长安一次。时间久了他也就死心了,每天过着平淡的生活。照顾好母亲、抚育好子女、做一个平凡寂寞、被人遗忘的王爷,这就是他生活,本来也是他命运本来的归宿。这样的话他就会淹没在历史中,成为一个默默无名的平凡王爷。然而历史的伟大之处,就是把一个平凡的王爷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帝王!突然有一天,朝廷传来消息:要拥立他为皇帝!他顿时就惊呆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天上会掉下来一个皇位砸到他的头上!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

他是谁?为什么天上会掉下来一个皇位砸到他的头上呢?

没错,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刘恒!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其母亲是薄姬,他是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然后他就一直默默无闻守护着大汉王朝的北部边疆,直到十六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80年,政治强人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要迎立他入京为帝。

结果这个消息最初把刘恒吓坏了,他认为其中有诈,或许是想加害与他,这个真不是刘恒胆小怕事,如果按照常理来说无论如何皇位都不会传承给刘恒的,理由如下:

一、从继承人的合法性来说,刘邦在位时早就确立了太子,就是汉惠帝刘盈,虽然汉惠帝刘盈在公元前188年去世了,但是他有六个儿子啊。汉朝继承实行的父死子承,所以汉惠帝的皇位本来就应该有他的儿子继承。

二、从继承人的实力和功劳来说,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相国,都住在长安,他们把军队调集在一起以威逼大臣,谋图叛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章,因为自己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知道了吕氏的阴谋,就派人暗中告知他的兄长齐王刘襄,刘襄发兵讨伐吕氏,刘章联合大臣们夺得京城禁军的统帅权,最终一举铲除了吕氏的权力,汉朝的统治权又回到了刘氏宗室的手中。在这一过程中刘章和其兄长刘襄立下巨大的功劳。最重要的是刘襄还是刘邦的嫡长孙,又是齐国的国王,齐国是汉朝最大的诸侯国!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实力、功劳哪方面来看,在除了汉惠帝及其儿子外,刘章和其兄长刘襄是继承皇位的最优人选。

三、就算是一定要从刘邦中的儿子选取继承人,正常情况下也轮不到刘恒继承皇位。刘邦共有8个儿子(很吉利的数字),即使到了公元前180年,刘邦的儿子还有两个在世,一个是汉文帝刘恒,还有一个就是淮南王刘长。刘长是刘邦少子,刘邦还是非常喜欢他的,他的封地远比刘恒的富饶的多,而且刘长封地距离长安比代地近的多,他又和朝廷中大臣非常熟悉,所以无论从继承皇位的合法角度(刘邦的喜爱),还是继承皇位的基础上他都比刘恒有优势的。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

然而历史就是喜欢开玩笑,最不可能的人上天却偏偏把皇位砸到了他的头上,硬生生把一个平凡的王爷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帝王!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一、由于吕后的强势、专制独裁、大肆迫害刘邦的后代,而吕氏一族又掌握朝廷大权,为所欲为,所以造成了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对吕氏的极度仇恨!在吕后活着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吕后死后,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一起灭了吕氏一族,夺回了大权!但是汉惠帝可是吕后的亲儿子啊,汉惠帝的六个儿子可是吕后的亲孙子!他们如果继续做皇帝,长大后会放过这些人吗?所以在铲除吕氏一族后,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坚决不承认他们六个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说他们是吕氏的血脉,在刘恒继承皇位的当晚,这六个汉惠帝的儿子(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不承认)就被秘密处死了,他们连命都保不住,又谈何能继承皇位呢?

▲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

二、刘章和其兄长刘襄确实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实力、功劳哪方面来看,在除了汉惠帝及其儿子外,刘章和其兄长刘襄是继承皇位的最优人选。但不幸的是物极必反!正是因为他们太强了,强的让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们坐卧不安!换个角度想想,他们在吕后高压、铁腕手段下苟且偷生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拨开乌云见太阳了,又来一位实力超强的王爷当皇帝,兄弟还控制着禁军,那以后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们能有好果子吃吗?天天还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活着?他们能愿意吗?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证明在宗室和大臣们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从来没有选过强者!(当然前提是符合继承条件人数大于等于两人的情况下)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们团结一致的以种种借口反对刘章和其兄长刘襄继承皇位,刘章和其兄长刘襄实力虽强,但还远远没有强大到可以和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对抗,所以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可怜出了最大的力,胜利的果实却被别人享受了!刘章愤怒不平,三年之后抑郁而终!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三、淮南王刘长是比刘恒占据各种优势,但是他却有一个劣势无法弥补,那就是他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当初他生下来,母亲就惨死,刘邦就让吕后抚养把他抚养长大,他一直和吕后的感情都非常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实力强大,为人也不像刘恒忍让低调,但是他从来没有受到吕后的迫害。就凭他是吕后抚养长大这一点就已经被永远排除在继承人的行列之外了!

