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怎么样了 他们都去了哪里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怎么样了 他们都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4/1/22 6:15:50

对秦始皇后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后人这个词要具体来看,狭义的后人指的是直系后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儿子、孙子、曾孙……等等等等。广义的后人指的是同宗后裔,据部分学者考证,现在我国的缪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秦国、秦王朝嬴姓赵氏的后裔。说他们是秦始皇的后人,似乎也并不能算全错,不是吗?毕竟,理论上不管多么疏远,他们与秦始皇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

秦始皇的直系后裔去哪儿了。

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李斯矫诏赐死了秦始皇的庶长子扶苏(秦始皇终生未立后、无嫡子),拥立秦始皇庶出的幼子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因为得位不正,为了消除对皇位的威胁,秦二世上台之后不久便对自己的兄弟们举起了屠刀。根据史料记载,除“主动”要求去为秦始皇陪葬的公子高之外,秦始皇其他所有的儿子都被秦二世给杀了……即便如此,秦二世仍然不放心,后来甚至连自己的亲姐妹们也没有放过,秦始皇除秦二世自己之外的所有子女几乎被屠戮殆尽!

换句话说,秦始皇的儿子除了秦二世自己之外、已经让秦二世杀了个干干净净!公子高虽然是“主动”要求殉葬、不是秦二世所杀,但他也死了,只不过死法不同罢了。既然秦二世杀兄弟是为了消除对皇位的威胁,甚至连姐妹都杀了,似乎不太可能会放过侄子,不是吗?而且,史籍在描述这件事时曾经提到过“连坐族诛”,也就是说秦二世杀的不只是兄弟姐妹个人,而是他们的整个小家族!更何况,理论上侄子的威胁可比姐妹和外甥大多了!连姐妹和外甥都不放过,秦二世怎么可能会放过侄子?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秦始皇的孙子、甚至可能存在的曾孙之类,应该也都让秦二世杀得差不多了……当然,前面提到的那位公子高的后代除外,因为“懂事”“识趣”,秦二世最终“手下留情”、给自己这位哥哥留下了一丝血脉,这是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

因为秦二世绝嗣,所以公子高一脉成了秦始皇有明确记载的、唯一的直系后裔!换句话说,秦始皇如果有直系后裔存在,他们只能是公子高的后代。只可惜,史籍并没有交代公子高后代的去向……更重要的是,部分史籍曾提到,项羽在进入咸阳之后大肆屠戮秦宗室。公子高的后代作为秦宗室中与秦始皇、秦二世血缘最近的一支,恐怕很难逃过项羽的诛杀!连远支宗室都杀,项羽没理由放过这一脉近支,不是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子高的后代很可能也已经被杀光了,秦始皇已经彻底成为“绝户”了……

两次屠戮中有无“漏网之鱼”

要说秦二世和项羽对秦宗室的两次大规模屠戮中,秦始皇的直系后裔中没有任何“漏网之鱼”,恐怕也言过其实了。毕竟,秦二世不是一次性将所有兄弟姐妹集体诛杀了,这其中经历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有没有被隐匿或者逃脱的,就很难说了。再就是项羽屠戮秦宗室,在项羽进入咸阳城之前,刘邦已经占了咸阳一段期间了,而且管理相对宽松,秦始皇的直系后裔中有没有逃出去的,恐怕也很难说……这还不包括一些“黑户”,也就是外室所生子女、也叫“私生子”,这些“黑户”同样是有可能存在的。所以,秦始皇的直系后裔中有“漏网之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些人在逃脱之后不可能再承认自己嬴姓赵氏的身份,史籍更加不可能再有什么记载。因此,我们根本无从得知,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反正现在拿着家谱说自己是秦始皇后代的人不在少数,这其中究竟谁真谁假,那就不得而知了……

秦王子婴到底是什么人。

秦王子婴、又称“秦三世”,因其即位时已经自降身价、改称秦王,所以后世正统史家一般不将其视为秦三世。子婴到底是什么人,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包括距离秦王朝只有百余年的太史公也同样没有搞清楚……关于子婴的身份,说法最多的是他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但这种说法其实最不可信,赵高矫诏杀了扶苏,怎么可能不斩草除根杀了他的儿子?而且,后来秦二世杀了那么多兄弟子侄,凭什么要留着威胁最大的长房?除非他脑子进水了,不是吗?赵高杀了扶苏,又立扶苏的儿子,难道他的脑子也进水了?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立太远支的宗室,似乎也说不过去,毕竟中国古人还是很重视血缘亲疏的,有近支在基本不立远支。这种传统使然的东西,不是赵高“指鹿为马”就能轻易改变的。因此,个人认为,子婴最大可能不是公子高的后代就是秦始皇唯一的弟弟、长安君成蟜的后代,因为这两支是彼时与大宗血缘最近的秦宗室。但不管怎么说,随着子婴被杀、秦宗室被大肆屠戮,就算子婴真的是公子高的后代,秦始皇依然还是成了“绝户”,这一点基本没有太大疑问。项羽杀了子婴,难道还留着他的子孙来找自己报仇吗?必定是要斩草除根的!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秦二世和项羽的两次大规模屠戮之后,秦始皇的直系后裔基本上已经被诛杀殆尽了。换言之,除非有“漏网之鱼”存在,否则秦始皇已经被他的亲儿子和项羽给杀成了“绝户”!哪里还有什么后人?当然,如果按广义的后人来论,秦国、秦王朝立国那么久,嬴姓赵氏早已遍布天下,无论是秦二世还是项羽,都不可能杀干净整个秦宗室。所以,秦国、秦王朝的嬴姓赵氏后裔现在还是有大量存在的,但秦始皇的直系后裔就很难说了……

