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为什么要主动抛弃祖先?隐藏了什么政治动机?

刘秀为什么要主动抛弃祖先?隐藏了什么政治动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77 更新时间:2024/1/16 1:12:08

刘秀为什么要主动抛弃祖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在祭祀祖先的问题上,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

简而言之,刘秀尊汉宣帝刘询为祖父,尊汉元帝刘奭为父亲,史书中提到的“南顿君”,本是刘秀父亲刘钦,因曾任南顿县令,故刘秀尊称为南顿君。

然而,刘秀是刘发一脉,汉宣帝是刘彻一脉,但东汉建立之后,为何刘秀却变成了汉宣帝之孙?

汉景帝刘一共有14个儿子,第六子是长沙定王刘发,第十子是汉武帝刘彻。

刘发这一脉大致传承是: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因此刘秀是刘发的五世孙。所谓世孙,并非“孙子”之意,而是谁是谁的第几代后人,古书中的儿子被称为“一世孙”或“第一世孙”。

刘彻这一脉大致传承是: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贺——刘询——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其中,因为刘弗陵无子,于是霍光立刘弗陵侄子刘贺为帝,因为刘贺荒淫不堪,霍光又立戾太子刘据之孙刘询为帝。从辈分上说,刘秀与汉成帝同一辈分,是汉元帝的侄子,汉宣帝刘询的侄孙。

但刘秀的真实身份毕竟只是汉宣帝侄孙,为何会厚着脸皮尊其为祖父,尊汉元帝为父亲,让自己变成汉武帝的五世孙?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一位雄才大略之人,其一举一动必有深意,那么刘秀的政治动机何在?

王莽篡汉之后,“托古改制”大行周礼,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进一步激化矛盾,导致天下大乱,刘玄、刘縯(刘秀之兄)、刘秀三人起兵时,所用的旗号都是“复高祖之业”,恢复的是汉家江山。因此,刘玄的更始朝,刘秀的建武朝,都是汉朝的延续。这是刘玄、刘秀政权合法性来源,一旦否认这一点,刘玄与刘秀哪怕是刘邦后代,其政权都不合法,就缺少了号令天下的正当性。

刘秀建汉之后,就要强化这一合法性,但刘秀这一脉的出身有点尴尬,与祖先刘发有关。

汉景帝还是太子时,一次召幸程姬,而程姬因月事不能侍寝,于是将侍女唐儿打扮好,为汉景帝侍寝,春风一度生下刘发,后世便将女子月事称之为“程姬之疾”。由于程姬本就不太受汉景帝宠爱,唐姬又是程姬的侍女,更加不受宠爱,所以刘发也备受冷落,被封在贫穷潮湿的长沙,且封国疆域比其他藩王都小。因为汉朝“推恩令”,到了刘钦这一辈,只能担任县令这样的小官,家道已经中落,刘钦去世之后,刘秀一度务农多年。所以,刘秀是庶出的庶出,宗族地位十分低下。

刘秀要“兴继祖宗,中兴汉朝”,继承的是大宗,也就是嫡系一脉,大宗才能为君。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有些荒谬,但这是汉朝的政治正确。

周朝之后,建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汉朝时期,“嫡长子继承制”是普遍的社会认知,不容被打破。所以,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之前,先册立刘彻母亲王娡为皇后,将刘彻变为嫡长子,确立刘彻的合法继承人身份。

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原本准备将父亲、祖父等放入宗庙,让父凭子贵、祖凭孙贵,但在“兴继祖宗,中兴汉朝”前提下却面临一个问题:刘发一脉是庶出是小宗,不是嫡系出身,是臣,而宗庙里祭祀是大宗,是君,两者放在一起就不合礼制。所以,虎贲中郎将张纯和太仆朱浮指出“今高庙,陈序昭穆

, 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

群臣讨论之后,给出的建议是:刘秀尊汉宣帝为祖父,尊汉元帝为父亲,不能追封父亲刘钦为皇帝,在别处为刘钦建立宗庙。由此,刘秀解决了身份问题,从此可以以大宗正统自居,实现了继承汉室的身份合法性、正统性。

其实,刘秀“不认父亲”的做法,并非孤案,汉宣帝刘询早已做过。刘询(刘病已)是戾太子刘据之孙,因巫蛊之祸一案,刘据这一脉已经被汉武帝废除,刘询身份是平民,根本不可能有继承权,霍光立刘询为帝时,提出的是“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让刘询以小宗入继大宗,因此刘询不是以刘据孙子的身份入嗣大宗,而是作为汉昭帝继承人身份继承大宗,刘询在法理上是汉昭帝的后代。所以,刘询继位之后,一直没有为巫蛊之祸翻案,一直没有追封父亲、祖父为帝。