四、拥立刘恒为帝是刘氏宗室和元老大臣们深思熟虑、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做出的选择。刘恒在朝廷中没有任何根基,其母亲又出身卑微、背后没有家族的支持,这样刘恒当皇帝后,就不得不依靠这些汉朝宗室和和元老大臣们。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福亦祸所依,祸依福所依吧!

▲汉文帝(刘恒)与窦皇后、慎夫人画像

最终刘恒顺利继承了皇位,刘氏宗室和元老大臣们也都保住了手中的权力及其家族的荣华富贵,在整个汉文帝统治时期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汉文帝对待刘氏宗室及元老大臣们都非常宽容,朝局稳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实力逐渐增强、百姓富裕,汉文帝和他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开疆拓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汉朝刘恒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的兄弟是开拓领土的功臣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努尔哈赤的兄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努尔哈赤在对外征战时,对内部的团队建设也丝毫没有放松。为了集中权力,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发生争斗。舒尔哈齐是清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的第三子,与努尔哈赤同为喜塔拉氏所生。他五岁时,努尔哈赤九岁,母亲去世,兄弟两同甘共苦;在打江山的

  • 朱元璋传孙子也不传位给朱棣,因为他是庶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本来朱明王朝的第二任帝王是定了的,那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话说朱标生而聪慧,朱元璋在他小时候就对其抱有很大期望,聘请了宋濂等一批大儒作为朱标的老师。朱标也不负众望,长大后温文尔雅,甚得民心,颇有帝王之风,可惜天不假年,朱标中年早

  • 康熙靠火炮打败噶尔丹,为什么不大大发展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非凡的能力;他刚在南方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又到北方“三征噶尔丹”;在这期间,朝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汉官名叫“戴梓”,他发明了“子母炮”也称“冲天炮”,对战事起了很大帮助;康熙皇帝也十分肯定大炮的作用;可是

  • 刘子鸾:历史上最惨的皇帝,9岁就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子鸾,南北朝

    对刘子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似乎身在帝王之家,总是要于民间多有不同,例如在民间以及官宦之家,如果你兄弟姐妹众多,一家人总是能够和和睦睦、热热闹闹的,在外人看来,就是天伦之乐。可是,如果你身在帝王之间,身边的兄弟姐妹众多,则

  • 庄静皇贵妃和慈禧同时进宫,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庄静皇贵妃,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庄静皇贵妃。庄静皇贵妃是他他拉氏,很多人都说她是满洲正红旗,不过这种说法一直没有被证实,但是能够被皇帝纳入后宫,这就说明她的家世应该是不错的,家里应该有在朝廷为官的人。据历史记载,在咸丰二年的时候,15岁的咸丰皇帝举行了属于他的第一次选秀,在这次选秀中,他他

  • 齐国大臣田乞,隐忍数十载篡夺王权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田乞,春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田乞。田乞,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大臣。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齐景公在位时期,田乞开始步入齐国的官场。由于田乞的父亲是齐国的公卿,作为官二代的田乞,一步入官场就被任命为大夫,主管齐国的赋税征收工作。和父亲田无宇不同的是,田乞为人处世十分的狡黠,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

  • 曹操去世后曹彰拥兵10万,他是对帝位没兴趣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彰,三国

    你真的了解曹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来说曹彰志向不在不同。对于曹彰,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意思是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打战从来都是冲锋在前,勇往无前的。其实说白了,曹彰就是一介武夫,虽

  • 诸葛亮一生看错的三个人,也因此误了蜀国前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三国

    聪明反被聪明误,诸葛亮聪明一世,却因为这3个人让自己名声大挫,都是哪三个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能够声名鹊起,离不开刘备的三顾茅庐,正是刘备的爱才、懂才,才造就了后来的诸葛亮。因此诸葛亮对刘备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仅在刘备生前为他力克周瑜,巩固蜀汉政权;在刘备死

  • 蜀汉的一支虎狼之师!可惜未能参加灭亡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霍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的一支虎狼之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蜀汉末年,后期的蜀汉可以说是人才凋零、国力贫弱,五虎上将全部陨落,以至于当时几乎已经无人可用。尤其是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可以说是在衰微的路上一去不返,甚至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可其实,在蜀汉最后的

  • 朱常洵: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最后被煮成肉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常洵,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常洵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北方气候寒冷,但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院子中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被支了起来。巨大里的铁锅里,洒满了用于炖汤用的各种辅料。铁锅外,堆满了用王府家具劈成的木柴。最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