标签: 秦始皇后人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霸占杨氏后,为何放过了李建成的妻子郑氏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唐朝

    你们知道李世民既然霸占了杨氏,为何又放过郑氏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朝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世民做了一件令人意料不到了事情,他把弟弟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收入后宫,成为自己的嫔妃。这事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禽兽不如,但在鲜卑遗风犹存的唐朝,

  • 解密秦始皇死因之谜 秦始皇是被奸人所害还是患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前221年,嬴政用了十年的时间,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秦朝,而他自己也被誉为“千古一帝”。“千古一帝”秦始皇很多皇帝都喜欢外出巡视,嬴政也不例外,在建立了秦帝国之后,秦始皇曾经先后五次带

  • 比杨玉环更胖的妃子,却极受皇帝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鋹,五代十国

    想必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以丰腴为美的王朝,女子大多丰满艳丽,深受唐玄宗宠爱的杨玉环就是佼佼者。不过杨玉环虽然胖却容貌倾城,而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混乱的“五代十国”出现了一名女子比杨玉环更胖,容颜丑陋,却宠冠后宫,大家都忍不住说皇帝口味太重。这个口味比较重的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南汉王朝的皇帝刘鋹。

  • 宋江的散财之术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拉拢李逵武松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宋朝

    宋江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破财”,而如果恰当的“破财”能够带来一定人脉的话,那是非常划算的。宋江便是用钱换人脉的高手,正是凭借这密不外传的“散财术”,才让宋江获得了“及时雨”的称号!如果我们能够学得宋江的

  • 唐太宗留下的三大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唐朝

    一代明君唐太宗去世前,给太子李治留下了三大辅政大臣,其中两人是唐太宗托孤的,一人是跟太子交代的。唐高宗李治二十一岁即位,按说有无顾命大臣,完全可以执掌江山,他却为皇后武则天所控制,差一点断送了祖业。可以说,李治是最不听顾命大臣建议的皇帝,他们也是历史上最吃力的顾命大臣,且出力不讨好。感兴趣的读者和中

  • 汉武帝为何铁了心的要灭掉匈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在位54年的汉武帝花44年去打匈奴,为什么一定要灭了匈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与匈奴作战是一件大事,从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当中汉与匈奴始终处于时战时休、战多于休的敌对状态。这是因为匈奴单于不守信义,不遵礼法、侵扰边境,破坏和平、好

  • 赵匡胤和李世民都没有杀功臣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非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帝和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大秦,开启了封建王朝之后,中原大地上,朝代数次更迭。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之中,涌现出不少的英主名臣,也有数不尽的庸主奸臣。在众多的君主当中,有颇具代表性的四位君主,分别为李世民、赵匡胤、刘邦、朱元璋。这四

  • 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打赢秦国的?他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奢,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阏与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赵奢,就不能不提阏与之战。这就是他的成名之战,一举击溃了秦国的虎狼之师,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就是他一战成名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赵奢仅仅是靠打了这一仗才成名的,这肯定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先秦的历史资料太缺乏,很多人物的事

  • 曹操是怎么对待匈奴问题的 匈奴人为何会主动加入汉人里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匈奴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匈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曹操占据的是北方地盘,他和另外两个国家不同的一点是他除了要抵御南方的吴国和蜀国。北方还要抵御匈奴,西方还要抵御胡人,自己的一圈一直都存在着各种骚扰。而吴国由于一面临海,对他的敌人无非就是蜀国和魏国。唯独曹操的地盘最为糟糕。但是在

  • 他斩杀辽国五员大将,郭进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进,北宋

    北宋在与契丹交战的过程中,可以说是败多胜少,比如高梁河之战、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宋军都遭到惨败,损失数万人之多。不过,北宋依然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一位还曾经大破辽军,斩杀五员辽军大将。可是就这样一位猛将,却最终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