以今天眼光来看,刘秀做法多少让人感到别扭,但在“王侯将相还有种”的汉代,嫡出就是嫡出,庶出就是庶出,两者贵贱泾渭分明,因此刘秀做法符合时代气息,并不会有什么内心别扭。

标签: 刘秀汉朝

更多文章

  • 张廷玉是个汉臣,为什么在死后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廷玉,清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张廷玉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古装剧中经常有人提到“三朝元老”,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中的三朝元老并不多,像清朝末年涌现了的三朝元老实际上还是因为当时皇帝们大都早逝。而在清朝将近300年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清朝初期的三朝元老,也是死后能进入太庙的26位大臣中的唯一汉人,他并非曾

  • 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 曹操又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曹操

    对刘备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枭雄,创立了蜀汉政权,打着汉室后裔的名义与曹魏抗衡了很多年的时间。刘备的前半生可谓是颠沛流离,真的是半生戎马也没能换来晚年的安逸。刘备早期无权无势,手下也没有精兵强将,也只有关张两位兄弟,先后投奔过很多家

  • 道士说乾隆皇帝能活到80多岁,为何立马被斩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皇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皇帝在清朝皇帝中算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位了,近年也是通过荧屏走得越来越近。乾隆帝68岁时,如果他能再多活一年,那么他就将超越自己祖父康熙帝的寿命。所以在乾隆68岁之时,朝中有许多大臣都在猜测,乾隆帝能不能活

  • 蔡姬做了什么事情让齐桓公把她遣送回老家?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蔡姬,春秋

    蔡姬做了什么事情让齐桓公把她遣送回老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春秋时期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说是一个老皇帝陪着自己年轻的妃子划船,本来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是船靠岸之后,老皇帝却将这个妃子遣送回了娘家,想让她娘家人好好管教管教她,结果让老皇帝傻眼的是,妃子回到

  • 咸丰生母全贵妃的死因是什么?3岁离奇死亡,道光穿素服为她守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全贵妃,清朝

    全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821年,13岁的钮祜禄氏曾经到了能够婚嫁的年龄,但她需得遵照八旗佳未经选秀不得匹配的礼貌,所以,她介入了道光天子登基后的第一次秀女大选。小小年龄的她边幅出落得很美丽,道光天子一看就被她深深地迷惑到了,并付与她朱紫的身份入住皇

  • 历史上皇太子的榜样,朱标到底有多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标,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明朝开国以来的一件大事令年近七旬的朱元璋痛不欲生:年富力强才37岁的太子朱标突然病逝了。朱元璋精心培养了30年的太子说没就没了,白发送黑发,其中苦楚真是难言。朱标者,生于元顺帝至正

  • 朱棣那么勇猛的人,为何被济南城下的一幅画吓破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明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朱棣的故事。自古以来,由于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争夺皇位一直以来都是历代皇族子孙的热点之一。虽然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兄弟相争的混乱局面,但这始终没办法完全阻止皇位的争夺,因为皇帝的位置实在是太诱人了。明朝

  • 解缙:曾经备受朱棣宠爱,却在盛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解缙,明朝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有才干的人,尤其是那些文采斐然的人。他们不仅才学满腹,而且做起事情也非常的尽力。但有才干的人有时候也有很多缺点,他们常常恃才而骄,不知收敛。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些有才干的人,往往幼年就非常的聪慧,常常被誉为神童 这常常让他们备受欣赏,所以他们的成长过程过于顺利,常常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 尹嘉铨一本奏折让乾隆下令绞立决 尹嘉铨到底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尹嘉铨

    乾隆为什么杀尹嘉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退休官员尹嘉铨,在70多岁的时候,向乾隆皇帝递了一本奏折。乾隆不收,让他不要再递这种折子了。结果他不听,又追加了一本。乾隆冒火了,把他抓起来,对他一通严查,刑部判他一个凌迟处死的罪行。最后乾隆皇帝开恩

  • 揭秘:亡国之君的崇祯为什么能得到世人的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十六年,大明王朝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关键阶段,面对内忧外患崇祯召集内阁六部九卿等高级官员的御前会议时,忽然颇为感慨地说:“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将何面目见于地下?”《三垣笔记》。此前,崇